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上册 语文全册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主备人:课题1.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2.学习生字,写好“宽、孩、跳”三个字。3.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生字,能听写课后12个词语。难点: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能用“露着、披着”等动词分别说一句话。教学流程课堂笔记课前小研究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把文中的生字画出来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出示图片。我是小蝌蚪,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找到妈妈了吗?3.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答案。二、预习检查,学习字词过渡: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要求: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读正确生字新词。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1.图片中,哪地方介绍了小蝌蚪的样子?(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字词识读(1)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注意读准前鼻音“宽”,后鼻音“两、顶、睛”,重点指导轻声“宽嘴巴.孩子.”。(2)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3)多元识字学习流程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睛、哪、肚”。减一减的方法识记“皮”。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孩、跳”。运用形声字识字的方法认识“顶、袋、塘”。3.检查课文朗读(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2)指名朗读课文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游来游去”时语气延长,突出它们的悠闲快乐。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读准轻声的词(游哇游)自由练读,指名读。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读准节奏和停顿。④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读准轻声的词(蹲着.披着.露着.鼓着.衣裳.)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⑤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注意读好连动句⑥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读准轻声的词“尾巴、时候”(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4.指导书写生字。(1)教师范写“宽、孩、跳”,用田字格课件出示。(2)指导书写“宽、孩、跳”(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4)展评学生的书写。三、复习巩固,学会运用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主备人:课题1.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学习重难点重点: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难点: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流程课堂笔记课前小研究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讲述故事学习流程一.复习旧知,巩固字词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词语。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1.导读第1自然段(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板书: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尾巴)。(2小蝌蚪的脑袋怎样?连用两个“大”,给你什么感觉?(小蝌蚪的脑袋很大很大)(3)什么样的尾巴?连用两个“长”给你什么感觉?(小蝌蚪的尾巴很长很长)文中那个词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甩)请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2.导读第2自然段(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小蝌蚪见了鲤鱼阿姨是怎么做的?(迎上去)(2)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出动作。(3)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4)朗读第二自然段3.导读第3自然段(1)小蝌蚪过了几天,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学习流程两条前腿。)(2)小蝌蚪看见乌龟是怎样做的?(追上去)(3)小蝌蚪为什么“连忙追上去”?(小蝌蚪太想念妈妈了,又错把乌龟当妈妈。)(4)从乌龟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头顶大眼睛披着绿衣裳。)(5)朗读第3自然段。4.导读第4自然段。(1)指名朗读本段。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2)正确朗读描写大青蛙样子的句子。5.齐读第5自然段。(1)从以下两个感叹句你感受到了什么?①“妈妈,妈妈!”(感受到小蝌蚪见到妈妈的惊喜之情。)②“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体会到妈妈见到孩子很高兴,充满慈爱。)(2)读读这个自然的最后一句,请找出描写小青蛙动作的词。(“蹬、跳、蹦”)(3)朗读这个自然段,体会青蛙动作的轻盈、敏捷。6.教学第6自然段。小青蛙跟着妈妈天天做什么?(捉害虫)“天天”这个词语告诉了你什么?(小青蛙很勤劳。)三、提取信息,叙述故事借助图片和关键词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读写生字新词。2.仿写句子。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主备人:课题2.我是什么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晒、极”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3.了解“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学习重难点重点:借助图片、关键词、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难点: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教学流程课堂笔记课前小研究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把文中的生字画出来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出示谜语:一物生得奇,脏了不能洗,越洗越有泥。学生猜谜,教师板书课题。2.指名读课题。思考:课题与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里出现了疑问句。)试着读好课题。3.再读课题。师引导:“我”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正确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练读第一小节①学生自读,边读第一小节,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③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一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3)练读第2-5小节①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5小节,边读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字词。②出示词语学习流程学生自由读。指名读。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指名读、跳读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5小节2.书写生字我能行。出示生字(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2)重点指导“变、海、傍”。教师范写(3)学生描红,练写。(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三、巩固练习,评比提高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位互改,同位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主备人:课题2.我是什么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结合语境理解动词“落、打、飘”,体会用词的准确。3.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难点: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过程。教学流程课堂笔记课前小研究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想一想“我”到底是什么学习流程一、检查字词,复习旧知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你猜猜“我”是什么?(我是水)2.“我”会变成什么?(“云”“雨”“雪”“冰雹”)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导读第1自然段,体会水变成云的过程。(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水能变成什么,是怎样变成的。(2)小组内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我”变成了什么?(云)我是怎么变成云的?太阳一晒,水就变成汽,汽升到天空又变成云。2.现在,你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云,在空中飘浮着。你们会根据气象和早晚换衣服吗?(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的过程。①自由练读。②选自己感兴趣的句段展示读。2.我在什么情况下又变成了什么?云因冷变成了雨,有时也变成“冰雹”,到了冬天,变成“雪”。3.配上动作表演读,体会“雨、雪、冰雹”降落时,为什么所用的动词为什么不同?(雨、雪、冰雹给人的感觉重量不同,雪是轻飘飘的,所以用“飘”,冰雹很重,因此是“打”下来,雨是自然落下来的。)学习流程(三)品读第3自然段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体会水在不同的地方的变化。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想一想:“我”在池子里怎么样?在小溪、江河、海洋又怎么样?2.指导朗读。如睡觉时请其读得轻一点,散步时可读得轻快一点等等。3.再指名读,集体读。(四)学习第4自然段1.读读想想,学习第四小节(1)我会变,所以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又很暴躁。请读读第四小节,说说我性格温和时做了哪些好事,脾气暴躁时又做了哪些坏事?(2)你知道人们是怎样管住我,让我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修拦河大坝,建设水电站)2.小组讨论,交流。调动生活积累,将思想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之中,相得益彰;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1.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水还能变成什么。2.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再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或一句话。学生动手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在想、说、画、写的过程中,进上步深化对水的认识。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主备人:课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植、如”等12个认读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会写字。2.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习重难点重点: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难点: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流程课堂笔记课前小研究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把文中的生字画出来学习流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一读《植物妈妈有办法》。2.植物种子长大了成熟了,就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了。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孩子,传播种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二、学习字词,多元认读1.读课文,圈出生字。2.出示词语(1)认读字所在的词语:(2)借助图片了解词语:降落伞、山洼、铠甲(3)借助声音和动作了解词语:啪地一声、炸开、乘着、挂住、观察、蹦着跳着。3.识记生字:(1)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生字(2)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认识生字。(3)用认读字组成词语的方法识字。4.词语送进句子里,你还会读吗?。三、练读课文,整体感知。1.激发兴趣,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指名读、跳读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5小节2.书写生字我能行。出示生字。学习流程(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重点指导“变、海、傍”。教师范写(2)学生描红,练写。(3)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三、巩固练习,评比提高1.展示交流,评价指导(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①指生朗读。(指导读好“旅行、植物”)老师范写“脚”字,如何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2)课件出示第二小节。师范写“娃”。(左右结构,第二、四笔横要让一让。)学生描红、范写。(3)课件出示第三小节。指生读。(指导读好:轻声“洼”,平舌音“刺、苍”。)(4)课件出示第四小节指导学生读好“更有、底下、炸开、离开”等词语。(5)课件出示第五小节。读好词语“观察、知识、粗心”等词语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蒲公英、苍耳
本文标题:二年级上册 语文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5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