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1《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完整教桉)
《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教案成全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1-第第11章章政政府府信信息息资资源源1.1信息1.2信息资源1.3政府信息资源11..11信信息息11..11..11信信息息的的定定义义“信息”一词源于拉丁文“Information”,是指一种陈述、解释、理解;《辞海》中将信息定义为音信、消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信息接受者来说事先不知道的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进行了对信息定义研究的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在对37种信息定义进行研究中发现,一共出现了81个关键词汇即实义词汇,其中高频词有:“传递”(transmission);“语言”(language);“流”(flow);“处理”(process);“交流”(communication).只有3种定义包含全部上述5个高频词。日常用语——音信、消息南唐诗人李中《暮春怀故人》“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科学术语——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社会名词——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R.V.哈特莱(1928)论文:《信息传输》最早研究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能力。“信息”是符号。发信者所发出的信息,就是从通信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方式。不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只要选择的符号数目一定,发信者发出的信息的数量也就确定了。香农(1948)《通信的数学理论》——信息论诞生的标志香农认为,信息是通信的内容,是“用来消除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的多少反映了消除了的不确定性的大小。不确定性:对客观事物的不了解、不肯定。通信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消除接受端(信宿)对于发出端(信源)可能会发出哪些消息的不确定性。维纳(1950)论文《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2-维纳(N.Wiener)将人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的过程看成是一种广义的通信过程,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中介。如果没有信息作为中介,人就会同外部世界隔绝,就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钟义信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表述。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自身显示其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信息与认知主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11..11..22信信息息的的传传播播利利用用观观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及其运动变化状态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表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后的再现。信息概念图说明E:世界上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无穷集合;S:被各种信息媒介再现或反映的那部分客观事物状态的集合;Y:被信息用户接受并感知、认识到的那部分事物状态的集合。11..11..33信信息息的的基基本本属属性性传递性存储性知识性效用性共享性载体的可变换性普遍性和无限性11..22信信息息资资源源11..22..11信信息息资资源源化化资源“资财的来源”(辞海),即财富的来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或存在物。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本质特征:财富的创造性;原始性或待开发性;大量性。11..22..11信信息息资资源源化化信息是继物质、能量之后的第三大资源信息能够为人类创造财富;作为资源的信息产品具有原始性特征,能够对其进行开发;各类型的信息都是以具体载体的客观存在形式大量分布在大千世界中。-3-11..33政政府府信信息息资资源源11..33..11政政府府信信息息资资源源的的概概念念政府信息资源(GovernmentInformationResource,GIR)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活动有影响的信息资源的统称。主要包括: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责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政府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政府直接管理的信息资源。广义政府信息资源的构成政府信息资源本身;信息技术设施资源;其他资源。11..33..22政政府府信信息息资资源源的的分分级级政府信息资源分级社会公开类部门共享类依法专用类11..33..33政政府府信信息息资资源源的的分分类类按内容划分政治信息资源党政机关发出的各种文件、决策、执行信息以及接受的各种信息的反馈综合经济信息资源政府经济职能表现出的各种经济发展信息社会信息资源在进行社会事务管理过程中生成的,对政府有密切联系的社会信息军事信息资源科技信息资源按政府信息的组织结构来源划分上级信息平行信息内部信息历史信息按信息流划分政府与政府之间(GtoG)政府与企业之间(GtoE)政府与居民之间(GtoP)按政府职能转变划分服务信息反馈信息按政府信息的载体形态分-4-文本信息;多媒体信息;数字信息;网络信息。按政府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划分原始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按政府信息资源反映的时间划分历史性政府信息现时政府信息未来政府信息按政府信息资源的功能划分决策信息,主要是外源信息,如国家政府改革的方针、政策、法令、措施、动向等信息。控制信息,主要是内源信息,其目的是使政府管理过程科学化,并借此监督各级目标的顺利实现。作业信息,即具体的业务工作中产生的电子政府信息,一般来自内源信息和同部门的交流。按政府信息资源服务的级次划分战略政府信息,是服务于重大决策的信息。战术政府信息,是用于较低层次或局部的信息,如日常业务、技术等问题。按政府信息资源流通与传递范围划分纯公共信息;弱竞争信息;强竞争信息。纯纯公公共共信信息息纯公共信息是政府信息资源中具有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的政府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统称。主要包括用于政府部门内部和政府部门之间业务需要的信息以及广泛服务于社会公众的信息。如政府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公共图书馆、报刊杂志、信息公开栏等各种渠道向社会提供和发布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机构设置、职能介绍、办事指南、工作动态、公告通知等信息。非排他性是指某一种纯公共信息被提供之后,就不能排除任何人消费该信息,而且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该信息。如天气预报、股市行情。非竞争性是指消费的非竞争性,它有两方面含义:第一,纯公共信息一旦用既定的成本生产出来以后,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并不会带来额外生产成本的增加。第二,消费者在消费纯公共信息时是互不干扰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整个而不是中的某一部分。准准公公共共信信息息-5-准公共信息是政府信息资源中具有不完全非排他性和不完全非竞争性的政府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统称。准公共信息并不完全具有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偏重于公共性,因而被称为准公共信息。准公共信息的非排他性不完全主要表现在可以通过收费的手段排除一部分人消费信息的可能。准公共信息的分类:弱竞争信息,这类准公共信息的竞争性较弱,指非商业化用途的政府信息产品或服务。强竞争信息,这类准公共信息的竞争性较强,能够带来的价值会因消费者数量的增多使得每个消费者的平均期望收益就越小。同时,信息的竞争性表现为由于信息的传播,可以给某些企业带来¡°广告¡±效应,增加这些企业的竞争力。11..33..44政政府府信信息息资资源源的的特特征征权威性:由政府部门发布;综合性:政府管理和服务于企业、市场和公民,所以其信息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时效性:政府信息资源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决策的超前性和发布的及时性;共享性:政府信息资源应该为国家所有、全民所有,而不能为部门所有、个人所有。机密性:部分政府信息资源涉及到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等机密性信息;层次性: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层级很多,产生的信息也具有层次性;指导性: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管理,政府对企业和公民的服务更多的表现为指导和引导,所以政府信息具有指导性;政策性:我国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是制定、贯彻、执行政策。政府对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工作实施的领导,也主要是方针政策上的领导。11..33..55政政府府信信息息的的表表现现形形式式11、、档档案案资资料料定义档案资料是政府记录各种事实进行过程的卷宗材料,具有保密性。主要包括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原始档案以手稿和打印稿为主。档案资料从内容上看包括:国家的各项法规;各级政府的各种规章、制度、通知、规划、审批文件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的个人资料;政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的使用说明书、技术手册、操作手册、技术规范、文件格式、背景数据;政府上网信息的正本、电子稿本、数据库及上网信息的发布时间、时限、更换记录等。档案资料从时间上看包括:有甲骨文、青铜器、历代政书、明清档案、民国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等。档案资料按载体分类:纸质档案电子档案22、、电电子子文文件件电子文件定义:-6-电子文件是指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上传送的政府文件的数字代码序列。电子文件的产生有以下三种方式办公自动化过程中用计算机起草、存储而产生的电子文件;用扫描仪扫描产生电子文件;采用数码技术(使用数码照相机;数码摄象机等)产生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优点集存贮、检索于一体;可远距离存取;是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的特点虚拟性;数字信息的流动性;数字信息难以维持永久的存取;数字信息的不稳定性。33、、政政府府出出版版物物政府出版物定义美国法典中对政府出版物的定义:作为一个单独的文件由政府出资或根据法律的要求出版的信息资源;美国政府出版局(简称GPO)对政府出版物定义:是由政府机构出版发行或由政府编辑、由政府指定出版商出版发行的文献。美国于1861年3月成立了美国政府出版局,专门负责美国政府出版物的印刷发行工作。在中国,目前尚无统一认可的政府出版物定义,比较通行的有《图书情报辞典》的定义,即“政府出版物”又称“官方出版物”,就是由各国政府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出版的文献;或是:国家机构及其政府部门在其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献,经指定的或授权的机构出版,或通过官方的渠道公布的通称政府出版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简称《国务院公报》)是1955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创办,由国务院办公厅编辑出版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国务院公报》集中、准确地刊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和任免人员名单;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及我国政府发表的声明、公报等重要外交文件;国务院公布的行政法规和决定、命令等文件;国务院批准的有关机构调整、行政区划变动和人事任免的决定;国务院各部门公布的重要规章和文件;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登载的其他重要文件。我国目前的政府出版物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政府出版物与非政府出版物难于区分。由于中国目前所有的新闻出版单位都是国有单位,这些出版事业单位都隶属于某一国家机关。第二,在市场化进程中,隶属于国家机关的出版机构施行企业化改造,他们的出版活动既要听命于上级的行政命令,又要听命于市场,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混在一起,加重了政府出版物与非政府出版物的混淆。-7-我国目前的政府出版物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三,中国政府出版物主要承担着两项基本任务(或具有两种基本功能):通报政府信息,宣传官方意识形态。第四,政府出版物的主要职能是传播政府信息,中国的政府信息大多是通过行政渠道,即“红头文件”的逐级传达来完成的。政府出版物的种类:从级别上应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出版物;从时间上应包括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的所有政府出版文献。其中一些文献是在发布若干年以后解密公开的;从内容上应包括:一般政府出版物、中央和地方政府出版的年鉴、地方政府出版
本文标题:1《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完整教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3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