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离骚节选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2000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忠诚而被流放,容颜枯槁,行吟江畔,抱石沉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骚自古并称,风指什么?骚指什么?•结合课文注解及第二教材读课文,并划分节拍读课文,并谈谈离骚的特点•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抒情浓郁,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1、根据文章描绘屈原的外貌。2、谈谈所了解的屈原及他的《离骚》,理清文章脉络形象“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主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第二课时•1、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2、概括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第二教材)•3、分析“比”在本文中的运用,并赏析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比•1、《诗经》中我们学习了“比”的手法,这种比的手法在《离骚》中有了更广泛的使用。学生再次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并大声朗读•2、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结合屈原的生平说一说。•结合第二教材,学习什么是“移情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这种“美人芳草”式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具有深远影响。“以”用法1、动词,用,这是本义忠不必用,贤不必以《涉江》2、动词,以为,认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3、连词,表并列或顺承还军霸尚,以待大王来《鸿门宴》4、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用来”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嘱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5、连词,表结果,译为“因而”,“以至”,“而”,“才”遂投汨罗以死《屈原贾生列传》不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6、连词,放与状语与动词间,表修饰或方式,译为“……着”,“……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樊哙侧盾以撞《鸿门宴》•7、介词,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帝不以臣卑鄙•8、介词,把,拿,用•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氓》•9、介词凭借、靠、根据•就之,能以足音辨人•10、介词,在,大多表时间•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之”的用法•1、动词,往,到……去•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2、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3、代词,代人、事、物,译为我、他(她、它),他(她、它)们•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4、结构助词“的”•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5、结构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说》•6、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爱莲说》•7、结构助词,做定语后置的标志•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8、结构助词,用在动补间,译为“得”•言之不详《石钟山记》•9、助词,调整音节,无实义•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将文中出现“以”“之”的句子进行分类•以•惟庚寅吾以降(连词,表顺承)•肇锡余以嘉名(介词,把,用)•又重之以修能(同上)•纫秋兰以为佩(同上)•指九天以为正兮(同上)•乘骐骥以驰骋兮(连词,来)•夫唯捷径以窘步(连词,表结果)•路幽昧以险隘(连词,表并列)•忽奔走以先后兮(介词,在)•之•帝高阳之苗裔兮(结果助词,的)•固众芳之所在(同上)•及前王之踵武(同上)•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同上)•夫唯灵修之故也(同上)•又重之以修能(代词,代我)•恐年岁之不吾与(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同上)•昔三后之纯粹兮(同上)•彼尧舜之耿介兮(同上)何桀纣之猖披兮(同上惟夫党人之偷乐兮(同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同上)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同上)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本文标题:离骚 (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5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