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汴卫〔2011〕125号开封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开封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市直及驻汴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为整合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危害,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根据省卫生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豫卫艾防〔2011〕7号),市艾防办组织制定了《开封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一一年五月十日2开封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提高开封市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根据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及《河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策略(一)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政府领导的长效工作机制。同时加大财政经费支持,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各县(区)应建立以卫生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各司其职,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二)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各级艾防办要积极协调工委、广电、教育、人口计生、民政、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宣教、家庭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关注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人群、流动人口及青少年。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三)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3服务流程,健全防治物品及时供应和合理应用制度,提高干预效果。(四)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工作常规化。各县(区)应不断扩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覆盖面,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早发现、早干预、及时随访,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促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常规化和持续开展。二、职责与分工(一)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开封市艾防办牵头,负责全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市卫生局基妇科负责全市妇幼保健系统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协调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的相关诊疗工作;市艾防办负责协调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的相关诊疗工作;市艾防办与市卫生局疾控科负责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检测的组织协调工作;市卫生局疾控科负责协调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实施;市卫生局人事和规划财务审计科负责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经费的统筹安排和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各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以艾滋病防治或疾病控制部门牵头,疾控、妇幼、医政、规财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抓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各项工作的落实。(二)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与分工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市艾滋病、梅毒相关检测的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并负责全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信息管理。承担孕产妇及其儿童的艾滋病确证试验、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工作。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本辖区艾滋病、梅毒检测的技术指导,并负责辖区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信息的搜集整理上报。2、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市级专家技术指导组,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师资培训,配合市卫生局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价,负责全市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等工作。组织经验交流和推广以及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等。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本辖区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组成本辖区专家技术指导组,开展工作督导与检查,进行人员培训,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符合本辖区情况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工作及服务流程;负责本辖区预防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信息管理,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等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汇总上报本辖区预防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信息的同时,将信息抄报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各级医疗机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结合常规孕产期保健、产科和儿童保健工作,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医疗和技术服务。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对感染的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及时转诊至定点收治机构,由定点收治机构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提供抗病毒药物、安全助产、喂养指导、儿童定期随访与检测、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婴儿早期5诊断的血标本采集及转运等服务和干预措施;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规范治疗,为其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及梅毒感染状况监测;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儿童在其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严格规范相关药品、试剂,特别是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存储和使用,保障其安全的使用和有效性。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参与并接受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继续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管理,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由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医疗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组成的县、乡、村三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增加预防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工作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完善管理制度,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三、措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当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服务流程见附件1)。(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宣传栏、张贴宣传画,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以及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学校课程、节假日专题宣传、咨询等活动,为育龄妇女、农民工、青少年及其家庭发放宣传册、小折页等宣传材料,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大众防治知识水平。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服务对象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6感染及母婴传播服务的认识和利用。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帮助其制订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指导其正确避孕、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和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实行首诊负责制,结合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同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服务,明确感染状况,尽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能够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可获得干预服务。1、检测前信息提供。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对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艾滋病确证试验,尤其要确保临产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以便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2图2和图3)。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两类。采用其中一类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3)。为孕产妇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机构要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乙肝病毒病原体和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3.检测后咨询。7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咨询服务。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避免危险行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为检测结果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三)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加强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服务。针对孕产妇综合状况及疾病感染程度,提供喂养方式指导、心理支持、家庭防护等方面的指导。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1.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将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转诊至各级妇幼或妇产定点医院,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免费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在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前,应当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症状观察、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并对孕产妇的感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临床分期,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病毒用药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方案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Ⅰ期或Ⅱ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8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方案见附件4。在应用抗病毒药物前和用药过程中,应当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持续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孕期每3个月和产后4~6周各进行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同时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和孕晚期各进行一次病毒载量的检测,观察并评价孕产妇的病情,并提供必要的处理或转介服务。2.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艾滋病感染孕妇及其家人提供充分的咨询,告知住院分娩对保护母婴安全和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重要作用,帮助其及早确定分娩医院,尽早到医院待产。各级定点妇幼或妇产机构应当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的会阴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损伤性操作,减少在分娩过程中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几率。3.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各级定点妇幼或妇产机构应当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倡人工喂养
本文标题:汴卫(2011)125号-关于印发《开封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1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