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李建军宜春学院;课题编号:11508YB173)目录1立项依据21.1研究背景21.2研究现状41.3研究意义61.4研究目的72研究概况82.1研究队伍82.2研究进程92.3研究方法102.4研究成果123研究内容133.1“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调查与分析133.2“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的成因分析173.3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取向、新途径204研究思考231立项依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于2007年4月开始申报,2008年10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正式批准立项,编号08YB173。应该说,课题得以立项,一方面得益于课题相关管理部门和评审专家们对课题的鼓励、认可和肯定,另一方面也源自于课题组对课题涉及内容持存的关注和探索,从选题、设计到完成,课题组同仁始终将本课题的研究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密切关联,和高等教育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的一般规律契合起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力使课题研究不凌空蹈虚,坚持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使之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1.1研究背景不论我们认同与否,“90后”这个词已经伴随着这一代人身上的“火星文”等“另类”行为漫入了我们的视野。在2008奥运年里,我国的高校已经迎来了“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对于如何称呼这些出生于90年代的青少年群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如“新新人类”、“卡通一代”、“读图一代”、“垮掉的一代”、“抱大的一代”、“草根族”、“月光族”、“啃老族”等等,其中以“90后”的称谓影响甚大。但不管怎么称呼,历史已经把他们推上了时代的前锋。正如历史一再向我们所昭示的:每个时代的人,当他们开始在时代舞台上崭露头角时,总是备受关注。这群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成长起来的一代共和国新人,经历了他们长辈所未曾有过的经历。他们成长的这十年,正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大变革的十年。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激烈转型、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思想观念的空前解放、价值观念的多元变化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图景。而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洪流、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也正好构造了90年代生人成长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境遇。正是这种宏观的、每个人都置身于其中而无法选择的社会环境,给“90后”青少年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与“文化标志”。按照安东尼?吉登斯所说,全球化是一种“现代性的后果”。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文化变迁的时代,传统文化的认知体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变迁具有广泛性、深刻性、全面性和持久性。因而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因传统和现代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左右摇摆不定,力图寻找一个合适的坐标点。身当这样一个时代,如何寻找到一条切实有效的文化、教育途径必然成为维护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即指出,要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彰显出来的新变化,已不可避免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面临的新课题。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课题组将“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籍此欲着眼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两个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经由对“90后”大学生特点的分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途径的提出,围绕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这一宏旨,通过研究总结归纳出一系列有创建性的建议,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有较强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1.2研究现状按照学界的一般观点,90年代出生的这些人群具有其自身的许多特质,如独立意识增强,但个体中心主义明显,组织集体观念淡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依赖性强,缺乏艰苦朴素作风等等。因此,当“90后”人群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时,势必对我国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作用。也因此,在“90后”人群正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的今天,为未雨绸缪计,如何在新形势下采取必要且必须的对策和思路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就目前学界的总体研究来看,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研究的意义所在,相关成果也不少。如李颖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消费导刊》2008年06期)、林良盛的《“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等。但遗憾的是,许多论者似乎仅仅将其作为一个话题,还来不及组织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的科学分析和实际调查,所论也较泛泛。更多的研究者关注的是互联网对90后的影响及其所表现出的特殊的文学、语言方面的特点,如陈慧棋、林新聪的《透视“90后”火星文字现象》、董长弟的《解读“90后”网民“火星文”现象》等等。即此可以说,对“90后”的研究还处于萌芽之中。在我们看来,上述所举研究成果尽管在其各自探讨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局部的成果,但就总体而言,仍存在如下主要不足:一是对“90后”大学生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这方面的探讨还不多,已有成果又往往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所得结论似是而非,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二是缺乏系统性研究,即把“90后”大学生特点与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连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相关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对“90后”大学生特点的研究和分析将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2)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询将成为高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从高校教育的主体来看,由于“90后”的到来并将成为核心,对它的研究也是势在必然的。而从目前来看,对此普遍的漠视或无视显然与教育的时代化需求不相适应。在建构和谐社会这一事关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将朝着更深入、更系统的方向发展。(3)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必然将从教学层面延伸到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在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中,课程体系、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教学层面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也有不少文章注意到了大众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说明研究者早就关注到生活、文化、社会变迁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等层面均亟待深入。1.3研究意义现实已经向我们清楚地表明: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确实已经壮大,并逐渐成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主要对象。毋庸置疑,他们的未来即是中国的未来。而通过怎样的视角来认识与把握他们,并采取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这在某种意义上关系着新世纪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方向。因此,关于这一代人的特质思考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课题。(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就目前学术界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来看,基本尚出于探索阶段,无论是从文化还是道德等视角来分析和探讨“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论文均不多见,相关论著更是空白。虽然也有部分论文对此有所涉及,但往往也只是针对当下青年文化的某一形态的影响来研究的,如影视文化、网络文化等等,而关于“90后”特质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研究仍凤毛麟角。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一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而进行的尝试性思考。(2)本课题研究的社会意义对于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这一代人来说,到目前为止,他们之中最大的已经18岁,而最小的还不满10岁。他们中年龄较大的有的已经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更多的正在大学学习,即将走向社会。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必将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因此,在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以什么样的道德思维、道德观念与道德价值将他们引导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价值层面,将直接影响到现实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发展建构,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我们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而全面地分析和把握当下文化情境影响下90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实然状况,从而为政府、高校等相关教育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建构起一整套科学而有效的对策策略提供分析的依据;而且有助于我们在顺利实现“90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当代中国和谐社会要求下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的与时俱进。1.4研究目的本课题的核心研究目的是联系当前社会现实,着眼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两个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以及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我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所意欲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这一宏旨,试图通过研究总结归纳出出一系列关于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面的具体建议,为其提供具有较强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2研究概况2.1研究队伍本课题计划由李建军主持,胡毓智、周惠琴、周霞、刘建平、黄定华、黄志刚、高建青、陈志杰等8位同志参加完成。后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胡毓智同志因为个人事务繁忙原因无法继续参与课题研究,在认真考虑后,经课题组讨论协商,最终吸收黄海燕同志参与了课题的主要研究。从课题的研究队伍来看,调整后的研究队伍年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平均年龄为36岁,年富力强。并且,课题组成员均为有着多年高校教学与研究经验的优秀教学工作者,长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课题组共有副教授8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人,硕士4人。研究梯队搭配合理,研究能力强。课题负责人李建军现为副教授,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从教至今,课题主持人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进的指导思想,迄今出版专著1部——《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兼论“延安文学”的“一体化”进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在全国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在研及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省级课题6项(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教育规划课题1项,省教改课题2项,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校级等各级课题20余项,曾获宜春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主持本课题之前,课题负责人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文核心期刊)和《江西教育科研》(中文核心期刊)的多篇文章直接与本课题研究相关;所主持的“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等课题也与本课题息息相关,为申报和完成本课题做了较为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课题组其他成员在学校均为各自专业领域教学和科研骨干。成员中的80%主持过1个省级科研项目,均发表过学术论文10篇以上;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人/次,获市级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人/次。课题组成员整体研究能力较强,研究水平较高,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本课题于2008年底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后,通过课题组成员共同协商,结合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对课题组每位成员在课题完成中所肩负的职责和任务予以了调整和明确,具体分工如下:李建军,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规划与具体实施,撰写课题相关材料,发表教改论文。黄海燕和周惠琴主要协助主持人负责课题的全面研究,参与撰写课题部分材料并指导、监督课题实施过程。周霞和刘建平主要承担课题组的联络、协调工作,承担课题研究的问卷收发、统计和分析等工作。黄定华、黄志刚、高建青和陈志杰主要承担课题需要的各种资料的检索、汇集、整理和打印等工作。2.2研究进程本课题从2008年底申请立项到2010年底研究完成,前后历时两年多。研究过程始终遵循“方案设计与论证(计划)→问卷调查和分析(行动)→理论研讨和论证(总结)→成果提炼和形成(反思)”这一
本文标题:羌村三首的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1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