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3.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效率公平公平是什么?观点一: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观点二: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差距悬殊平均主义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1、收入分配的公平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即要求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一、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的公平公平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不同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表示收入十分平均;0.2—0.3表示收入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0.4是差距过大的警戒线;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悬殊年度基尼系数19780.1819940.3720030.4520060.4620080.4820110.52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用于衡量社会的贫富差距。基尼系数(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温家宝总理引用《道德情操论》中的告诫:“财富如果长期为少数人所占有,而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它是不公平的,而且注定这个社会是不稳定的。”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措施)根本措施一个制度保证两个重要举措(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6162(1)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企业居民提高比重(3)重要举措: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个人企业国家个人个人企业国家个人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利润)劳动者的报酬(工资)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国家初次分配企业自留发展资金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经济建设、科教文卫、行政管理和国防……非生产部门职工工资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企业管理者,利用手中职权非法谋取利益,生活极其奢侈;工资平常,但通过炒股,出租房屋等方式,总收入也颇丰;在垄断行业工作,薪水是其他行业的三、四倍病重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贫困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完善社保体系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取消农业税种粮直补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让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50、60年代,中国搞“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结果人们生活越来越穷。“一条裤子”新3年、旧3年,缝缝补补又3年,共9年。问:a、这种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b、没有效率的公平,会有什么后果?问:分配的不公平,对效率的有何影响?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效率。只有公平的分配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1、效率的含义(1)效率=资源的节约社会财富的增加投入产出(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2)提高效率意义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兼顾公平和效率)做大蛋糕(效率)分好蛋糕(公平)(1)一致性:二者强调不同方面。注重效率就会有差距,而差距过大就会有失公平。2、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存在矛盾:3、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意义含义如何实现根本措施制度保证两个重要举措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一致性矛盾物质基础保证课堂总结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成员收入要平均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C.要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D.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巩固练习:D以下反映初次分配中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B.取消农业税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A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看来,孔子的话与我国现行分配原则相比较,其缺陷在于A.不注重实现共同富裕B.不注重社会公平C.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D.不注重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表现在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效率和公平可以等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BB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①效率是公平的基础②公平是效率的前提③在努力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同时,防止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A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A“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C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近年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扶贫领域的国债收入,拉动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使很大一批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一现象()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②是国家注重社会公平的体现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A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①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完善分配制度③加大收入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扩大就业,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
本文标题:3.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8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