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抽烟、酗酒和泡网吧等不良习惯的危害,远离这些恶习。2.学会利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的影响。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并指导一个小组准备有关烟的模拟审判会,可由一人或多人扮演被告“烟”,其他学生扮演原告,控告“烟”有哪些危害。2.学生了解抽烟、酗酒、长期上网冲浪的危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你是一个容易被诱惑的人吗?”)学生完成测试后教师做统计,了解全班学生的自制力的状况。2.师:不良的行为习惯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的产生,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吸烟、酗酒、迷恋网络,这些都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有的甚至会构成社会公害。对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而言,吸烟、酗酒、迷恋网络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所以我们要有自控能力抵御诱惑,坚决加以杜绝。要珍爱生命,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随机出示课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学习1.吸烟的危害。⑴(教师出示“你了解烟吗?”)学生完成后全班分享。⑵学生交流吸烟对人体的危害。⑶教师请课前准备的一个小组召开一个有关烟的模拟审判会,总结吸烟的害处。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页“烟的N条罪状”。⑸(教师播放“烟草吞噬生命”)教师小结: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告诫人们:烟草吞噬生命,不论是何种香烟,对人体同样有害。让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抵制香烟吧!2.酗酒的危害。⑴什么是酗酒?就是没有节制地喝酒,酗酒不但伤身体,还容易滋事。⑵(教师播放“酗酒酿成的悲剧”)学生交流感想。⑶学生自由讲述酗酒对身体的危害,然后填写教科书第7页“酗酒的危害”。⑷教师引导学生辨别“适量饮酒”与“酗酒”的区别。3.迷恋网络的危害。⑴师: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信息网络化时代,网络给人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缤纷的世界。但网络业存在着许多弊端。网络的开放性与隐蔽性使许多精神垃圾灌输到一个个单纯的心灵里。网络存在许多诱惑,自制力差的人就会沉迷于其中,特别是青少年更难以抵挡诱惑。(教师播放“从三好学生到少年犯的启示”)学生交流从中得到的启示。⑵全班交流:对于学生自身来讲,怎样才能正确上网呢?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后出示“怎样才能正确上网?”)教师小结: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对网络有清醒的认识,在头脑中建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三、拓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怎样才能正确上网”的方法,并填写“我的上网计划单”。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抽烟、酗酒、泡网等不良习惯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危害。2.学会利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的影响,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2.学生课前完成教科书第6页和第8页的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珍爱生命,崇尚科学”)学生交流“我的上网计划单”,教师做出评价。二、学习1.拒绝抽第一口烟。师:面对下列情境,你能逐一拒绝别人递上的烟,拒绝抽第一口烟吗?(教师出示“拒绝抽第一口烟”第1页)师:当你在感知到同伴的吸烟压力时,可以在以下拒绝的方法中选择1-2种进行训练,还可在同学中征集其他的拒绝方法。请试一试。(教师出示“拒绝抽第一口烟”第2页)教师请三四个志愿者上台表演如何拒绝。2.世界无烟日。⑴学生说一说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然后交流教科书第6页“知识窗”,并上画一画“禁止吸烟”的标志,写一写“禁止吸烟”英文。(教师出示“‘禁止吸烟’的标志和英文”)⑵学生读一读搜集到的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教师出示“1988-2009年‘世界无烟日’主题”)⑶全班创作下一年“世界无烟日”主题。3.不良习惯小调查。学生交流完成的教科书第8页的“小调查”,阐述调查结果和从中得到的结论。4.教师小结:“万种烟草,同种危害”。不管你对自己的毅力和控制能力有多大的把握,都应有所畏惧。拒绝别人递过的一支烟,并非是一件坏事。我们应重视烟草和酗酒给身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并以健康方式来抵制这种危害。网络让人在垃圾里找黄金。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请睁大识别是非的慧眼,把它变成助我们学习、成长、发展的一把利剑。莎士比亚曾说过,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珍爱生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刻不容缓。5.(教师播放“珍爱生命”)学生齐读小诗。三、拓展1.调查有吸烟史的家长或其他长辈、亲友的“烟龄”,每天吸烟的量,平时吸烟的烟价;计算他们已经有多少钱用于吸烟了;若从现在起开始戒烟,按平均寿命70岁计算,后半生可以节省多少钱?若以300元/年可以资助一名贫困生读书计,这笔钱可以资助多少名失学的学生读书?2.设计“禁止吸烟和酗酒”的宣传卡片,(课件展示网上收集的创作品)对周围的人进行宣传。1.2向“白色恶魔”说不第1课时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危害。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2.学生搜集关于毒品的一些知识和吸毒者的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罂粟花”)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回答:美)是的,大家刚才都对这些美艳的花赞叹不已,可它却正是被人们称为“罪恶之花”的罂粟花。(教师板书)2.师:罂粟花秋播春开,花并没毒,真正有毒的是低垂蒴果中的白色汁液,它是成为罪恶的白色粉末的源头。毒品,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白色恶魔”。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向“白色恶魔”说不!(教师板书课题)二、学习1.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分类。⑴学生自学教科书第9页,对各类毒品有大致的认识。⑵(教师播放“毒品的种类”)学生观看录像,初步了解各类毒品的特点及危害。⑶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了解毒品的分类。⑷(教师播放“毒品的分类”)小结:当前,毒品的种类已达几百个,而且各种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大。2.了解毒品的危害。⑴师:毒品对人体的危害真大,毒品这个“白色魔鬼”,正疯狂伸出罪恶的魔掌残害人类!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更有甚者染上这个“白色恶魔”,最后横尸街头。同学们,你搜集到了哪些真实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1-2名学生讲述因吸毒而引发的悲剧。⑵(教师播放“毒品的危害”)师:片中这些无知的人,本拥有社会的关爱、好友相伴和温馨的家庭,但他们却在好奇心的引诱下,一步步走入了黑暗与死亡的殿堂,带给他们的只有痛苦和家破人亡。对这些人,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学生交流感受。3.了解染毒途径,树立防范意识。师:毒品如此可怕,他们是怎么染上毒品的呢?请听听吸毒者的自白吧,让我们引以为戒。(教师播放“吸毒者的自白”)学生归纳小结: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有的是因为无知好奇,有的是上当受骗,有的追求享乐,有的逃避现实,具有逆反逆反心理……4.课堂小结:毒品是真正的“白色恶魔”,我们要坚决地向它说“不”,坚决地与它斗争。三、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中华之剑》。了解我国缉毒、禁毒工作的现状,认识公安干警工作的危险性和困难性,从而更深一步地去了解毒品的危害性,以便能很好地做到抵制毒品,检举与毒品有关的一切犯罪活动。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近年来禁毒严打的法律、法规。2.做一名抵制毒品的宣传使者,让更多的人知道毒品的危害。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2.学生搜集本地禁毒战斗的硕果,以及瘾君子成功戒毒、获得新生的故事。3.学生查找“国际禁毒日”历年的活动主题。4.教师指定两名学生准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演讲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推开沉重的历史之门,中国是近代史上深受毒品毒害的国家之一。(教师出示“虎门硝烟”图片)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的“虎门销烟”。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在林则徐的指挥下的“虎门硝烟”,不但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的禁毒决心。二、学习1.了解我国政府的禁毒举措和力度。⑴师: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进行禁毒斗争,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围绕国际禁毒日的主题开展了广泛的禁毒专项斗争和群众宣传。(教师播放“禁毒行动”)⑵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5页,感受禁毒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的硕果。⑶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本地禁毒战斗的硕果。2.“浪子回头”故事会。⑴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瘾君子成功戒毒、获得新生的故事。⑵小组推荐比较典型的故事,进行全班交流。3.了解“国际禁毒日”的由来。⑴师:毒品是世界范围的瘟疫,它与艾滋病、恐怖活动并称为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祸害。(教师播放“国际禁毒日”)学生交流:A.“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B.吸毒与贩毒会诱发哪些社会问题?C.“国际禁毒日”成立于哪一年?联合国是在怎样一个形势下提出来的?当时的口号是什么?D.200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什么?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认为要如何控制毒品泛滥问题?⑵学生交流历年“国际禁毒日”的活动主题。(教师出示“国际禁毒日活动主题”)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演讲会。⑴教师指定两名学生上台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的演讲会。学生交流感受。⑵小结:200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为了无毒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来,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一起向毒品宣战!三、拓展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项反毒、禁毒的宣传活动。要求:有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形式等内容,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安全因素。2.创作一幅反毒、禁毒宣传画。1.3向邪教宣战第1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了解邪教组织的犯罪事实,激发学生对邪教组织的憎恶感。2.知道宗教与邪教的区别,初步了解邪教的特点和危害。3.勇于抵制邪教的侵害,揭露邪教的罪恶本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反对邪教。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2.学生搜集“法轮功”在中国犯下的对社会和人类危害的滔天罪行。3.学生搜集主要国外邪教组织的名称及其罪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2008年8月,一个普通的河南农民,发自肺腑地说了他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教师播放“‘全能神’祸害家庭”)学生讨论:1.“我”起初认为“全能神”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实际,它是个怎样的一个组织?像这样的组织你们知道中国还有哪些?2.“妻子”在信仰了“全能神”后有哪些变化?3.那么多村民在短时间内就被“全能神”蛊惑,信其真并深陷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学习1.揭露邪教“法轮功”的罪恶本质。⑴(教师播放“‘法轮功’集体自焚事件”)学生交流:A.他们为什么要自焚?B.为什么天安门广场自焚的只有普通信众,而没有“法轮功”组织的高层人物?C.围绕生命和家庭,你有何感想和认识?⑵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8页“追求‘圆满’,投毒杀人”,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全班深入讨论:A.陈福兆犯下了什么罪行?B.他怎么会走上犯罪之路的?⑶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8页“攻击卫星”,说一说“法轮功”给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危害。⑷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法轮功”在中国还犯下哪些滔天罪行,对社会和人类的危害有哪些。⑸全班交流讨论:“法轮功”组织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教师播放“‘法轮功’的谎言”)2.了解世界各种邪教组织。⑴师:现在国外的邪教组织一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其中以美国和日本的邪教组织最多。现在主要的邪教组织有:美国的“人民圣殿教”“大卫教派”“上帝的儿女”“天堂门”,西欧和北美的“太阳圣殿教”,韩国人文鲜明所创立的“世界基督教统一神灵协会”,产生于美国而流行于西方各国的“恶魔教”,以及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等。(教师视频“国外邪教透视”)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填写教科书第19页表格。⑵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出示“国外邪教组织及其罪行”)3.区分邪教与宗教。⑴(教师出示“宗教场所”图片)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建筑吗?⑵师:宗教在我国流传了很久,它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仰,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宗教与刚才我们所介绍的“法轮功”等邪教有什么区别?学生自由交流。⑶(教师出示“宗教宪法”)学生朗读。⑷学生讨论什么是邪教。⑸小结:邪教是指冒用气功、宗教等名义危害社会秩序、侵犯人身权利的非法组
本文标题:六年级思品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9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