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五、表意不明1.歧义歧义是指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⑴、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⑵、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或“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实例解析:⑶、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或“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⑷、我要炒肉丝。“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⑸、饭不热了。“热”是动词,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⑹、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⑺、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省去一个“的”字,造成歧义。可理解为“大家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一事气愤”或“对护林员揭发这个问题的行为气愤。”2、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出现的代词在指代对象上不明确。特殊提示:在句子中出现“这”、“这样”、“那”、“那样”、“此”、“他(她或它)”、“他(她它)们”等代词时,我们需确认一下它们所指代的对象是否明确。⑴、忠王李秀成临刑时是不是表现得很勇敢呢?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样。实例解析:“这样”指代的对象不明确⑵、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自己”指代的可以是我或老师⑶、小明和小华走在上学的路上,他让他走快点,不然就要迟到了。两个他,不知道哪个他是小明哪个是小华,这就是指代不明了。⑷、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自己”是代指“我”还是“老师”,指代不明⑸、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句中的“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对象不明,既可以理解为“我”,也可以理解为“你。⑹、电影《爸》上映以后,王小名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其”不知是指电影还是同名小说3、费解表意不明了。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实例解析:⑴、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⑵、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从字面上看,好象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⑷、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今年截止到现在到杭州观光旅游的人数差点不到九十万零六千人。⑸、今年一年到杭州观光旅游的人数现在就差点不到九十万零六千人,而去年一年到这里看钱塘潮的总人数仅为十六万八千人。1、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2、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3、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4、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5、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6、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7、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8、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也可以一直修饰到“钱钟书先生或女儿钱瑷”整个内容,有歧义)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a“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表意不明。有歧义和重复,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9、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10、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11、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12、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义,“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句意不明。有歧义,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还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表意不明确。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13、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14、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15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16.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表意不明,“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有歧义,究竟是“我”还是“你”,可以在“还是”前加“你”。(“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一个”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也可以修饰“木材加工厂”)
本文标题:表意不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89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