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灵魂之筛”——中国人的创造智慧哪里去了
“灵魂之筛”——中国人的创造智慧哪里去了?“灵魂之筛”——中国人的创造智慧哪里去了?中国人是世界公认智力最好的民族之一,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成绩,也远远高于欧美,可是中国人的创造智慧,却不被世界看好。这是多年来学术研究的结论,也一向是文化、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难道中国人真的比西方人缺乏创造力吗?中国人的先天素质中,真的缺少创造的因素?一些事实似乎否定了这个疑问:为什么在国外的中国学者大都比较优秀,而在国内学者大都一事无成?中国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而欧美华人却获得了。如果少数人缺少创造智慧,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成长的差异来解释,如果是一个民族,特别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整体缺少创造力,这就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其中肯定存在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作怪。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论解释很多。但是似乎都没有触及到真相。有一个科学笑话,很有启发性:“一群生物学家,对一个淡水湖区进行生态考察,他们惊呀的发现,这个淡水湖的鱼种,发生了重大的变异。这些鱼种在其他的地方,能长到几斤甚至几十斤,而这个湖中最大的鱼,却只有几两重。这是一个重大的生物变异事件,因此,生物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多种理论解释:有的认为是由于气候差异的结果;有的认为是水中微量元素差异造成的,有的人为是污染的结果,更高深的理论认为,是地磁场变化造成的。各种理论从逻辑论证的角度看,都非常完备,无懈可击。但是,他们却无法统一,因此,在生物理论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辩。这场辩论被当地渔民知道后,马上写信给生物学家,说出了鱼种变异的真正原因:这个地区的渔民和其他地方的渔民不同,他们习惯于用“两厘米网眼”的小网捕鱼,大鱼被频繁的捕捞捕光了,所以剩下的都是小鱼。原来,鱼种整体变小真相,是渔网选择的结果。一场有关鱼种变异的学术大辩论,马上销声匿迹,关于中国人创造智慧缺少的问题,是一个完全和“鱼种变异”相似的伪命题。如果我们对社会结构进行认真地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是一个对心灵进行层层过滤的社会结构。这种选择模式和渔网类似,而且更加严密稳定,具有多层次的结构特征。从结构上看,他们更像一个由多层“筛子”构成的一个严密稳定的过滤系统。这个过滤系统的任务,就是滤掉所以“不规范”的心灵要素,使他们完全规范化。创造力事实上是想象力和实现想象的能力,我们扼杀了自由的想象力,我们就扼杀了创造的智慧。我们从出生到成年,每成长一步,都必须经过我们社会已经设置好的“灵魂之筛”,必须改变自己的“灵魂形状”而通过规范好的“筛孔”,否则就无法前进,要么被挡住去路,要么被社会遗弃。一次次的筛选,一次次的被迫的自我改变,我们灵魂中那些“独立的、非规范的、自由的创造的要素,就一点一点的丧失了。最后我们都成了整齐划一的规范”个体,而差异性的创造能力,也完全丧失了。我们是一个天生喜欢稳定、规范的民族,我们讨厌非规范的行为和智慧。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中我们设置、完善了一道道“筛子,这个灵魂之筛是复杂而严密的,具有多层次的结构,这个模式主要有三种关口:家长、学校、社会。只要我们认真地想一想自己对孩子基本要求,看看周围的家庭、想一想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最基本最经常行为,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要求孩子听话”。这是我们最经常的无意识行为。我们本能的要求孩子行为,符合大人的习惯,用我们的思维行为模式去塑造孩子。我们把自己生存的模式,做成一个无形但稳定有效的“筛子”,在无意识之中,用这个无形的筛子过滤孩子,而且是完全无意识的强制性过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使用了最基本的驯化手段:“奖励和惩罚”。凡是符合我们要求的,就认可、赞扬、奖励。而不符合要求的,就呵斥、打骂、惩罚。这个强制按自己要求的驯化规范行为,从孩子出生就已经开始,而且是最经常性的行为,几乎天天都在进行,甚至一天多次次。我们对孩子的自由独立天性的扼杀,到底有多少次,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趋乐避苦”的天性,使孩子为了避免惩罚的痛苦而选择了服从,慢慢的学会对自己独立行为冲动的控制,变得胆小而拘谨,不敢自主的独立行动,这是因为他们恐惧因为错误而受到惩罚。他们天生的自信就这样慢慢消失了。而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恰恰是创造力必须的心理条件尽管我们也经常鼓励孩子大胆做事,但是,这种空洞的鼓励频率,和真实惩罚的频率是不成比例的。长期奖惩所造成的恐慌心理是巨大的,它能慢慢摧毁了孩子独立行为的自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信心的摧毁对人格健康是致命的,它能够使人完全自暴自弃。这是中国人普遍胆小、不自信的根源。所以,家长是扼杀孩子独立创造力的“第一杀手”。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对孩子先天之爱是不容怀疑的,这是天性,即使动物都有这种天性,可是父母的行为和所造成的结果却是极为可怕的。父母这样“驯化”后代的原因:一是为了更省事,使养育孩子的代价更小,其二是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从而忽视了孩子“先天具有”追求更好生存和更多创造的智慧。这种完全“听话”的驯化模式,在一个生存环境极端稳定的“小农社会”危害是不大的。但是,对于一个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社会中,这种丧失独立行为能力和创造智慧的“听话”模式,简直就是生存的灾难。历史上凡是胆略超人和具有强烈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人,几乎都是父亲早亡的。例如,朱洪武、拿破仑、希特勒、列宁、毛泽东等,虽然父亲的早亡使他们生存艰难,但是,也使他们免受了”心灵过筛”的灾难。而科学上的创造者,大都是那些从小敢于叛逆,反抗“过筛”的人。凡是温顺服从过筛的“听话孩子”,几乎都丧失独立创造能力。学校是第二杀手,老师和家长的要求相似,他们首先要求孩子听话,其次是学习好被权威选定标准知识,以最省力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任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听话和服从成为老师基本的要求。老师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家长相似,用惩罚和奖励进行过筛,凡是“听话”规范的学生,会受到表扬和奖励,不听话的学生则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在这个筛选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丧失了独立个性,同时丧失了创造的能力。教材的“标准知识”是一个更深层的灵魂过滤,凡是符合权威、领袖观念的知识,被规定为标准知识,而其他的不符合权威和领袖观念的知识,则完全被排斥。这种认为的知识选择模式,使孩子的知识结构发生了严重的畸形。特别是升学考试的利益诱导,自动的将不符合规范的知识过滤掉,甚至连科学的知识都要进行这种过滤,这个过程是通过教材的选择完成的。事实上,科学只是一个尝试的进程,根本没有“标准知识”,更没有“标准答案”。权威的“标准知识”模型,完全扼杀了孩子进行尝试想象的空间,创造力又一次在深层次被扼杀。而最可怕的是规范思想的“思想教育”,连思维模式,生存目的、人生目标都被标准化。我们的专家们,在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思想标准"而制定“标准”,一切都按照某些人的独断观念为准绳。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培养了一代会说话的机器。完全把孩子的规范在一个狭隘固定的思维范围内,任何独立的思维几乎没有存在的余地。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丰富想象力和独立行为的孩子是极少的,他们肯定都是是天才,即使有幸在学校过筛,没有被扼杀创造力的优秀孩子,在进入社会之后,又面临更严酷的第三次过筛。市场环境下的创造行为,最大优势是具有无限多的选择性,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无限需求的空间中,找到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优势最契合的创造目标,创造力能得到最大优势的发挥,创造效率达到最大。计划指令性的研究目标,是没有选择的任务,上司的要求与个人爱好和优势的契合率是很低的,但是,他们必须进行这种适应。为了获得创造的资源和生存资源,他们必须扼杀自己的优势想象力和兴趣。上司强制性的选择,是人们必须通过的筛孔,创造的最有效的因素——爱好和优势被扼杀了。而不愿过筛的另类,则会被象垃圾一样扔掉,从而丧失了创造的机会和资源,中国人的创造力就这样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全部丧失。剩下的都是标准人种。思维标准化是扼杀中国人创新思维的罪魁祸首。当我们通过我们自己的筛子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了之后,我们的精英们就像生物学家一样,找出各种理论论证中国人没有创造力的原因,于是“劣根论,文化论、儒教危害论纷纷出笼,有的干脆否定,中国人根本没有创造智慧的细胞,这些理论逻辑严密,无懈可击,论证充分,和生物学家的鱼理论一样,完美无瑕,但是,他们都不是真相,而真相就是我们”“灵魂之筛”。在我们的社会中,这个“灵魂之筛”到底有多少层,很难断定,至少不少于18层,而我们犹如从18层地狱一层一层往上爬的小鬼,能够爬出来的的确太少了。如果我们把最聪明的犹太人、优秀的德国人,想象力丰富的美国人,各取100名正常幼儿,放到中国过筛,等到他们成年,我们到底看看结果如何?当然这是不能实现的,但是,取一百名中国幼儿,放入欧美家庭,我们看看结果如何?更简便的方式是跟踪目前被欧美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我们一定能够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家长、老师、领袖等长者,他们善良的愿望是不容怀疑的,但是,他们缺少实用的智慧,他们最致命的习惯是根本不理解,更不相信人类天生具有追求美好的本能,而是怀疑人类天生就是劣种,只有在他们的管制和规范下,才能成为正常的人。这是一个极大的思维误区。关于“灵魂之筛”的整体改变问题,我们大众是无能为力的,但是,有一点我们是能够做到的: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他们能够拥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和最大的创造能力,我们应该相信孩子自己及所拥有的“先天的智慧”和他们追求美好未来的本能愿望。松开我们自己的“管制”之手,撤去我们自己的“灵魂之筛”,还孩子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大胆尝试环境,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拥有的和应该发挥的“天赋”智慧。不要仅仅为了省心或者因为“担心”,而扼杀孩子最宝贵的独立想象能力。“领导”和教育权威们,不要在用僵化的脑袋去制造什么“标志知识”和“标准答案”,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标准知识”,即使最严密的“物理学”也是一个尝试和实验的探索学科。科学中只存在“有效的经验”和“可能的推理”,根本没有什么标准知识,更没有永恒的真理。领袖们,不要为了国家管理的方便,就用严格的规范扼杀国人的独立想象力和尝试、创造的能力,封锁堵塞信息的流通,从而扼杀民族的未来。现在,如果不能完全取缔这个筛子,至少把筛孔放大一点,让那些不规范的,有角有愣、有毛有刺的人通过筛孔,而不是把他们扼杀掉。规范的,整齐划一的国民,肯定有利于统治管理,但是肯定不利于创造和发展。只有形状不一功能齐全的零件,才能组成一部高效的机器,完全一样“砖头”只能构成一座没有生命的金字塔。虽然稳定,但没有活力。
本文标题:“灵魂之筛”——中国人的创造智慧哪里去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