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2011年,注定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井喷的一年,这不是Leo哥胡吹,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所致,不喷不行!天时:我们正处于计算产业的第五个十年,从1)60年代的大型机、2)70年代的小型机、3)80年代的个人电脑、4)90年代的桌面互联网到5)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移动互联网;过去有人说这第五个十年起始于日本的i-Mode,随后在中国带来了SP的繁荣,但我更愿意把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定义为2007年(这就是移动互联网2.0的开始),因为那一年Apple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移动互联网变革,都始于那神器的问世!从2007年算来,2011年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第5个年头,前面4年的铺垫为随之而来的井喷做足了准备,技术的准备、用户的准备、资金的准备、产业链的准备。这里挑几个重点的说:1)移动云计算平台及技术、2)移动传感器技术物联网范畴、3)智能手机平台、4)移动应用商城、5)移动社交平台、6)触摸及语音等人机交互技术、7)移动支付平台、8)移动IP网络通信技术、9)增强现实技术及平台...等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储备,它们将在这个十年大方光芒,而2011年就是井喷的拐点!地利:桌面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并不领先,但是也并未落下,基本上和美国一前一后紧相随;虽然我们的创新变革能力不及硅谷,但是山寨(此处用作褒义词)复制能力全球第一,这种能力锻炼了整个产业、培育了大批用户、积累了巨额财富;凭借这些积累,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第一的移动互联网消费市场!这里还有几处细节:1)中国的手机用户保有量超过美国,但渗透率却不及美国。说明中国的移动用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中国的手机用户收入水平不及美国,但是消费冲动性却超过美国。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消费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3)中国用户在手机更新换代频率方面一直超越美国,这成就了更大规模的终端消费市场!人和:移动互联网井喷需要几类人的贡献,今天,他们都准备好了:1)用户:一年比一年更给力;2)资本:一年比一年更疯狂;3)运营商:江湖大佬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不得以放下身段礼贤下士/草根;4)手机品牌商:同质化严重到空前的程度,从渠道竞争走向整合能力的竞争,积极笼络草根创业者;5)互联网巨头:开始臃肿,疲于不停的抄袭以及微创新,再无革命性产品的问世,被迫开放平台拥抱草根创新;6)草根创业者:一年比一年更风光!-Page1of26Note:本文档内容由移动2.0论坛创始人王利杰Leo原创,欢迎转载,转发,转帖,作者微博地址:作者简介:-Page2of26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本文名为“启示录”,所以是希望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战略布局”来给各位从业者一些“启发”。为了节约大家的宝贵时间,那些毋庸置疑的定论我也不再废话了,重点从大家可能疏忽或者不愿意相信的角度来演绎产业的明天。不过,不论是巨头还是草根,今天都没有人能预料明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对整个产业做一个概括性的了解,然后结合自己熟悉的细分领域确定今后的行动方向。或者,对于那些草根创业者来说,就是“找个细分领域投下自己的赌注”!本文分为三大部分:1)首先,我们分析几个重要的技术趋势和平台的发展演进;2)接着,我们分析一下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战略布局和动作;3)最后,结合前面的分析,给大家一些创业方向的参考。备注:本文内容免费发布,对内容质量及可能的误导给您带来的损失概不负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与君共勉!Note:本文档内容由移动2.0论坛创始人王利杰Leo原创,欢迎转载,转发,转帖,作者微博地址:作者简介:-Page3of26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第一部分:技术趋势//快速链接:1)无线连接、2)智能终端、3)社交服务、4)网络通信、5)云计算、6)人机交互、7)物联网、8)移动支付、9)增强现实一、无线连接无线化的发展从广义上讲已经不再局限于我们热衷探讨的3G、4G或者WiFi等集群式无线网络,还要包括移动终端之间的点对点无线连接,包括红外、蓝牙、Zigbee、NFC(RFID)甚至GPS等任何不需要物理链接即可实现信息交互的无线通信技术。1)无线网络的普及以及WiFi的无处不在;2)运营商在竞争和数据业务发展需要的情况下,数据资费套餐正在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所以移动互联网消费的技术门槛和价格门槛正在消失,以上这些都不需要在这里反复强调!Bluetooth技术不足为奇了,基于Bluetooth的配件和应用也不计其数。但可以预料的是iPhone5以及新一代的Android,WindowsPhone7等高端智能手机都会把NFC增加为标配技术/芯片,这也是本文要提出的“第一个”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标配了NFC的智能手机结合无处不在的3G网络和WiFi接入会给产业带来什么蝴蝶效应?//备注:为什么NFC会成为标配本文后面都会有解!5)基于NFC手机消费相关功能的社交网站第三方应用涌现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首先:NFC芯片及技术标准提供商会直接受益1)NFC手机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2)NFC读写终端(交易终端)生产商3)NFC读写终端的铺设及运营服务提供商其次:第三方支付平台会获益1)Paypal等帐户可以与手机的NFC绑定实现“线上线下”消费2)Paypal,Alipay等将推出各式NFC钱包/卡/手机挂件3)Paypal,Alipay等将支持“透支消费”-“信用卡2.0”?4)不发行实物银行卡,单凭手机NFC绑定便覆盖年轻用户市场接着:基于NFC的会员卡、代金券、折扣券等服务繁荣1)NFC可用于门禁卡、考勤卡、会员卡的发行、使用和管理2)NFC可用于消费代金券、优惠折扣券的发行、使用和管理3)所有与身份和消费相关的服务都可以通过NFC手机整合管理最后:基于NFC的移动应用服务涌现1)NFC手机之间可实现电子名片的交换、管理和自动更新2)NFC手机读取带有RFID标签的广告、名片、杂志等的附加信息3)NFC手机之间可以实现朋友之间或者与小商户的小额付款4)NFC手机可在地铁/便利店等消费并在手机实时查询管理及分享Note:本文档内容由移动2.0论坛创始人王利杰Leo原创,欢迎转载,转发,转帖,作者微博地址:作者简介:-Page4of26上图:三星NexusS,第一款内置NFC的Android手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二、智能终端虽然早期的Symbian、WindowsMobile、Palm、RIM等系统也称之为智能手机,不过我更愿意把2007年iPhone发布之前的智能手机时代称之为1.0时代,那时的智能操作系统(SmartPhoneOS)还很不完善,芯片处理能力、网络接入速度、人机交互方式以及应用和内容都十分“不给力”,那个年代的智能手机和装载了Java虚拟机的功能手机其实没有太大区别!Apple的iPhone确实颠覆了整个产业对智能手机的定义,重新“发明”了手机,以至于随后Google收购并向整个产业发布的开放式移动OS平台Android在多个方面(尤其是人机交互)也一直在学习iPhone的iOS系统。随着厂商们纷纷加入Android的OHA联盟并逐步加大Android手机研发和生产投入的时候,智能终端的2.0时代到来了。2.0时代的智能终端芯片处理能力、网络接入速度、人机交互方式以及应用和内容服务都非常“给力”,甚至还搭载了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模块,配合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和千万创意的应用程序,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无所不能”,现在缺乏的反而是我们的想象力!//备注:在iOS和Android的刺激下,微软的WindowsPhone7、诺基亚和Intel的Meego等新平台相继问世,还有RIM的Blackberry,HP的PalmOS,诺基亚的Symbian,高通的BrewMP也开始新瓶装旧酒,频繁升级改造,产业并购和整合不断,好戏正在上演!Note:本文档内容由移动2.0论坛创始人王利杰Leo原创,欢迎转载,转发,转帖,作者微博地址:作者简介:-Page5of263)有交互式屏幕的地方就有可能有AndroidNote:本文档内容由移动2.0论坛创始人王利杰Leo原创,欢迎转载,转发,转帖,作者微博地址:作者简介:-Page6of26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2011年的智能终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同质化严重(或者说Android化严重)”,而除了Android和iPhone之外的智能终端发展愈加不被看好。这就引出本文要提出的“第二个”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Android成为第一大智能终端系统会给产业带来什么样的蝴蝶效应?首先:是硬件厂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1)硬件配置以及制造/销售/运营成本的比拼2)整合传感器等附加芯片方面的激烈竞争3)云计算基础应用平台的研发及整合4)第三方应用服务和内容服务的集成及整合其次:是移动应用开发平台的相对统一1)Android版本的分裂将会逐步得到改善2)基于HTML5的Webapp会逐步替代原生应用接着:是用户体验的一致性传承1)不同品牌的Android手机有相通的交互体验2)Android手机和iPhone平分天下,触摸屏一统江湖最后:Android平台成功渗透到更多领域1)车载多媒体终端也会插入SIM卡联网并搭载Android2)AndroidPad市场会成规模发展(尤其是3.0以后的版本)看视频过去将来我想,他们确实没必要开发一个底层的OS,不过他们确非常有必要基于主流的开放OS搭载一个自己的“移动平台”取缔“中间件平台”,面向上层的第三方应用开放丰富的SNS接口!在互联网领域一直有“赢家通吃”的说法,每个细分领域只有老大没有老二;在社交网络(SNS)领域,这个说法被更加“发扬光大”,社交网络的“关系聚集效应”导致用户只愿意去朋友们都去的网站,这就是Facebook,QQ等当今SNS巨头的先发优势!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认为手机通讯录是用户天然的“关系网”,可以借此发展出一个新的SNS网站,取缔现有的SNS。这个想法让Facebook和QQ等社交网络巨头又惊又喜;惊的是担心别人抢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三、社交服务社交服务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前面是门户和搜索引擎);社交服务在PC互联网的价值看看还未上市的Facebook的估值就知道了(500亿美金);那么社交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该有什么价值表现?听说过Tencent在研发移动操作系统吧?听说过Facebook研发移动操作系统吧?不过,他们都出来辟谣了,我们到底该相信坊间传闻呢?还是官方说法呢?Note:本文档内容由移动2.0论坛创始人王利杰Leo原创,欢迎转载,转发,转帖,作者微博地址:作者简介:-Page7of26Facebook基于Android等的“移动平台”推出会给产业带来什么样的蝴蝶效应?社交应用SNS&其他应用中间件/Middleware操作系统/OS芯片/Chipsets操作系统/OS芯片/Chipsets占了先机,喜的是如果自己借助已有的优势拔得头筹,那么未来的围墙将更加坚固!这就引出本文要提出的“第三个”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移动应用/Apps社交网络平台/
本文标题: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5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