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浆纱质量指标的检验及控制质量指标有:上浆质量指标:上浆率、伸长率、回潮率、增强率和减伸率、浆纱耐磨率、毛羽降低率、浸透率、被覆率和浆膜完整率等。浆轴卷绕质量指标:墨印长度、卷绕密度、好轴率。(一)上浆率的检验与控制1、上浆率:经纱上浆后粘附于经纱上的浆料干重对经纱干重的百分率。上浆率=(浆纱干重-原纱干重)/原纱干重×100%2、上浆率高低对生产的影响上浆率高,浪费浆料,增加了成本,强力和耐磨性能增加,但浆纱的弹性和伸长率减小,会导致织造时经纱断头的增加;上浆率低,纱线强力和耐磨性不足,也会造成断头增加。3、上浆率的检验1)计算法:p1652)退浆法:100%原纱试样煮洗前干重-原纱试样煮洗后干重毛羽损失率原纱试样煮洗前干重%100-1-1-毛羽损失率试样退浆后干重毛羽损失率试样退浆后干重试样浆纱干重退浆率4、影响上浆率的因素及控制(1)浆液的浓度、粘度和温度浓度:决定上浆率大小的主要因素。上浆率变化较大时,须调节浆液的浓度。粘度:影响浸透与被覆的比例→影响上浆率。一般浓度大→粘度大。温度:影响粘度的稳定。(2)浸浆长度浸没辊直径和高低位置决定经纱的浸浆长度→影响上浆率的大小。注意:生产中浸没辊位置一般不做调整。(3)浆槽中纱线张力影响浆液浸透到纱线内部的能力。注意:生产中采用浆槽中纱线张力为负张力(引纱辊V>上浆辊V。(4)压浆力和压浆辊表面状态(压浆条件)压浆力:压浆辊与上浆辊间单位接触长度上的压力。总压浆力(N):压浆辊对上浆辊施加的总压浆力。线压浆力(N/cm):上浆辊单位长度上受到的压浆力=总压浆力/压浆辊长一般压浆力:17.6~35.3N/cm。高压浆力:98~294N/cm。压浆力和压浆辊表面状态:压浆辊表面弹性不变,则浆力大→单位面积压浆力大;压浆力不变,压浆辊表面弹性好→挤压区大→单位面积压浆力变小。影响挤压区的大小→影响浸透与被覆的比例→影响上浆率;注意:改变压浆力,可小范围内调节上浆率;压浆辊表面状态应稳定。压浆辊压力与上浆率、压出回潮率的关系见表4-15.(5)浆纱速度影响:浸浆时间和压浆时间速度快,浸浆、压浆时间均短。浸浆时间短,上浆率降低;压浆时间短,被覆好,上浆率高。后者起指导作用。注意:a、浆纱速度一般不宜随意变动。b、新型浆纱机压浆辊压力随速度变化自动调节。(三)回潮率的检验与控制1、回潮率:浆纱所含水分对浆纱干重之比的百分率。2、回潮率高低对生产的影响浆纱回潮率过大,会引起浆膜发粘,浆纱粘连在一起,织造时引起开口不清,浆纱易发霉;浆纱回潮率过小,浆膜粗糙、脆硬,落浆率较大,浆纱耐磨性能差。3、回潮率的检验仪器检测法:测试仪测定。烘干法:退浆试验时同时求得回潮率。4、影响回潮率的因素及控制因素:烘房温度、浆纱速度、排风量、气流方向(气流紊乱或有死角,会造成回潮率横向不匀)、上浆率等。控制:有“定速变温”与“定温变速”两种方法,目前一般均采用“定温变速”的方法。(三)伸长率的检验与控制1、伸长率:是指上浆时,纱线在浆纱机上被拉伸所增加的长度对原纱长度之比的百分数。2、伸长率大小对生产的影响浆纱伸长过大,则纱线弹性损失过多,使纱线承受反复负荷的能力降低,造成布机断头率增加。3、伸长率的检验计算法(p168)仪器测试法:用传感器分别测定一定时间内整经轴送出的经纱长度和车头拖引辊传递的经纱长度。4、影响伸长率的因素及控制经轴退绕张力:对经轴摩擦制动力的大小。浸浆张力:调节引纱辊与上浆辊之间的速比。烘燥张力:调节经纱在烘房中的穿纱长度、烘筒回转灵活、安装正确。分纱张力:卷绕张力:新型浆纱机可自动调节卷绕张力。注:即可通过改变各主动回转辊的表面线速度调节经纱伸长。(四)增强率和减伸率增强率=(浆纱断裂强度-原纱断裂强度)/原纱断强度×100%减伸率=(原纱断裂伸长率-浆纱断裂伸长率)/原纱断裂伸长率×100%测定方法:在单纱强力试验机上测试。注:增强率一般为15%~30%;减伸率一般不超过25%。(五)增磨率(六)浆纱毛羽指数和毛羽降低率毛羽降低率=(原纱毛羽指数-浆纱毛羽指数)/原纱毛羽指数×100%%100原纱磨断次数原纱磨断次数浆纱磨断次数增磨率(七)浆轴卷绕质量指标及检验1、墨印长度2、卷绕密度3、好轴率好轴率=无疵点织轴数/抽查织轴总数×100%织轴的疵点倒断头:整经工序不良绞头:浆纱操作不当并绞:回潮率过高或断头处理不当浆斑:浆液质量、操作管理不善油污和锈渍:油脂质量、漏油霉斑:防腐剂用量不当漏印和流印:打印装置不良边不良:整经工序、操作、织轴质量上浆率、回潮率过高或过低五、浆纱工艺设计(一)浆纱工艺设定与调整浆纱工艺的任务:根据织物品种、浆料性质、设备条件确定上浆工艺。浆纱工艺的内容:浆料的选用、确定浆液配方与调浆方法、上浆工艺及浆纱质量等。1、浆液浓度和粘度浓度:根据上浆率确定压出加重率(%):浆纱经过第二对压浆棍压榨后,进入烘燥前,浆纱内所含浆液重对经纱干重的百分比。压出加重率上浆率浆液浓度粘度:根据浸透与被覆的要求确定生产中浆液粘度的经验公式如下:073160.2ln139W.-式中:η—浆液的相对粘度(%);W0—压出加重率。2、浆液使用时间淀粉浆:2~4h;化学浆:可适当延长。3、浆液PH值棉纱的浆液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毛纱则适宜于微酸性或中性浆液;合成纤维不宜用碱性较强的浆液;粘胶纤维宜用中性浆液。4、上浆温度根据上浆对象和浆液配方确定。纤维种类高温上浆/℃纤维种类低温上浆/℃纯棉纱淀粉浆93~98化学浆95~98混合浆95~98涤棉纱混合浆95~98纯涤短纤45~50T/C65/3555~65化学浆96~98T/C80/2050~55T/C45/5560~70不同上浆对象和浆液配方时的浆液温度5、压浆辊的加压重量和配置方式根据浆纱品种及浆液配方而定。传统浆纱机:压浆力4~6KN,称为低压上浆;配置:前重后轻,达到先浸透、后被覆,浸透、被覆兼顾的要求。新型浆纱机:最大压浆力可达40KN(我国采用15~25KN),但必须配合“高浓低粘”性能的浆料。配置:先轻后重:浸透好,被覆少。一般粗特纱、经密高、纱线捻度大的,压浆力应适当加重;反之,对细特纱可适当减轻。6、覆盖系数表示浆槽中纱线的排列密集程度。覆盖系数高,纱线排列过密,上浆率减小;覆盖系数一般以50%为宜,超过60%过高则采用双浆槽或多浆槽。%100mm浆槽中排纱宽度总经根数)纱线计算直径(覆盖系数7、浆纱速度G:烘燥装置的最大蒸发量(kg/h);Wg:原纱公定回潮率(%);Tt:经纱线密度(tex);M:总经根数;S:上浆率(%);W0:浆纱压出回潮率(%);Wl:浆纱离开烘燥装置的回潮率(即工艺回潮率)(%)。6maxgt011+W10/60Tm1+SWWVG()()()8、上浆率上浆率的确定要结合长期生产实践经验,考虑浆纱品种(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和密度)、所用浆料性能、织机性能及织造参数等因素。方法:参考类似品种,并加以修正新品种上浆率S=S0.K1.K2.K3S0:相似品种的上浆率;02XXK0jj3KTTK01T0、X、εj0:分别为相似品种的经纱线密度、10cm内每片综的提升次数和经向紧度。T、X、εj:分别为新品种的经纱线密度、10cm内每片综的提升次数和经向紧度。注意:上浆率工艺设计允许范围上浆率(%)6以下6~1010以上允许差异(%)±0.5±0.8±1.09、回潮率大小取决于纤维种类、纱线线密度、经纬纱密度、上浆率高低和浆料性能等。纱线品种回潮率(%)纱线品种回潮率(%)棉纱7±0.5涤棉(50/50)混纺纱3~4粘胶纱10±0.5聚酯(100%)纱1.0涤棉(65/35)混纺纱2~3聚丙烯腈(100%)纱2.0注意:要求纵向、横向均匀,波动范围一般设定在工艺设定值的±0.5%为宜。不同原料的产品烘筒温度设置参考值产品种类预烘烘筒温度/℃合并烘筒温度/℃产品种类预烘烘筒温度/℃合并烘筒温度/℃纯棉135130涤棉125120纯粘125120涤粘125110纯涤120110棉粘13012010、伸长率要求:经纱在上浆过程中的伸长率控制越小越好。品种伸长率(%)品种伸长率(%)特细号棉织物0.7~1.0股线棉织物-0.1~0.1中号棉织物0.9~1.0涤棉混纺织物1~2粗号棉织物1.1~1.5粘胶纤维织物3~4(二)浆纱工艺实例分析1、纯棉纱府绸类采用“高浓度、低粘度、高温度、低张力、小伸长、重浸透兼被覆、回潮适中、卷绕均匀”的工艺原则。2、涤棉府绸类“高浓低粘、低张力、小伸长、低回潮、匀卷绕,压浆先重后轻,重浸透,求被覆,湿分绞,保浆膜”的工艺原则。织物浆纱工艺实例-1织物浆纱工艺实例-2
本文标题:浆纱工艺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1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