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你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请在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括号内打“√”春节()儿童节()复活节()元宵节()清明节()圣诞()端午节()七夕(乞巧节)()万圣节()中秋节()感恩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国庆节()请在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括号内打“√”春节(√)儿童节()复活节()元宵节(√)清明节(√)圣诞()端午节(√)七夕(乞巧节)(√)万圣节()中秋节(√)感恩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国庆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明清两代皇帝例行在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即“冬至郊天”,仪式非常隆重。是日,百官纷纷向皇帝进贺表,互相投送名刺祝贺。满族人则借冬至日消灾祈福,一般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亲戚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磨刀杀猪,开始祭拜“祖宗杆子”。通常在大门的东南角矗立一高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放一方形筐,内盛碎猪肠和猪腔骨拌的米饭,用以祭祀乌鸦,据说乌鸦是满族古老氏族的图腾。祭祀完毕,亲朋围坐共吃俗称“神余”的“白肉”以此求得祖宗的保佑和神灵的庇护。在传统的农历中,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民间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民间还流行“九九歌”,这首歌由于地域不同,风俗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版本。北京地区广泛传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堤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在内蒙古的边远乡村里,则唱成:“一九二九呀门叫狗,三九四九冻死狗,五九六九消井口,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而在河北的蔚县地区则流传“一九二九呀门叫狗,三九四九冻破碌碡(liùzhóu),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这些微妙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和生活习俗。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数九以后,三九四九天气最冷,此后日渐变暖,寒气渐消,温暖的春天一步步走近。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有的老人常常在冬至数九时念叨:“数九是数暖呢!”中国地方大,一乡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各地冬至当然有不同的传统吃食。苏州人冬至要喝特别酿制的“冬酿酒”。这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饮用时用锡壶放在沸水里温好,热气腾腾,香气袭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以及其他各色好菜,满满一桌,孩子们吃得酣畅淋漓、心满意足。中国地方大,一乡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各地冬至当然有不同的传统吃食。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糯米团子、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还有些地方在冬至时流行吃大葱炒豆腐、红豆糯米饭等。中国地方大,一乡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各地冬至当然有不同的传统吃食。据说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福禄寿的吉祥动物的形状,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同姓同宗者约定于冬至前后来到祖祠中,按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
本文标题:冬至主题班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0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