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练习卷(含答案)
1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练习卷金属及其化合物1.(2012海南∙14)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Ⅰ: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Ⅱ: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己知:Ksp[Fe(OH)3]=4.0×10−38回答下列问题:(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3)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过程II中调节溶液的pH为5,金属离子浓度为。(列式计算)答案:(1)2Fe3++Cu=2Fe2++Cu2+(2)回收铜Cu和Fe加盐酸反应后过滤(3)FeCl2+Ca(OH)2=Fe(OH)2↓+CaCl24Fe(OH)2+O2+2H2O4Fe(OH)3(4)c(Fe3+)=4.0×10-38÷(10-9)3=4.0×10-11mol·L-12.(2012江苏∙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②③④⑤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答案:A3.(2011广东卷∙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2答案:B4.(2012天津∙9)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晶体的路线:Cu、AlFe、AuPt①稀H2SO4,浓HNO3加热,过滤滤液1滤渣1②H2O2,NaOH调溶液pH加热,过滤滤液2滤渣2③蒸发,冷却,结晶,过滤CuSO4·5H2OAl2(SO4)3·18H2O回答下列问题:⑴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⑵第②步加入H2O2的作用是,使用H2O2的优点是;调节pH的目的是使生成沉淀。⑶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⑷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甲:滤渣2H2SO4酸浸液乙:滤渣2H2SO4酸浸液丙:滤渣2NaOH溶液滤液过滤H2SO4溶液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适量Al粉滤液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Al2(SO4)3·18H2OAl2(SO4)3·18H2OAl2(SO4)3·18H2O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不可行,原因是;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方案更合理。⑴Cu+4H++2NO3-Cu2++2NO2↑+2H2O或3Cu+8H++2NO3-3Cu2++2NO↑+4H2O⑵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把Fe2+氧化为Fe3+,该氧化剂的优点是不引入杂质,产物对环境物污染。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Fe3+和Al3+形成沉淀。所以滤液2的成分是Cu2+,滤渣2的成分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⑶第③步由五水硫酸铜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应是再坩埚中加热脱水⑷制备硫酸铝晶体的甲、乙、丙三种方法中,甲方案在滤渣中只加硫酸会生成硫酸铁和硫酸铝,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硫酸铝晶体中混有大量硫酸铁杂质,方法不可行。乙和丙方法均可行。乙方案3先在滤渣中加H2SO4,生成Fe2(SO4)3和Al2(SO4)3,再加Al粉和Fe2(SO4)3生成Al2(SO4)3,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丙方案先在滤渣中加NaOH,和Al(OH)3反应生成NaAlO2,再在滤液中加H2SO4生成Al2(SO4)3,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但从原子利用角度考虑方案乙更合理,因为丙加的NaOH和制备的Al2(SO4)3的原子组成没有关系,造成原子浪费。5.(2011山东卷∙12)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依次析出Cu、Fe、Al答案:C6.(2011北京卷∙27)(15分)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⑴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⑵C中白色沉淀是,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性。⑶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4⑷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甲大量白色沉淀乙少量白色沉淀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⑸合并⑷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答案:⑴Cu+2H2SO4CuSO4+SO2↑+2H2O⑵H2SO4还原⑶2NO+O22NO2⑷①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饱和NaHSO3溶液②甲:SO42-+Ba2+BaSO4↓,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的量⑸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7.(2010江苏卷)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222Cl+2HOCl+H+2OH通电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2322AlO2OH2AlOHO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322OH2NONO+NO+HO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233322CO+2CHCOOH2CHCOOCOHO【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A项,电解的是熔融状态的NaCl,不是NaCl溶液,2NaCl2Na+Cl2↑;B项,Al2O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盐;C项,NO2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2OH-+8.(2010全国卷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将铜屑加入3+Fe溶液中:3+2+2+2Fe+Cu=2Fe+Cu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O+8H=3Fe+4H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2++332Fe+4H+NO=Fe+2HO+NO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322Fe+6H=2Fe3H59.(2010上海卷∙21)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0.1mol·L-1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答案:BD10.(2010山东卷∙29)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a.NH3b.CO2c.NaOHd.HNO3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为____。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_。(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______。(3)利用右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___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_。答案:(1)①2Al+2OH-+4H2O==2Al(OH)4-+3H2;c②2Al+3H2O-6e-Al2O3+6H+;因为Al3+和HCO3-发生了互促水解;Al3++3HCO3-==Al(OH)3↓+CO2↑(2)阳极Cu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3)N牺牲阳极保护法。11.(2010广东理综卷∙32)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以-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6Li2SO4、LiOH和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12.7g和1.3g.(1)步骤Ⅰ前,-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步骤Ⅰ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_____________(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3)步骤Ⅱ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4)步骤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5)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答案:(1)加快反应速率(2)石灰石(3)3+2+2MgFeCa、、(4)+2-3232+=LiCOLiCO(5)NaOH。12.(2010安徽卷∙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提出假设]假设1:Fe1+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3+,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7①②……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思考与交流](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答案(1)ade(2)Fe3++Ag=Fe2++Ag+(3)①将银镜在硝酸铜溶液中(4)同意4Fe3++6H2O+9Ag+3NO3-=4Fe(OH)3+9Ag++3NO解析:本题第(1)小题是考查学生实验,最后2小题具有较大的开放度。13.(2010福建卷∙25)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
本文标题: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练习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1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