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国建筑史之古代建筑篇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与波斯建筑引言被欧洲人称作“近东”的亚洲西部,尤其是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人类建筑文明的摇篮之一。这一地区主要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等国家。在新石器时代,除了杰里科和加泰土丘等早期聚落以外,在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还出现过高度发展的原始文明。由苏美尔地区发端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文明,经过了约三千年的发展,历经阿卡德帝国、古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到新巴比伦帝国和波斯帝国时期达到了其巅峰。从建筑类型来看,苏美尔时代主要是宗教建筑,这反映了早期神权统治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从阿卡德王国开始,虽以神权的名义进行统治,但世俗权力居于首位,所以建筑的重点开始转向了宫殿的营造。为了展示作为上天之神在人间的代理人的荣耀,炫耀武力和财富,宫殿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讲究礼仪性。西亚宫殿形制来源于传统的砖砌民居,房屋围绕中央庭院而建,同时受到早期游牧民族露天营帐的影响,以庭院为中心的建筑群的布局,具有不规则、不对称的特点。由于石料的缺乏,早期苏美尔时代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民居,均以泥砖为主,以烧制砖作贴面。随着权力和营建中心的北移,从亚述时代开始采用石料作为墙壁贴面,创造了精美的石质装饰雕刻。最初在土墙上起护壁作用的烧制砖贴面,发展为陶制的装饰砌块,并镶嵌成几何形图样,后来又在新巴比伦时期的建筑上发展为华丽的彩釉瓷砖浮雕贴面,美索不达米亚的这一古老传统进入了黄金时代。而亚述的石雕装饰传统和巴比伦的彩釉瓷砖装饰传统,再加上埃及和希腊的装饰母题,在波斯王宫建筑中熔于一炉,展示了夺目的光彩。波斯人的建筑成就主要体现于皇宫建筑上,其中波斯波利斯王宫的内部空间更为开敞通畅,是纪念性与礼仪性的完美结合。第一节从苏美尔到古巴比伦西亚塔庙早期代表是乌鲁克的“白庙”,它标志着砖砌建筑的成熟,同时出现了几何图形的早期建筑装饰和已知最早的砖砌双圆柱。从“白庙”到乌尔纳姆国王塔庙,其间经一千多年的发展,神庙建筑形成了巨大的规模,它代表了西亚地区强大的神权统治力量。一、苏美尔1、苏美尔的城市发展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最后合流注入波斯湾。两河流域北部为丘陵地带,南部地势低平,两河的定期泛滥,形成大片的冲积平原。最初的定居者称那里为“苏美尔”,他们学会了控制河水,发展起原始的灌溉农业,将原先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大面积的绿洲。以芦苇和泥砖建造的住房形成了早期聚落,进而逐渐发展为城市和城邦国家。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前后从安纳托利亚周围地区进入苏美尔地区。起初苏美尔地区并不存在统一的政权,只有为数众多的独立城邦,到了公元前3千纪,这一地区至少有12个独立城邦,其中以乌鲁克、乌尔和拉格什等最为重要。尽管这些城邦之间有时会相互争斗,但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崇拜象征着大自然创造与毁灭之伟力的人格化神祗。每座城市都有字迹的保护神,在人们的观念中,城市是属于神灵的,神庙就是神灵之家,所以建造神庙是至关重要的事情。神庙不仅规模很大,而且它拥有大量耕地,在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祭司是神在人间的管理者,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调动全体劳力实施修筑神庙、灌溉渠和泄洪水道这样的大工程;他们贮存粮食以备荒年,并给非农业人口的工匠分派食物。出于社会管理和生产的需要,苏美尔人产生了数的概念,人们用削尖的芦苇在泥板上书写刻画,以象形文字记事,后来发展为世界上最早的书写文字——楔形文字。2、苏美尔的建筑类型在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4千纪中期就开始了神庙的建造,经过了许多代的发展,到苏美尔时期神庙建筑具有了较为确定的形制,原先神庙下面的平台发展成为阶梯式的正方形金字塔,即塔庙,其典型实例是乌鲁克的“白庙”。乌鲁克是苏美尔人的一座大城市,三分之一的地区用于修建神庙与公共建筑。在市中心,有一块献给苍天神安努的圣区,是一块高出地面达12米的台地,白庙即建在这台地上。台地由泥土夯筑而成,它的外墙以条状的泥砖砌成倾斜状,壁面砌有凸起的扁平状扶垛,台下有大型坡道和阶梯通向台顶。“白庙”遗址伊拉克(乌鲁克)约前3500年~前3000年在白庙高台附近,还有祭祀战争与性爱女神伊南娜的神庙群,这些建筑之间由高大的双排圆柱支撑的柱廊相连接,而这些圆柱是已知最早的独立圆柱,用泥砖砌成。在神庙庭院的墙壁与壁柱上,还发现了一种早期建筑装饰,用锥状陶块镶嵌于墙面,排列成几何形图样。这些陶块表面饰有红色、浅黄色与黑色的釉彩。也正是在这里的神庙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书写文献。伊南娜神庙部分正立面复原藏于柏林国立艺术博物馆“白庙”内室遗址与神庙建筑相比,我们对苏美尔的民居了解得很少。一般而言,住宅沿袭了传统的形式,房屋环绕院子而建,屋顶为平台式,用棕榈树干和芦苇架成,上面抹以黏土和灰泥。在两河流域南部的冲积平原上,石料缺乏,所以泥砖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到此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制砖技术。直到近代,这一地区普通住宅的基本式样一仍其旧。到了公元前3千纪开始的时候,军事首领开始取代大祭司成为苏美尔地区的统治者,不过这并没有改变神权统治的性质。在公元前2320年前后,来自北面阿卡德的一个闪族武士征服了整个苏美尔地区,称“萨尔贡”,他是西亚古代最伟大的君王之一。萨尔贡通过军事征服将阿卡德与苏美尔两个地区统一起来,创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在此期间,萨尔贡修复、重建了苏美尔人的神庙。约两个世纪后,萨尔贡王朝在内部叛乱和外族入侵下灭亡,苏美尔各城邦又重获独立。萨尔贡王青铜头像藏于伊拉克博物馆约前2300年乌尔纳姆国王塔庙伊拉克(乌尔)约前2125年在公元前22世纪~前21世纪的乌尔第三王朝时期,这一地区出现了文化上的复兴。乌尔城筑有城墙,形同要塞,就连停泊幼发拉底河往来船只的两个港口也建有围墙,而内城的主要建筑是神庙与宫殿。著名的乌尔纳姆国王塔庙建于公元前2125年前后,是这一时期及后来大多数苏美尔城市中最壮观、保存得最好的一座塔庙。塔庙的平面为长方形,四个角对着东南西北的正方位,它高达18米,建在平坦的台地之上,由三层向上渐小的方形平台构成,自下而上建有多重台阶系统,可方便地上达各层平台。高台内部以泥泥砖夯土构筑,外表砌上烧制砖,并砌出浅平的扶垛形状,更显坚实并富于变化。建在塔庙上的神庙现已荡然无存,但整个塔庙高台依然气势恢宏,立于广袤的冲积平原之上,远远望去,如同一座高高的山岗,足以引发人们的敬畏之感。高山的意象在这里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是宝贵的水的来源,也是世界上动植物和所有生命的来源。所以在苏美尔人的心目中,大山本身就是崇拜的对象。这种对山的崇拜很可能影响了后来的基督教观念:摩西爬上西奈山领受上帝的戒律,而《圣经·创世纪》中说亚伯拉罕本人就是乌尔人。二、古巴比伦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中心从原苏美尔地区北移至新建的巴比伦城。古巴比伦帝国的第六任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为我们所熟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史诗以及数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在世界上享有声誉,但遗憾的是古巴比伦的建筑未能保存下来。汉谟拉比法典石碑藏于卢浮宫博物馆前18世纪第二节从亚述到新巴比伦古巴比伦衰亡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与文化衰落,亚述帝国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但文化中心已经向北方迁移。亚述人将苏美尔的建筑传统应用于宫殿建筑上,建筑装饰除了釉面砖以外,还出现了线性的浅浮雕和程式化的圆雕。到了新巴比伦时期,城市规划、宫殿营造和建筑装饰都达到了传统发展的顶峰,著名的巴比伦城门、皇宫、空中花园以及巴别塔的原型——大型塔庙,将两河流域的建筑文明推向辉煌灿烂的境地。一、亚述1、亚述的崛起在汉谟拉比死后一个半世纪,古巴比伦帝国抵挡不了新起的喀西特人与赫梯人的进攻而灭亡。这两支均非闪族人,他们来自于里海以东的大草原。而亚述人则是闪族语系人种的一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定居于美索不达米亚最北端的底格里斯河畔,建立了一个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小国,位于今天摩苏尔以南60公里处。公元前1225年,亚述统治者征服了不堪一击的喀西特人,攻占了巴比伦,进而成了整个苏美尔与阿卡德地区的新主人。亚述人成功地进行了长达6个世纪的统治与扩张,在公元前7世纪初叶达到定点。那时,亚述人主宰着西亚几乎所有人居住的地区。古巴比伦和亚述地图2、亚述的城市建设亚述人接受了苏美尔人的神灵崇拜,同时也将苏美尔的建筑原理继承了下来。建于亚述城的塔庙不同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塔庙,没有壮观的外部大台阶,要攀上塔庙的上层平台,需通过邻近神庙的屋顶或一座专门的阶梯梯建筑。自公元前1千纪之初以后,亚述帝国每一代重要的国王都大规模重建或新建他们的王宫,帝国都城先后从古老的亚述城迁往新建的城市尼姆鲁德和尼尼微,但可惜的是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伟大都城都没有什么遗迹保存下来。这些城市建在先前村庄或小城的基础之上,长时期积累起来的建筑废墟形成了高出地面的台地,在这些台地的四周砌起防卫墙,将首都的主要空间包围起来,并建起新的宫殿和宗教建筑。亚述人的建筑并没有大的革新,只是规模更大也更奢华,外表装饰着釉面砖和浮雕。城区明显缺乏精心的规划,鳞次栉比的单层泥砖房环绕着中央庭院而建,外墙没有窗户。在外围的所谓下城,则向周围地区扩展开去,如尼尼微的面积就达8平方公里。尼姆鲁德宫殿入口伊拉克(尼姆鲁德)前9世纪~前8世纪3、萨尔贡二世王宫位于伊拉克北部豪尔萨巴德的皇城,是亚述最伟大的建筑成就之一。该城由萨尔贡二世所建,是一座建在古老村庄台地上的城堡,周围建有一圈带塔楼的城墙,占地面积接近2.6平方公里。在19世纪中叶,在那里展开了对亚述古迹的发掘工作。该遗址包括国王兄弟、首相的宫殿;供奉书写与智慧之神那波的神庙,这是亚述人最重要的神祗;还包括政府官邸,而最为重要的则是萨尔贡本人的巨型宫殿。萨尔贡王宫复原图伊拉克(豪尔萨巴德)约前8世纪萨尔贡二世的王宫建在筑有坡道与阶梯的平台之上,环绕着数个院落布局,这些院子并不按中轴线排列,而是安排得错落有致。平台的外侧面有厚重的装饰石板贴面,并设有一套复杂的陶砖排水系统。前面第一大院约有8000多平方米,其靠近角落的地方有一个门道通向第二个院子,它是长方形的,宝座大厅就设在那里,入口两侧安放着人首翼牛或人面狮身兽的大型雕刻,它们是宫殿的守护神,被认为具有驱邪的功能。最早的此类雕刻,发现于尼姆鲁德,年代为公元前9世纪初,但并非是公牛身体,而是狮身。赫梯人曾将人首狮身雕刻置于重要建筑的入口处,与此十分相似,可能是亚述这些人首翼牛雕刻的来源。但是在这里与别处不同的是,造像体量巨大,雕刻得十分精细,逼真地表现了毛发、羽翅和牛腿上的肌肉和筋腱等细节。有趣的是,这些神兽都刻有五条腿,这是因为它们的两条前腿是平行的,在侧面只能看到外侧的一条,雕刻师感到有必要交代清楚,故在前腿的后面又加上一条腿,确保了在侧面也可以看见四条腿。这座宫殿主要建筑物的室内外都装饰着大面积叙事性浅浮雕,原先都是上色的,而宫殿建筑本身也是用色彩来装饰的。人首翼牛雕像藏于卢浮宫博物馆约前706年二、新巴比伦1、新巴比伦的崛起公元前20世纪末,当阿拉美亚人向两河流域推进时,迦勒底人亦随之侵入两河流域。公元前11世纪中叶,他们在巴比伦尼亚南部靠近波斯湾的一带地方定居了下来。公元前9世纪时,迦勒底人形成了若干小王国式的部落联盟。巴比伦尼亚的原有居民无力阻止迦勒底人在南部两河流域的渗透。逐渐地,迦勒底人把自己看作是这片拥有古老文明的土地的主人,是古巴比伦王国传统的合法继承者。公元前626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他到巴比伦后,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联合,共同对抗亚述。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结束,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
本文标题: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6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