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
1单元总结与提升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1.易错字音嘶哑(yǎ)腐(fǔ)烂悲愤(fèn)荇(xìng)藻蝼(lóu)蚁干瘪(biě)驳(bó)船簇(cù)新胚(pēi)芽虔(qián)信慰藉(jiè)瞰(kàn)望黝(yǒu)黑颤(chàn)抖2.易错字形喉咙坟墓灰烬锦幛蓬蒿淤滩隧洞晨曦憔悴蘸水3.多音字着zhāo(着数)zhuó(着陆)zháo(着急)zhe(沿着)折zhē(折腾)zhé(折断)shé(折本)藉jiè(慰藉)jí(狼藉)挣zhēng(挣扎)zhèng(挣钱)4.形近字嘶(sī)嘶哑撕(sī)撕破厮(sī)厮打墓(mù)坟墓幕(mù)幕布暮(mù)暮春怒(nù)怒火恕(shù)宽恕镶(xiāng)镶嵌攘(rǎng)攘除壤(rǎng)土壤惦(diàn)惦记掂(diān)掂量踮(diǎn)踮脚蒿(hāo)蓬蒿篙(gāo)竹篙1.设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比喻: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3.对比: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4.排比: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象征:《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悲愤的河流”象征着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激怒的风”象征着人们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21.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2.有关爱国的俗语:舍命才算真豪杰,爱国方成大丈夫。3.有关爱国的诗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爱国诗人,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出名,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等。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作品有《舟子的悲歌》《天国的夜市》等。3.《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因发表《雨巷》一诗而名声大振,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作品有《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二、单元检测卷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12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纤(qiān)夫腐(fǔ)烂蝼(lóu)蚁蘸(zhàn)着B.淤(yū)滩簇(cù)新黝(yōu)黑瞰(kàn)望C.喷(pēn)薄晨曦(xī)隧(suì)洞折(zhé)断D.迷惘(wǎnɡ)虔(qiǎn)信蜗(wō)行蹂躏(lì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嘶哑篷蒿憔悴干瘪B.灰烬锦幛疲惫慰藉C.晨曦镶嵌笑蜗富饶D.驱逐蝼蚁喉咙坟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C.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4.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3C.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D.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5.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粒种子,在短暂的写作生涯中,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B.纪录片《记住乡愁》,用故事的形式,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展示了出来。C.有了“互联网+”,“一带一路”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D.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不断教育世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6.对下面这首小诗的修辞手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只要明天还在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A.诗中“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惧黑夜、喜欢太阳的心情。B.“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喻成“沙漠中的绿洲”,生命成了希望的载体,表达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C.“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相信困难终将过去,明天会更加美好的信念。D.“我就不会悲哀”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这是诗歌中常见的反复修辞手法。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追求。7.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8.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114分)(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①古稀②垂髫③不惑④花甲⑤弱冠⑥而立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3分)座位排序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美文理语序】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吉米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将序号写在横线上。(4分)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开班会拟标语】九年级(6)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邀请吉米参加。吉米想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副宣传对联。请你帮帮他。(4分)二、阅读(34分)(一)课内诗歌阅读。(12分)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5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9.诗歌中提到了“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这些意象共同代表的是什么?(3分)10.找出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看看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11.试分析本诗中所运用的对比手法的效果。(3分)12.本诗末句“那里,永恒的中国!”中的“那里”指哪里?“永恒的中国”在诗人心目中应是怎样的?(3分)(二)课外诗歌赏析。(6分)初春舒婷朋友,是春天了飞溅起万千银珠驱散忧愁,揩去泪水四散在雾蒙蒙的拂晓向着太阳微笑滚动在黄昏的林荫道但等着吧虽然还没有花的洪流一旦惊雷起冲毁冬的镣铐乌云便仓皇而逃奔泻着酩酊的芬芳那是最美最好的梦呵泛滥在平原、山坳也许在一夜间辉煌地来到虽然还没有鸟的歌瀑是还有寒意6还有霜似的烦恼使天地温暖如果你侧耳倾听连云儿也不再他飘五老峰上,狂风还在呼啸战栗的山谷呵友人,让我们说仿佛一起嚎啕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饶但已有几朵小小的杜鹃是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如吹不灭的火苗料峭13.阅读上面诗歌,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进行赏析。(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故乡红叶凸凹①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②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遥远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红叶的命运便很阔达了。③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④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⑤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但忙碌的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它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⑥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赶那么远的路,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⑦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草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蓦地就生出一丝羞耻。我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⑧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⑨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吗?”⑩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做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7⑪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⑫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⑬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吗?⑭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⑮从此,每到秋深,我都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⑯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着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如山里的人们。(本文有改动)【注释】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14.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要在①②两段中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0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