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金坛市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分析·七下-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华罗庚实验学校张五芳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由形形色色的人演绎的历史,处处焕发着绚丽的光彩。本单元给我们带来两位女性形象及三位男性形象,让我们透过他们的生活点滴,去了解更多本民族与外民族的历史,他们不但使我们了解人性真、善、美的一面,也使我们领略人心深、广、厚的另一面。历史,总是由这些善良而智慧的人撰写的!通过人物风采单元的学习,我们可以学到叙事写人的多种角度与方法,更可以得到人性美的陶冶与感染。《童年的朋友》是高尔基送给深爱着自己的祖母的赞歌。它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读祖母的头发、嘴唇、眼珠、鼻子、声音乃至动作。在孩子的好奇的眼光里,祖母就是那“肥肥胖胖”,“举动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的可爱的动物”。作者的轻快的笔峰,绘就了一个可敬可亲可爱的祖母形象。学会“读人”,是初一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写人”的基础。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来捕捉写人的精彩句段与手法,体悟深藏于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是学习本文的当务之急。《一面》以一个青年人的视角,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一代文豪鲁迅平易近人,温文尔雅的一面。文中,环境点染,人物衬托,正面交锋,均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三次由远及近地写人方法,极像电影拍摄的过程,随着情节的发展,使我们对主人公的个性了解越来越深。《我的老师》则以“糖葫芦串”的结构,成功塑造成了蔡芸芝老师的形象,全文由“七颗葫芦”:装发怒、教跳舞、观蜜蜂、教读诗、仿写字、排纠纷、寻老师串连而成,详略得当,一气呵成,师生互爱的主题尽显其中。可以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式强化学生记忆及构思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展示华夏文化魅力》通过一个独特的切口:建筑物来展示主人公贝聿铭优异的建筑才能与个性化的建筑艺术,展示了贝聿铭先生本人的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与华夏文化的魅力。三个小标题层次井然地揭示主人公在建筑领域成长、奋斗、成熟的过程。让学生明确通过层次变化来写人,也不为一失种好的方法。《赵普》截取了主人公一生中的两个细节:刻苦读书、奏荐人才,来展示赵普好学上进,忠言直谏,刚正不阿的秉性。借助细节描写来凸现人物个性,应该成为学生写作的典范,同时要指引学生学会怎样去捕捉生活及人物的细节,积累细节,从而随时应用到创作中去。诵读欣赏重在朗读,读中品悟,读中记忆。反对死记硬背,鼓励学生运用工具书解读古诗,鉴赏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强调记忆的重要性。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要求明确观察力也是智力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力的培养,即是培养敏锐的智力。带着这样的动机,教给学生观察人物的具体方法与对策,并尝试把观察到结果写到文章中去,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展示一个人的不同方面,进而提示人物个性。个性就是特色,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特色。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可以根据“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先作模拟采访,如采访所金坛市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分析·七下-2-写,了解鲁迅“一面”给他的深刻影响;采访贝聿铭,了解其求学经历及建筑生活与风格。在些基础上,对校园、工厂、银行等单位作实地采访,做一回真正的小记者。二、单元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人物,学习照片式的构思艺术及多角度、多层次描写人物的方法;2.品析语言文字,感受人物身上散发的独特的人格魅力;3.课外阅读名人传记,了解更多名人的成长经历及精神风范;4.掌握采访人物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三、单元课时安排:(12课时)《童年的朋友》(1课时)《一面》(2课时)《我的老师》(2课时)《展示华夏文化魅力》(1课时)《赵普》(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一、童年的朋友参考教学案例个性化备课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组材的方式(构思艺术);2.品析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好处;3.借助生动的语言感受外祖母人格的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重点难点:1.照片式的构思艺术;2.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高尔基曾说过:“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一个带给我“甜蜜”般感受的外祖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反映外祖母带给我“甜蜜”感受的一个关键词。参考:温柔(温暖而柔和)。2.找出文中几次提到“温柔”,说说外祖母的“温柔”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金坛市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分析·七下-3-参考:四次:繁密而柔顺的长发、温暖而柔和的腔调、温暖而柔软的体态、温暖而快乐的内心。三、再读课文1.整体浏览全文,看作者怎样把以上四点内容有机地组合到一起的?以上四点内容,像外祖母的四张照片,以“温柔”为主线,有机地串联在一起。繁密而柔顺的长发童年的朋友温暖而柔和的腔调温柔温暖而柔软的体态温暖而快乐的内心(板书)2.这四张“照片”能互换位置吗?它们以什么顺序编排在一起?参考:不能。这四张照片的焦点分别为:头发、声音、体态、内心,它们的顺序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参考:这样安排,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表及里);也有序地展现了一个孩子在童年时代全方位地认识外祖母的过程。4.这样的结构编排给我们创作以什么启示?想把一个人物写得丰满,就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由表及里地进行介绍。四、三读课文1.以第一段为例,精读,品析作者是怎样显示外祖母“温柔”的个性的?(1)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补充:人物描写四种——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2)对外貌展开细节描写补充:细节描写的定义及内涵。头发:第一段对外祖母头发的数量之多、密度之厚、长度之长,甚至是嘴唇的模样(歪扭着),眼珠的光芒(气愤的光芒),脸部神情(又小又可笑)都做了精细的描摹。使读者一开始就对外祖母这独特的形象所吸引。2.请大家仿照刚才的做法,自选课文的其它语段,品赏作者用笔的精细,人物形象的特点。尝试用简略的语言在相关语段旁留下思考的痕迹。(圈点勾画、批注等)参考:A.2-5段:语言描写参考:声音:(1)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如: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在我的心目中,外祖母金坛市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分析·七下-4-的每句话都像歌声那样动听,并且永远刻在我的心上。)(2)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说明善解人意温柔的性格。)(3)关于奶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怕母亲知道这件事,却不是一味地袒护,也有善意的责备和批评之意)B.第6段: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参考:眼睛:(1)黑眼珠儿闪烁着气愤的光芒(这是从孩子的视角观察的,体现出外祖母因生活的艰难而流露出对生活的抱怨。)(2)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突出外祖母活泼,愉快而又充满活力。)(3)通过她的眼睛,从她的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说明外祖母的坚毅,乐观的性格影响着“我”。)动作: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批注:腰成了驼背,记载着外婆所承担的繁重劳动和生活的艰辛。把外祖母比做猫,调皮中写出了外祖母的勤劳能干,也表明了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微笑: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写出了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饱含了热爱之情。)3.朗读自选语段,用心触摸作者的运笔之妙。4.从作者精美的人物描写中,你又得到怎样的创作启示?(1)描写人物可从外貌、行动、心理、语言等多个角度开展描写。(2)对人物的某个部位或特征,如眼睛、头发、声音等可以多次描写,以加深读者对该中心人物的印象。五、四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看作者除了花大量笔墨来写外祖母,还写了些什么?参考:“我”醒来,悄悄观察外祖母,与外祖母对话,对外祖母的评价。2.这些内容对于外祖母来说,起了什么作用?参考:如果把前面的内容看成是对外祖母的正面描写,这些内容就是对外祖母的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前面的展现了外祖母的形象。3.高声朗读第7段,看我与外祖母的关系怎样?外祖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外祖母:是我的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金坛市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分析·七下-5-人。是一个肥胖、慈爱、温柔、纯朴、勤劳、坚强、乐观的人。4.结合文章的背景资料,探究文章为什么以“童年的朋友”为题?补充:背景资料。参考:在艰难的岁月,在失去父母之爱的童年,外祖母无疑就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他人”,她没有外祖父的乖戾,没有舅舅们的自私,没有母亲的冷漠;有的是对世界的热爱,对亲人的关怀,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她的善良与坚韧精神,在无意中又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朋友”是对曾经给过我甜蜜的关爱、温柔的依靠、坚强的教益的外祖母的最高评价。记得有人说过:“一个善良的母亲,有时甚至是一名坚强的英雄。”我想说:外祖母在我的生命中,扮演了外婆、母亲、父亲的角色,她更是我童年时代的一个玩伴,一个知音,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5.再度第7段,尝试背诵。六、课堂小结:综合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要把一个人物写生动,可以——(1)组材:多层面选材(2)结构:照片式构思(3)表达:多角度描写(4)表现:正侧面结合六、布置作业:尝试用学过的方法中一、二种方法,写一段你最要好的朋友的形象,字数300字左右。教学反思金坛市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分析·七下-6-二、一面参考教学案例个性化备课学习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把握叙事六要素;2.学习由远及近描写外貌,烘云托月凸现中心人物的方法;3.感受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心与影响。重点难点:1.多角度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2.借助侧面描写凸现人物个性的写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问导入同学们,你曾经有过与人一面之交的经历吗?如果,我们想请你写下来,你将从哪儿下手,怎样来写这“一面”的情形呢?让我们走进阿累《一面》,认识一个人,学习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用()打出文中佳词;2.边读边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名,并注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参考:人物:“我”、内山老板、鲁迅。时间:1932年秋天地点:内山书店环境:外面下着雨3.文章主要写了那几件事?参考:我到内山书店躲雨,我与内山老板讨价还价,鲁迅先生推荐并赠送书给我。三、外貌描写1.这三件事,正好是三次机缘,使我有幸与鲁迅先生有了一面之缘。但通常的写法,都是对“一面”写一次,但文章却突破常规,写了三次。请用——线画出三处描写的“一面”的文字,读读,看看作者抓住哪些细节来描写的,在页边作简略批注。参考:第3段——抓住体态(瘦)、年龄(五十上下)、穿着(牙黄的长衫)、举动(嘴里咬着一枝烟)来写。金坛市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分析·七下-7-第18段——抓住面色(黄里带白),体态(瘦得教人担心),头发(约莫一寸长),胡须(好像浓墨写得隶体一字)来写。第31段——同上。2.这些细节描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参考:共同点——瘦。不同点——描写角度不同第3段:远观第18段:近看第31段:细描3.这三副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编排的?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参考:由远及近、由朦胧到清晰、由粗略到精细。照片式的构思艺术。启示: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3.一个“瘦”字,体现了鲁迅什么个性特点?参考:“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窃得外国革命的火种,来照亮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瘦——突出鲁迅把整个生命贡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四、烘云托月1.然而,这些照片又是由什么纽带把它们串联起来的?再读课文,寻找其中的创作技巧。参考:内山老板的热情
本文标题: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0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