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六课第二框:寻求真知的过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a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b3、认识发展的反复性和无限性b寻求真知要经历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多次反复,逐渐深入的复杂过程。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个别特性和表面现象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开始表象再现事物表象是时过境迁后在脑海中记忆下来的知觉形象。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映象,即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感觉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感觉:脆!红!甜!知觉苹果=红+甜+硬+……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概念判断推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相互区别内容特点形式阶段感性认识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生动丰富具体感觉知觉表象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本质规律、内部联系间接性抽象性概念判断推理高级阶段一方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F=GM1M2/R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错误错误理论上实践上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定感性认识作用,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感性认识。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认识可以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唯理论经验论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条件(第一次飞跃)(1)要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2)获取的感性材料必须合乎实际(3)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获取丰富材料的阶段——感性认识“思”:分析研究材料的阶段——理性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不是认识过程的结束。在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又一次,也是重要的飞跃。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1.认识具有反复性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主体(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世代延续——不断发展人类认识无限发展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本文标题:第六课第二框:寻求真知的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6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