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海南大学关于修(制)订2005级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1—附件一:海南大学关于修(制)订2005级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贯彻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作会议和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提出修(制)订本科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并将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于培养方案中,使新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在拓宽专业口径、课程整合优化、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在体现各学科专业的特色上更上一层楼,形成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二、基本原则1、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原则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健康等方面的关系。要培养学生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又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本领;既有健全的—2—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又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质,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要强调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改变本科教育内容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构建起可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3、要充分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培养方案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制订整体优化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时,首先要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全面考虑各门课程、各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要整合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瞄准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的要求进行整体—3—优化。对于同类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要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和协调。第三,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第四,要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途径,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4、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体现在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反映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多样性体现在各高等学校制订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反映各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了适应海南特区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要深入地研究所办专业在21世纪特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各专业的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办学历史与条件、服务面向等实际情况,科学地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努力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反映在培养方案之中,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个性差异,通过柔性设置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科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逐步减少认识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4—外教学的关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6、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外语运用能力要积极引进国际高水平大学教学内容和优秀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增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要创造条件积极实施双语教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使用双语授课的课程应达到较高的比例。三、基本框架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由四个模块,二个环节构成。全校公共基础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外奖励学分环节,其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全校公共基础必修课通识教育课模块全校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模块基本框架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课组限选课专业选修课模块专业任意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外奖励学分环节1、通识教育课模块由学校统一开设,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公共基础必修课模块是指面向全校各专业并要求每位学生必—5—须学习的课程,是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中的一些课程开出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课程,各专业可按照本专业培养要求指定修读。公共选修课模块是指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所开设的课程。学生可在全校开设的所有公共选修课程中按类选择。各学院要积极开设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学院教师要引导学生选修不同类型的选修课。2、学科基础课模块由学院统一规划,是指专业目录中学科门类下的各专业必须掌握的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该学科门类中各专业的学生均应修读的课程。各学院应根据情况使同一学科大类的各专业尽量设置相同的学科基础课,尽量打通开设。3、专业基础课模块是本专业主干学科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该专业中各专业方向学生均应学习的课程。4、专业选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包括专业方向课组限选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组限选课是指在一个专业内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的不同的课程组,各专业要根据培养要求开设2个以上的专业方向课组,供学生选修其中的一组或两组。专业任意选修课是指为加深知识和拓宽知识面所设置的本专业和跨专业的课程,各专业应开出足够多的专业任意选修课供学生选择。—6—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基础上,明确各个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在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认真、严谨、诚信和合作精神。各专业应确保每项实践环节均有明确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6、课外奖励学分环节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方案中,主要指课堂以外的科技与学术活动、学科竞赛、校园文化活动、体育比赛等。学生在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果通过《海南大学关于奖励学分的若干规定》予以认定学分,该学分可抵第一课堂的任意选修学分。四、最低学分设置与学分计算本科各专业的总学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应按照《海南大学本科教育学分制条例》(第三次修订)安排。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最低毕业学分一般为:自然科学类不少于175学分(课内学分不少于150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25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不少于170学分(课内学分不少于150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20学分),其中艺术类专业不少于165学分(课内学分不少于140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25学分)。辅修专业最低学分30学分,第二专业最低学分50学分。每学年分为两学期,一般每学期授课17周,复习与考试2周。四年制本科前4学期为基础阶段,课内学时大致控制在每周—7—24学时,后3学期课内学时大致控制在每周20学时,第8学期周学时视情况安排,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的时间和质量,一般不安排跨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各专业课程总学时数原则上应控制在2500学时左右。学分计算通常与周学时相对应,原则上规定理论课程约17学时计1学分;单独开设的实验课、体育课、上机约34学时计1学分;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每周计1学分。学校公共选修课模块学分要求是: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选修艺术类课程的学分不少于2学分,选修文科理工科交叉类课程的学分不少于4学分;艺术类专业学生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分不少于2学分,选修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学分不少于4学分。五、基本格式1、业务培养目标2、业务培养要求3、主干学科4、主要课程5、双语教学6、主要专业实验7、修业年限8、授予学位9、学分要求—8—10、有关说明11、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总表1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13、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14、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15、第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六、新修(制)订的本科培养方案从2005级执行。
本文标题:海南大学关于修(制)订2005级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1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