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资中筠讲座——大国强盛之道:当有的常识与我们的误解1.在这个原始积累的过程里,几乎和政治改革、思想创新、宗教改革是同步的,一边是资本的积累,一边是政治制度开始改革,一边发展宪法、民主这套东西,一边还要普及义务教育,这些都是同步进行的,并不是等到一切都积累好了,都变成大的垄断资本,才开始有义务教育,或者开始有制度的创新,不是这样的。原始积累的过程里、资本积累的过程里,同时政治制度各方面都在同时、同步的进行。应该说这个积累的过程,确实是在弱肉强食、激烈的竞争淘汰下进行的。2.媒体的监督是反腐败所必要的(腐败无害论)3.政府是最应该超市场、超利益集团的(联系美国自由放任下的危机,出现罗斯福新政)4.生产力并不是衡量进步的唯一标准,并且要注重公平标准(联系美国的进步主义时期)5.国家是大还是小,关系不是太大联系秦朝和当前的瑞士发展(手表,医疗工具)二、朱建军著作《中国的人心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分析》“辑一、法家是支兴奋剂”中的全部文章内容简介:中国文化源流,道为其本,儒法影响最大;法家是支兴奋剂,效果显著,但伤身;儒家败坏后成为精神枷锁,仁爱之树上结着恶果累累。解读中国人共同的性格密码;分析中国社会人心的演变形成。中国的“弗洛依德”、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给中国文化看病!《中国的人心与文化》是朱建军教授以心理学的眼光来解读传统文化、以人心利弊来检阅传统,文化的收获之作,中国传统文化被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解剖开来,“心理学家看文化,首先看的是人心”。书中提出了很多新颖乃至颠覆性的发现,作者从诸如孟姜女哭长城、牛魔王和铁扇公主这样的神话传说入手,从诸如柳下惠坐怀不乱、六月飞雪窦娥冤这样的经典故事入手,从电影《天下无贼》《太极张三丰》《墨攻》等入手,对塑造中国人性格、影响中国社会人心的传统文化,深入地作了清理与甄别,分出来哪些是毒、哪些是药。法家这剂药,少用为妙;而对中国普通百姓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儒家,也并非尽善尽美,“仁爱”是个好东西,但由“仁爱”生出来的恶果也累累:贪赃枉法为仁爱,无私奉献给当权者吃人肉也是因为仁爱;根据儒家的天谴说,国中有冤屈就会天降灾祸,然而就算是天天山崩月月飞雪,人间冤屈还是没完没了,更况且任何天灾,到头来受伤的还是老百姓;理学家强调“从一而终”,其实不仅是对中国女性的压迫,同样也是阉割中国男性的软刀子,“好女不嫁二夫”的背后是“忠臣不事二主”,女人守贞的背后是要求男人忠君……至于另外那些所谓“匪夷所思的发现”,其实也是匪夷所思地有道理,就请诸君自己看书了四:《药家鑫父亲难辞其咎》这部份内容相信大家都记得老师说过是由于药害怕其父亲的权威,以下我节选了部分分析:药家鑫:其父难辞其咎心理学家弗洛姆总结过一种“权力型人格”,就是指一个人强烈渴望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一旦不顺从就会让他怒火中烧、暴跳如雷。家庭、尤其家庭是这种人格最容易施展的场所,因为家庭给了这种人格最少的制约。从新闻报道透露的信息看,药家鑫的父亲很符合这种人格。他一方面自认为对儿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要求儿子绝对地服从;另一方面,他很少认为孩子有做好的,不会去表扬孩子。心理学家武志红把这种父亲对孩子的暴力(包括冷暴力)称为“家庭恐怖主义”。的确,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家庭还不够恐怖吗?药家鑫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主要感受就是“不快乐”、“没意思”、“无价值”、“恨父亲”、“想自杀”。药家鑫去投案自首,从理智的角度分析,他当时内心最不好的感受是由什么引起的?――显然应该是可能要面临的死亡,因此他当时应该最怕死才对。但恰恰不是这样,药家鑫说,“我去投案自首那天,我害怕我爸爸,害怕见到他”。也就是说,他当时最不好的感受,不是死亡引起的,而是父亲引起的。车祸发生后,从理智的角度分析,药家鑫当时内心最不好的感受是由什么引起的?――应该是闯祸后要赔钱、还可能坐牢等后果。但从药家鑫的性格分析,他当时内心最不好的感受实际还是由“闯祸了父亲会对自己怎样”引起的,这时候,主导他行为的是“把事情掩盖起来不让父亲知道”。事后药家鑫说,他当时“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我害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和家人”。藏在“害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和家人”后面的实际意思,是“害怕父母(尤其是父亲)会没完没了的对我失望、斥责”。因此,最终的悲剧的根源在于:药畏惧其父亲,企图掩盖过错!五、《LiberalEducation-自由教育》这篇文章主要是讲通识教育的延伸,自由教育,指导我们大学生活,我们已经摆脱了高中机械式的学习模式,不用担忧学的东西哪些才是考点,而自由教育的意义在于:什么时候,你觉得手里面干的事情,过了一个期限就变得毫无意义,那么就放弃它;什么时候,你觉得自身能力、知识领域能够得到提升,那么就去追寻它;什么时候,你把该做的想做的都做完了,那么就去发现。自由的意义在于谋求自身的全面发展,是你要的,所以自由,不约束你的发展方向,所以自由。大学四年让你自由的发展,为的是能给你一个综合发展的底子,人格修炼了,再来练技术,情操培养了,再来培养职业操守,而你要的,只是把握好你想要的。但是,自由的同时,也难免避免独行与迷途。正如为文,总免不了个征文的理由,讲座,又少不了那些抱着纪实考评加分去的。通俗总结一句:自由教育,犹如超市买菜,要啥,你就拿啥。你也可以选择两手空空就离开大学城!六、《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告诉你幸福的真谛》大谈“幸福感”提出4种汉堡人生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盲目地或者被追求目标中,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快乐)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七、《公民读本》如此开端的原因,是此书在开篇第一句话就告诉孩子们的,这个国家“建立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之上,就是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它的政府制度、经济体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上”。你作为一个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个制度下,你必须能“自由买卖和拥有,你自己决定做什么”。而政府只是为你服务的机构:“当政府是你的仆人,你是自由的;当政府成为你的主人,你就像一个奴隶那样,不再重要了。”课本还告诉孩子,由于“个人是最重要的”,政府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生意人,生意人就不能欺骗顾“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善于调节自己的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在以上前提下,才应该是“一个能够行动的人”。《公民读本》在告诉“你”,民主很具体。要改造社会吗?先从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好公民做起。而最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公民准备,又是在使“你”和他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容易。它和最初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个人的幸福,是最重要的。所以,《公民读本》第一课,谈的就是“你”。八”悦悦事件”揭示的深层问题悦悦事件发生后,有人提议建立新的法律,对见死不救的行为做出处罚,还有人提议建立一座“悦悦事件纪念碑”,“警醒国人告诫子孙后代”。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表示说,至少要从四个角度看这一事件,包括法律、行政管理、政治和道德等等,其中政治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丁学良认为,中国的当代政治使得很多具有公民意识和公共意识的人经常得不到现有体制的容忍,更不要说支持了。丁学良表示,按道理,随着一个社会的现代化,每个人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感应该提升和扩张。但是在当今环境下,一个普通人关心公众问题越多越危险。“悦悦事件”显然和道德有关系,但是道德问题不是一个主变量,而是一个被动的变量,是其它的好多因素导致了不道德的行为。“在一个现代社会,一个个人是不是可能对本人和家庭以外的事务有一种公共心,有一种公共的关怀和公民的介入?”1990年以来,社会上有一些最值得敬重的普通人,他们关心的事情超出了自己生活的直接利益,包括关心爱滋病人、关心孤儿、关心弱势群体,等等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但是,做得最多的这些人中,“有几个有好下场?”政府要宽容,还不是支持。如果不宽容,怎么能指望这个社会的普通人能有一种公共的关怀之心所谓“泛政治化”,就是把本来并不是政治问题的社会事件,强力搞成政治问题、搞成危险问题、搞成大家不敢去过问的问题。中国当代的泛政治化体制力量,使得很多具有公民意识和公共意识的人,经常得不到现有体制的容忍,更不要说支持了8.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被称为人质情绪,指犯罪的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感情,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节。产生的四个条件:(1)要人质切实相信生命受到威胁(2)施暴的人会给人质施以小恩小惠(3)控制人质的信息来源和思想(4)让人质感到无路可逃犯罪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联系中国的群臣、臣民关系。专制社会里能存活的人都将成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这是顺民服从专制统治的基本,这种习惯建立起来,社会趋于稳定。当人质被解救出来,患者将有两个倾向:一是寻求重新被沦为人质,二是找其他人做自己的人质。如陈胜、刘邦、朱元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成因:(1)生理上的条件反射(对威胁的服从)(2)对英雄的崇拜(或对强权的屈服和崇拜)9.《比特犬与中国人》比特犬:对同类的斗性,对人类的奴性。原因:培养时射杀有咬人倾向的狗,鼓励其攻击同类。这种性格已嵌入基因联系中国:更加卑劣的民族主义(竞次):仇恨一切正直独立的品格,仇恨一切不利于统治的因素,必除之后快。从朱棣夷方孝孺十族到文革,这种劣根性已经嵌入了我们民族的基因。(遗传)但遗传并没有扼杀基因变异的能力,不管怎样每一代都会有美好的人性。10.〈洛阳性奴案古怪在何处〉与第八篇极为相似11.郭宇宽:《NGO发展能否化解中国真问题》NGO的确切定义:NGO是由抱持相同或相近志向的志愿者组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和固定的成员-领导结构的、超出于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之外而独立运作且发挥特定的社会功能的、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关注于公众公益事业的民间团体。“NGO热”原因:学界对中国前途的忧虑,“小政府大社会”与“大政府”的矛盾。而NGO成为了自由主义思潮与权威主义思潮的契合点,是医治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突破口。发展原因:(1)改革开放后“总体性社会”(国家垄断一切资源)的瓦解,使人们有了自由原则的权利(2)政府职能转变和执政理念的转变:政府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控制转向引导;由强调“管”转向强调服务;有依靠命令转向推动立法依赖法制(3)全球化:国外NGO的援助,“参与共享”的理念(4)社会问题(视野、贫困等等)日渐显现为NGO发展提供合理性(推动和谐社会)12.《专访茅于轼:慈善权政府应该放》(2007)茅于轼管理着全国惟一一个又存又贷的小额贷款机构(名称:富平)。中国NGO现状:现在政府也鼓励民间捐款,但是捐了款必须由政府来做,对NGO(非政府组织)不支持。该NGO即使符合了要求,还是没能通过审批,关键是NGO侵犯了政府的权力,政府舍不得放权(金融垄断还未被打破)。民间机构无法在民政注册,只能在工商注册,工商注册就要交税。在工商注册的民间组织是不能获得捐款的,因为人家认为你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中国NGO的发展还十分缓慢。应对方法:把组织的慈善性改变成商业性,但是股东不分红。建议:(1)政府放权(具体放开金融管制,促进小额贷款项目发展)。(2)可以学习美国政府将像教育、慈善之类的不具强制力的事情交给民间组织去做。(3)相关法律的调整,加强监管而不是将NGO挡在门外13.张维迎〈市场制度最道德〉作者提出实行完全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制度(市场的逻辑)(周燕?)的的条件(1)人是以自我为中心
本文标题:李业兴要求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3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