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地理复习PPT--初三
地理复习PPT七八•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千米经线与纬线⒈经线•重要的线;本初子午线(20°W-160°E﹚•以0°经线为起点,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⒉纬线•0°纬线即赤道•23.5°纬线即回归线•66.5°纬线即极圈•0°-30°为低纬地区,30°-60°为中纬地区,60°-90°为高纬地区。•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交。•练习•读图地球的运动•㈠自转•①方向;自西向东•②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坐地日行八万里…•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㈡公转•①方向;自西向东•②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五带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3,21前后•夏至6,22前后•秋分9,23前后•冬至12,22前后•南半球与北半球日期相同季节相反。•五带的划分•㈠五带划分的依据;根据地表获得太阳的辐射量多少来划分。名称纬度范围地理现象气温特点热带(终年热量丰富)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终年炎热温带(夏季热量丰富)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寒带;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地图和地形图•⒈地图•①电子地图、世界政区图(了解国际时事)•②地图三要素;•⑴方向•一般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经纬网法;经线指示南北②比例尺•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分子相同﹙同幅度﹚;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则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越详细。•分母相同﹙同地方﹚;分子小,比值小,比例尺则小,内容越简略。•表示方法•③图例和注记•常见的图例和注记等高线与地形图•①等高线的判读;•⑴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一个点与另一个点的海拔差•等高线的判读;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山顶(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山脊;等高线凹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山谷;等高线凹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练习陆地与海洋•地球表面的海陆比例;29%÷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七大洲•⑴六块大陆•亚欧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海拔最高)、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小)•七大洲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海陆变迁•㈠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世界主要的海峡•练习•读图读图•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①大陆漂移说;海陆不断漂移•②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六大板块;人类与海洋•①海洋;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宝库…•海底的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联合国海洋公约》气温和降水•①天气与天气预报•Ⅰ天气•Ⅱ气候•天气预报的主要要素;气温(最低、最高)、降水、风力等。•常见天气预报符号•PM2.5气温•㈠时间的变化;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往往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二者差为日较差。•㈡气温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月地均温最高在7月,月均温最低在1月,二者的温度差叫年较差。•㈢影响气温的因素①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海陆因素;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气温低于海洋气温。•③地形因素;同纬度高原高山气温低于平原、盆地气温。•③洋流因素;同纬度沿海地区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于寒流流经地区。•㈣气温的判读;月均温最高值(夏季),月均温最低值(冬季)•①热带、寒带没有四季之分。•气温特点•月均温最高值;•>20°夏季炎热•>10°夏季凉爽•<10°终年寒冷•月均温最低值•>15°终年炎热•>0°冬季温和•<0°冬季寒冷降水•㈠降水地区分布规律•①纬度因素;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②地形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③洋流因素;暖流地区降水多,寒流地区降水少。•㈡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㈢降水判读;降水月最高值(北;夏),降水月最低值(北;冬)练习•读世界降水量图练习•读图练习•读图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⒈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判断气候类型图•①看最高月,最低月。•南北半球气温和降水量图;•②判断温度带,…型•读图•③看降水量图;根据季节分配规律,确定具体类型。•读图练习•读图练习•读图读图气候与人类活动•⒈气候与农业•⑴气候决定种植类型;•热带水果;咖啡、香蕉、芒果、、、、•亚热带作物;柑橘、葡萄、茶、、、、•温带水果;苹果、梨、桃、、、、•㈡其后决定种植制度•㈢气候灾害;干旱、洪涝、、、、•⒉气候与生活•①饮食习惯•②服饰•③房屋建造美洲•⒈地理位置•⑴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西半球•从南北半球—北南•⑵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⒉划分依据•自然划分;巴拿马运河•⒊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巴西、、、、•⒋自然环境;•⑴地形特征;•①北美洲地形特征;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山区);海岸山脉,落基山脉。•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雅山脉。•②南美洲地形特征;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和东部平原相间分布。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北美;落基山脉•南美;安第斯山脉•本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本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气候类型及成因•a.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窄。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北美西岸气候类型呈狭长分布,美国中部平原盛行龙卷风等。•b.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没有寒带。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降水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主要河湖•①北美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的第一大河,第二长河。•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交界处。资源•美洲自然资源丰富,如渔业资源、水力资源,加拿大的木材,巴西的铁,委内瑞拉的石油,智利的铜,阿根廷的草原资源。不平衡的经济•南北洲经济差异巨大,南穷北富的局面。美国•㈠领土组成;美国领土由美国本土48个洲和海外的阿拉斯加洲及夏威夷洲构成。•㈡美国本土地理位置•⑴半球位置;北半球,西半球•⑵纬度位置;主要在中纬度,北温带。•⑶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临墨西哥湾。美国•㈢自然环境•⑴地形地势;东部是阿巴拉契雅山脉,中部是大平原,西部是落基山脉。地势东西高中间低。•⑵河湖;中部是密西西比河,该河从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交界处有世界第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区。•⑶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㈣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有着“人种博物馆”称号;其中土著居民是黄种人(印第安人),现在的居民中白种人(欧洲后裔)占多数,还有很多来自非洲的黑种人。•㈤经济最发达的国家•⑴农业大国;全球最发达的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专门化。农业带(区)分布成因乳畜带东北部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靠近五大湖区,水源充足;这里是美国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玉米带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玉米种植业发达是主要的玉米产区。棉花带南部原为棉花带,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因素,植棉业已经衰弱,现在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小麦带中部地势平坦,属于北温带。春夏气温较高,降水相对较少,适合小麦的生长,密西西比河为灌溉提供良好的条件,小麦种植业发达是重要的小麦产区。亚热带作物带东南部位于亚热带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不比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是亚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中西部属于温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少气候干燥,温带草场面积大,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为重要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农业存在的问题;农业产品过剩“黑色风暴”灾难。⑵工业大国;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a;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该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是丰富的矿产和水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人口众多技术先进。•b;南部工业区;是新兴的石油和宇航基地。•c;南部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⑶主要城市•①纽约市最大的城市和港口•②华盛顿是首都是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③底特律有“汽车城”的称号•④休斯顿是航天基地•⑤旧金山是最大的华人聚集区,其附近的硅谷是驰名世界的高科技中心巴西•⒈概况;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⒉自然环境•⑴地形;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⑵气候;赤道横穿该国北部,南回归线横穿该国南部,以热带气候为主,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⑶河流;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经该国,注入大西洋。•⑷资源;巴西矿产资源丰富,以铁矿为主;在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水力资源丰富,共建成了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⒊社会经济•⑴城市和人口;巴西人口90﹪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里约热内卢。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是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⑵农业;巴西盛产咖啡、甘蔗、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主要的咖啡生产国。⑶工业门类齐全体系比较完整经济水平和势力居南美洲首位•⒋雨林与环境•⑴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⑵热带雨林对环境的作用;有“地球之肺”、“绿色心脏”之称。•⑶巴西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中国•⒈优越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位置影响半球位置;全部位于东把球和北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为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优越性;南北气候差异大气候类型多样为发展各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足;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优越性;①东临太平洋,是我国广大地区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②东部多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利于与众多邻国发展边境贸易。不足;①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地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地带之间,多火山﹑多地震。②地处太平洋西岸,受台风影响大。③东部属于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⒉疆域辽阔海陆兼备•⑴领土四端位置影响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西跨经度60°跨五个时区,时间东西差异大。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和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处南北跨纬度约50°,气候南北差异大。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南端之曾母暗沙最北端之漠河以北黑龙江最西端之帕米尔高原•⑵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⑶属我国管辖的范围约有300万平方千米。•⑷陆上疆线长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老挝、缅甸、越南•⑸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六个国家隔海相望。•韩国、马来西亚、日本、非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⑹四大海域;渤、黄、东、南。•⑺两大内海;渤、琼。•⑻三大半岛;辽东、山东、雷州。•⑼两大岛屿;台、海。•⑽两大海峡;台湾、琼州。•⒊三级行政区划•⑴省县乡•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本文标题:地理复习PPT--初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6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