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与韩荆州书》李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理解文中的字、词、句,掌握各类文言现象。3、通读全文,把握内容。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盛唐著名诗人,有诗仙的美誉。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写作背景►在古代,上书给有地位的人自荐,陈述自己对政事的见解,赠送自己的诗文,表现自己的才华文采,以求高位者的赏识,并能向朝廷推荐,是一种常见的习惯做法。►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李白34岁,他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识,在政治上一展抱负,有所作为。《与韩荆州书》是李白写给韩朝宗的自荐信,希望得到韩的赏识,以借助他的名位,在仕途上有所进益。►1、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而:连词,修饰。►用:需要。万户侯:封地达到万户的侯爵。唐朝封爵已无万户侯之称,此处借指显贵。►但:只。一:一下►我听说天下言谈之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活着的时候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2、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一:副词,竟,乃。►为什么让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呢!►3、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以:连词,因为。►躬:亲身,亲自实行。►而:连词,表示修饰。►难道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身价大增。(典故)典故1.周公吐哺握发,注解5“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世家》)2.一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4、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龙蟠凤逸:比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于:介词,在。►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5、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以:连词,因为。►骄:形容词作动词,对…傲慢。►使:假使。其:那个。►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傲慢,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典故,注解10概括大意。第一段:极言韩朝宗地位之高,声誉之隆并转入到对自己的介绍。►6、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判断句。省略句。►7、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干:干谒,对显达者有所求而请求拜见。►十五岁时爱好剑术,普遍地拜见地方长官。►8、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历:普遍。►抵:拜谒。►三十岁时文章有所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互文►9、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而:转折连词,却。雄:雄(于),称雄。►许:赞许。与:以。►虽然身高不满七尺,但志存高远,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10、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畴曩:从前,往日。►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句式:►状语后置►这是我往日的思想与行为,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概括大意。►第二段:从才华和影响两方面介绍自己。►11、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制作:著作。►侔:相等。►动:使动,使…感动。►参:比,并。►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12、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幸愿:敬辞,希望。►开张:舒展。古今异义。开张圣听►以:连词,因为。►见:被//我,自己►希望您和颜悦色,度量宽宏,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左右执事便来引导众人上前参见,众人也就纷纷跪拜,韩朝宗只是欠身答礼。当众人差不多已拜见完毕,却见一人头戴高冠,腰佩长剑,昂首阔步走了过来,对着韩朝宗,竟不跪拜,只是举起双手深深一揖。韩朝宗刚把眉毛一扬,左右执事已上前叱问:“为何不拜?”只听这人从容答道:“昔者,高阳酒徒郦食其,长揖汉高祖;今者峨眉布衣李白,长揖唐诸侯。况今日乃胜地雅集,并非衙署公干,我以布衣进见使君,正该长揖不拜。”左右又欲上前加以喝斥,韩朝宗却将手一挥,示意左右退下。然后望着李白微微一笑,便请大家入座。►13、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以:介词,拿,用。►纵:放纵,听任。►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听任我清谈高论,【状语后置】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典故:注解16►14、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以:认为//以…为:把…当作。►之:的一:一旦。►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好坏、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优秀的人才。►15、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然而现在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概括段意。►第三段,►阐明韩荆州居高位,自己有才情,如有机会,必将会得到赏识。►16、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为:担任。►下车:指即位或上任。古今异义。►辟:征召。►既:已经。►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17、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甄拔:挑选提拔。►或:代词,有些人。►美:赞美。形容词作动词►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赞美的。►18、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之:这些,这类►以:连词,因为。//介词,凭借。►见:被。被动句►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19、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衔恩抚躬:怀恩感慨。►于:介词,在。►国士:国中杰出的人。此处指韩朝宗。►委身:托身,以身事人。►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推心置腹【解释】: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出自】:《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20、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敢:敬辞。敢问路在何方►如果碰到紧急艰难的情况,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概括段意。►第四段,进一步地夸赞韩荆州的功绩,抬高韩朝宗的地位。通过写韩朝宗礼贤下士的既有事实,表明自己的归附是正得其人,并非饥不择食的趋炎附势。►21、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且:助词。用在句首,表示提挈,犹夫。►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22、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谟猷:谋画。►自矜:自我夸耀。►我的谋略策画,岂能自我夸耀?►23、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尘秽视听:请对方看自己作品的谦虚说法。►尘秽,活用,名词作动词,使动。►合:符合,适合。►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想要请您过目。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雕虫小技【解释】: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也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出自】:《北史·李浑传》:“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示例】:这些玩意儿,尽是些~,不过解闷消闲。我讲的是长枪大戟,东荡西驰的本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近义词】:雕虫篆刻【反义词】:雄才大略►24、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刍荛:谦指自己的作品。割草为刍,打柴为荛,刍荛,指草野之人。►缮写:抄写。►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25、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庶:希望。►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典故。昔者,越王句践有宝剑五,闻於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曰:「吾有宝剑五,请以示之。」薛烛对曰:「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青萍剑。相传东汉光武帝舞剑於莲花池畔,鹜见蜻蜓飞掠於花叶浮萍之间。或立莲枝随风飘摇,或驻足青萍随波荡漾;其姿轻盈曼妙,如剑之击刺翻飞,跃矫灵活,遂名其剑为『青萍』。因此其莲花型护手,一直流传至今。结绿:美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楚人和氏得玉璞(未经雕琢的玉石)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砍掉)其左足。及厉王薨(帝王死),武王即位。和有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有以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26、幸推下流,大开奖饰,唯君侯图之。►幸:希望。►推:荐举,推选。►下流:地位低的人,古今异义。►唯:表示希望、祈请。►图:考虑。►希望您荐举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励称誉之门。祈请您加以考虑。►概括第五自然段的大意。►再次表达自己想要有一展才华的机会。由自负转而自谦。►而►1、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2、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3、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4、使白得颖脱而出►5、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以►1、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2、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3、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4、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5、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6、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7、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其►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见►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之►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所以龙蟠凤逸之士►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唯君侯图之。►于►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与韩荆州书》李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2、理解典故及其作用。概括1、2自然段的大意。►第一段:极言韩朝宗地位之高,声誉之隆并转入到对自己的介绍。►第二段:从才华和影响两方面介绍自己。►概括3、4自然段的大意。►第三段,阐明韩荆州居高位,自己有才情,如有机会,必将会得到赏识。►第四段,进一步地夸赞韩荆州的功绩,抬高韩朝宗的地位。通过写韩朝宗礼贤下士的既有事实,表明自己的归附是正得其人,并非饥不择食的趋炎附势。归纳出1、2自然段的典故,分析作者使用这些典故的作用。1.周公吐哺握发,“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世家》)2.一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典故的作用:►一方
本文标题:20与韩荆州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7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