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巴尔扎克(1799-1850)“拿破仑用剑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我是粉碎障碍的专家”——巴尔扎克勃兰兑斯论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绪弗斯的形象。《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分册,第187页,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奥诺瑞·巴尔扎克生于1799年法国杜尔城的中产资产阶级家庭。其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发迹的商人。1844年全家迁往巴黎,1816年进法律学校;1819年不顾家庭反对从事文学创作;1825-1828年从事出版和印刷事业,失败,债台高筑达10万法郎,相当于现在的三、四百万法郎。1832年2月开始与韩斯卡夫人书信往来,1841年11月韩斯伯爵病逝,1850年3月14日在乌克兰与韩斯卡夫人举行婚礼,5月病倒,8月17日病逝。一、巴尔扎克生平与创作简介中产阶级家庭巴尔扎克于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西部工商业名城都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出身农民,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暴发户,跻身于资产阶级。老巴尔扎克爱慕虚荣,于1820年在自己的平民姓氏上加上“德”(De)字,以示贵族身份。他50岁时与18岁的银行家的女儿结婚。他们有很大的差异,但共同向往贵族社会,相信个人奋斗。巴尔扎克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缺失母爱巴尔扎克的母亲很专横,冷酷地拒绝孩子们任何情爱的表示。从7岁到13岁,他被送到旺多姆的教会学校读书,6年中他只回过一次家,母亲只去看望过他两次。童年所受到的忽视,他终身难忘,他说:“我从来不曾有过母亲。”他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还说:“她是一个妖精,同时又是妖精般的怪人……我母亲就是给我的生命降落一切灾难的根源。”(司蒂芬·茨威格:《巴尔扎克》)渴望光荣巴尔扎克一生渴望光荣,当他20岁从索尔本学院法学系毕业之后,他没有去做律师,却选择了当作家的自由职业,发誓要作“文坛的国王”。为了不依赖家庭,他冒险做了投机商人,最初做出版人。接着开办印刷厂和铅字铸造厂,他没能发财,却背上了近6万法郎的债务,陷入极度贫困之中。这6万债务中,有4万是欠他母亲的。这笔钱迟迟未还,他母亲也从未勾销。为还债写作巴尔扎克对金钱又是爱又是恨,显然他从母亲那里获得了某种遗传基因。1837年巴尔扎克办的《巴黎纪事》报倒闭,使他的债务高达10万法郎,到他逝世前3年,已经欠下21万法郎的债务。终身受着债主们的追逐。为了还债,他开始了《人间喜剧》的写作。创作严谨巴尔扎克对创作从不肯敷衍了事。一部小说,他总是反复修改多遍,以致他的小说清样,从来没有干净过。他宁可少得稿酬,也坚持修改,决不草率从事。1840年,他写了一个中篇小说,花了6个月的时间给人物取个合适的名字,Z·马卡。读者巴尔扎克生前收到12000多封信,这些信大都来自热心的女读者。巴尔扎克崇拜女人,而且有一种从来没有完全满足过的爱情需要。他只和有钱的女人建立情感联系,直言不讳地要妹妹替他找有财产的女人,以便替他还债。巴尔扎克的女友都是比他年长的贵族妇女。柏尔尼夫人巴尔扎克最重要的女友是柏尔尼夫人,她比巴尔扎克的母亲还大一岁,柏尔尼夫人既是情人又是母亲。她在经济上给予巴尔扎克很大帮助,也是她向巴尔扎克提供了许多大革命时代的写作材料,她鼓励起巴尔扎克的自尊心,使他免遭堕落。巴尔扎克承认,“她是我的母亲、朋友、家园、知己和顾问,她使我成为作家,她给予我在青年时所需要的同情心……没有她,我无疑早已死了。”韩斯卡夫人1832-1850,18年的书信来往,5个月的婚姻生活。“我既不曾有过幸福的青年时期,也不曾有过繁花盛开的春天,但是我将会有最灿烂的夏季,最温暖的秋天。”(巴尔扎克)婚后100天,这位文学巨匠与世长辞,终年51岁。雨果和大仲马等作家参加了巴尔扎克的葬礼,雨果在葬礼上致悼词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活在5万杯咖啡上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从半夜到中午写作,从中午到下午4点校对校样,5点钟用餐,5点半睡觉,到半夜又起来工作。他每天必须写出16页的书,修改和校对时间除外,3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10个笔尖。写作时他穿着教士的袍子,点上7支蜡烛,桌边是一杯提神的黑咖啡。宗教观巴尔扎克不信教,却又大力鼓吹宗教,把宗教作为改变社会,克服罪恶的出路和手段,因而他宣扬宗教。这是他的改良主义立场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宗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基督教告诉穷人容忍富人,告诉富人减轻穷人的苦难。”文艺观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生活他公开承认自己和司汤达属于同一文学流派,要求作家“照世界原样表现世界”(《贝尔先生研究》)。他在《〈驴皮记〉序言》中说:“作家应该熟悉一切现象,一切感情。他心中应有一面难以明言的把事物集中的镜子,变幻无常的宇宙就在这面镜子上面反映出来”。他提出:“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主张用典型表达人物和事件他认为小说写的是“人与生活”,小说创作的中心是塑造人物形象。为此,他计划在《人间喜剧》中写一个时代的两三千个出色的人物。对于表现人物的方法,他说:“不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人间喜剧》前言)“典型这个概念应该具有这样的意义,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他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人类的样本。”(《〈一桩无头公案〉初版序言》)二、《人间喜剧》的创作①受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影响巴尔扎克研读司各特,看到他的历史小说隐藏着一套完整的哲学,同时他也发现司各特作品缺少系统的有机联系。尽管他写的都是历史小说,但是“他没有想到把他的人物联系起来,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其中每章都是一部小说,每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司各特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就是要以系列小说的形式,编制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1、构思来源②受动物学家居维叶·圣伊莱尔的“统一类型”说的影响。动物学家圣伊莱尔提出“统一类型”说,把动物分类。巴尔扎克就此提出“社会和自然”“相似”的意见,认为人类和兽类一样,也可以划分不同类型。他想把自己的小说统一成一部大书,人物有不同的分类。③受但丁《神曲》书名的影响但丁《神曲》的原名是“神的喜剧”,巴尔扎克受到暗示,选定了《人间喜剧》这个名称作为总书名。1840年底,巴尔扎克在给一位出版商的信中首次提出说:“《人间喜剧》将是我的作品的总名称。过去已发表的只是其中的片段而已”。直到1842年4月,他在报纸上登出了广告,正式启用《人间喜剧》的名称,同时,在第一卷中刊出了纲领性的《人间喜剧》前言。《风俗研究》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归入此类的作品最多,构成《人间喜剧》的主体。《分析研究》通过富于哲理和幻想的情节,挖掘和阐明社会弊病的根源。代表作:《驴皮记》、《红色旅馆》《哲学研究》是对社会原则的讽刺性探讨。代表作:《夫妇纠纷》、《结婚生理学》2、《人间喜剧》的分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人间喜剧》1.私人生活场景:《高老头》《夏倍上校》《苏城舞会》《30岁的女人》《禁治产》2.外省生活场景:《欧也妮·葛朗台》《古物陈列室》《幻灭》《幽谷百合》《于絮尔•弥罗埃》3.巴黎生活场景:《纽沁根银行》《贝姨》《邦斯舅舅》4.政治生活场景:《恐怖时代之轶事》《一桩神秘公案》《阿尔西的议员》《现代历史内幕》5.军事生活场景:《朱安党人》《沙漠里的爱情》6.乡村生活场景:《乡村医生》《农民》《风俗研究》的六大场景也称人物重现法,就是让同一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重复出现,即在多部小说中写他们的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人物在每部作品中都有一段经历,几部作品联系起来就表现了这个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通过人物的再现,巴尔扎克把自己所有的各个独立的作品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间喜剧》成为一部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的法国社会风俗史。3、人物再现法人物再现有多种形式:一是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些重要人物往往出现过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他们的不同经历,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这是一种主要的再现手法。二是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说明小说所发生的事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而这些事例都散见于其他小说之中,作者把人物和事件都一一排列出来。三是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把小说人物的性格作一对比,而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说中出现的。《高老头》的人物出场《高老头》写于1834年,这是他计划写一部大书后的第一部作品,《人间喜剧》中的许多重要人物都第一次登场上台了,几乎有30多人出场,以后又继续活在其他小说的环境里,他们的性格和社会地位也随之改变,升迁沉沦。《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为他的人物系列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上百的悲剧从这儿开场,每出悲剧都是一个杰出的里程碑。拉斯涅蒂的再现描写:拉斯涅蒂在《高老头》中是一个串连情节的主人公,曾是一个清白、有抱负的青年,虽然满怀野心,但良心还未泯灭。以后他在《纽沁根银行》中,心黑手狠,通过机会和手段,他挣到了一份有大宗嫁妆的婚姻,开始在政治交易场上钻营。在《轻佻的女人》(1839)中,他爬到了副国务秘书的职务。在《无知无识的喜剧演员》里,他摇身变成了具有伯爵爵位的部长。作为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家,金融寡头的代理人,他每年有30万利佛尔的收入,这时他已经没有良心可言。在《阿尔西的议员》中,他抛弃了旧情人纽沁根太太,娶了她的女儿。他还在《贝姨》中出现,作为于洛女婿的证婚人。在《小资产者》中也出现。不论他在社会的哪一级台阶出现,他都信奉当年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人生哲学。伏脱冷的再现描写:伏脱冷在《高老头》中是一个被追捕的逃犯,他洞悉人生,给拉斯蒂涅上了绝妙的一课。在《幻灭》中,他摇身变成了西班牙教士,在《贝姨》中,他由罪犯变成警官——巴黎警察厅的处长。他的发迹是作者对司法部门的挖苦和讽刺。4、编年史小说艺术和司汤达的传记小说相反,巴尔扎克不为某个人物立传,他采用历史记事的方法,截取众多人物的生活阶段和生活侧面,按年代叙写他们的生活,编排好他们在不同小说中,性格变化和命运变迁,如同编年史一样,记载下人情风俗史。恩格斯则直接称他用编年史方式逐年记下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生活(1816-1848)。例如《邦斯舅舅》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交待故事发生的历史时间:“1844年10月,有一天下午3点光景,一个60多岁而看上去老得多的男人,在意大利大街上走过,……”“那过路人的服装,连某些小地方都十足保存着1806年代的款式……”“1844年上还看到一个穿斯宾塞的男人,岂不像拿破仑复活了一下吗?”“远在1802年亚眠安和会之前,这英国人就把大氅的问题给解决了……”5、典型的环境描写《高老头》开卷用全书五分之一的篇幅写伏盖公寓,从外形写到内部陈设,从院坝写到室内,从底楼写到顶楼,作家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然后才引出其中活动的人物,进入情节叙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这种先写环境后写人物的手法,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环境塑造个性和改变个性。伏盖公寓是巴黎下层社会的真实再现。这个下等公寓坐落在偏僻的角落,外表恶俗不堪,街面上石板干燥,沿着墙根长满了草。屋子死沉沉的,墙垣全带几分牢狱气息。伏盖公寓的后院,猪、鸭、兔混在一起,院子地上有堆木柴的棚子,下面淌着厨房洗碗池流出来的脏水。伏盖公寓客厅:底楼客厅有一种“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叫人发冷,吸在鼻子里潮腻腻的,直往衣服里钻;那是刚吃过饭的饭厅的气味,酒菜和碗盏的气味,救济院的气味。”鲍赛昂子爵夫人府邸鲍赛昂子爵夫人府邸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写照。府邸院子里停着华丽的马车,门房穿着金镶边大红礼服。楼梯是
本文标题:巴尔扎克及《高老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2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