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企业管理】tcl假账风波缘起高层内斗
TCL假账风波缘起高层内斗?TCL有两大利润支柱,一个是彩电,一个是手机。这两大支柱背后站着两个人,他们是李东生和万明坚。在TCL集团,李东生是董事长,万明坚是分管手机业务的董事。在TCL国内上市公司——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万明坚是董事长,李东生是副董事长。两人创造了TCL的辉煌,也成为2002年TCL故事的双主角。而假账风波的出现,正是这个故事的高潮……TCL假账风波2003年4月3日,TCL集团给本刊编辑部发来一纸声明,这份标题为“对有关传媒报道失实的回应”的声明全文如下:3月29日,我集团公司控股企业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关于对公司2000年度会计报表所反映问题进行整改的报告》。部分媒体对该报告的误读,特别是据此引申出“财务造假”及“内部犯罪”一说。这类报道违反事实,对TCL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近期,不少媒体来电询问此事,我集团公司现做出以下回应:首先,TCL通讯公司2000年财务会计资料不存在造假的情况。会计处理和会计估计不当,属于对会计准则理解的偏差造成的,将其推断为“财务造假”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严重误导公众并对我集团造成伤害。其次,TCL通讯公司员工并无报道中所称的犯罪行为。部分媒体报道TCL通讯公司“内部犯罪”一说是对公告的严重误读,TCL通讯公司对所属营销网络员工违反内部制度的处分与公告中提及的会计差错并无任何关联,而且这些员工已经被证实没有犯罪行为。再次,TCL通讯公司2000年会计报表中的差错已在2001年年报中主动进行了追溯调整。部分媒体将其误读为近期发生的事情。另外,部分媒体把此次公告与TCL集团内部正常的人事调整联系在一起,属于主观臆测。我集团的人事调整是出于对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与TCL通讯公司的整改没有关系。这份声明显然是针对3月底国内传媒纷纷报道TCL的国内上市公司——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通讯”,深圳上市,股票代码:000542)涉嫌4952万余元的假账丑闻而来。假账风波缘于2003年1月22日,TCL通讯接到了中国证监会广州证管办下发的一则《关于责成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整改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州证监[2003]24号),证管办责令TCL通讯公司对2000年度会计报表反映出来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通知》里主要要求TCL通讯董事长万明坚就六大问题作出解释并立即整改。问题一:会计处理不当。由于提前确认未实现的销售收入、研发费用未计入当期损益、提前确认所得税返还收益、漏结转成本、少计销售费用等,导致2000年度会计报表出现虚增利润49522012元的重大会计差错;问题二:会计估计不当。由于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存在不足,导致2000年度利润核算不够稳健,2000年会计估计不当少计坏帐准备43923744元;少计存货跌价准备28133409元;少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6845224元;问题三: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问题四:对下属公司管理失控;问题五:财务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真实;问题六:会计基础薄弱,财务人员素质较差。2003年3月29日,TCL通讯发布了《关于对公司2000年度会计报表所反映问题整改报告》。报告说,2000年TCL通讯的财务造假虚增利润49522012元,公告还提及TCL通讯已将严重违反法律者移交司法机关。随着这篇报告的公布,外界对于TCL通讯“财务造假虚增利润”、“内部人员犯罪”的说法一时沸沸扬扬,事件愈发显得扑朔迷离。万明坚入主TCL通讯TCL通讯为何主动对高达近5000万元的重大会计差错作追溯调整?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新领导人上台,清理历史问题。这个新领导人就是刚上台的TCL通讯董事长——万明坚。2002年12月10日下午5时,在公司12楼会议室TCL通讯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2002年12月12日,TCL通讯发布会议公告,公司决定变更董事长人选。由现任TCL通讯副董事长万明坚担任TCL通讯董事长职务,而TCL通讯董事长李东生则改任TCL通讯副董事长职务。而李东生目前还兼任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TC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股票代码1070-HK)董事长。万明坚则兼任TCL通讯总经理一职。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身的万明坚,成为TCL通讯绝对的掌门人。对于万明坚当选TCL通讯董事长一职,TCL通讯董事会秘书林盛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仅是逐步规范上市公司运作的一个措施。林盛忠透露,按照国内上市公司的规定,原则上集团的董事长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不能是同一人,而李东生在与万明坚位置调换以前一直两边兼任,为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运作才作出了这样的调整。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双重任职,这在国际上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为加大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力度,而将其规定为禁止行为,但此行为目前仍在A股公司广泛存在。李东生以此理由去职,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而据TCL有关内部人士透露,此次人事变动与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很大联系。事件还没有结束,根据TCL公布的消息,董事长李东生因公出差未能出席2002年12月10日的会议,授权副董事长万明坚代其主持会议并行使表决权。会议由副董事长万明坚主持。万明坚成为TCL通讯董事长竟是在李东生缺席会议的情况下当选的。李东生的缺席使这本就容易让人联想的事件变得更加微妙。一路狂奔1996年下半年,李东生取代退休的张济时成为TCL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当年底,TCL完成销售额58亿元。作为家电业巨头的TCL,虽为国有企业,但国家实际却没有投入一分钱,和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型国企一样,TCL是靠政策和创业者的智慧与劳动发展起来的。产权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动力,成为李东生就任TCL集团老总以来冥思苦想的事。庆幸的是,李东生遇到了一个开明的地方政府。对于作为地方税收第一大户的TCL,惠州市的想法很简单:企业发展是第一位的。李东生事业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原惠州市副市长李鸿忠(现为广东省副省长)此时已晋升正职,他对TCL一如既往地支持,并给李东生出了两个主意:第一合法,第二不可逆转。李东生决定一搏:在企业的增量资产上做文章。TCL与市政府签订了为期5年的授权经营协议:核定当时TCL的净资产为3亿多元,每年企业净资产回报率不得低于10%。如增长率在10%—25%,管理层可获得其中15%的份额;增长率在25%—40%,管理层可得其中30%的份额;增长率在40%以上,管理层可得其中45%的份额。由于不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同时10%的增长承诺又能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这一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知晓内情的人对李东生设定10%增长率这一目标感到震惊,因为当时国企的净资产回报率平均只有3%多点,整个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也只有9%。据有关消息,5年间TCL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30%多。而TCL自己披露的数字更加夸张,5年下来TCL的国有资产增长了2倍多。地方政府除每年分红1亿多元外,年享受的税收也从1亿增加到7亿多(2001年TCL完成税收近11亿元,其中惠州当地实现7亿多)。与其同步增长的是,通过增量的分配及股权认购(1999年,TCL给员工发认股权证,鼓励员工持股,员工总计拿出1.3亿元认购股权),员工和管理层的持股达42%,管理层占25%。据悉高管层中有多人持股超过1%。在每年净增长10%这个指挥棒的指引下,TCL的多元化成为一个很自然的选择,这应该是我们看到的关于企业多元化最不容辩驳的个案,因为其理由不容辩驳——为了发展。我们看到了一个一路狂奔的TCL。遭IT重创进军IT无疑是TCL最大规模的一次转型,也是李东生深谋远虑的结果。1998年,李东生要做国际化企业的想法已经比较强烈了,但那时TCL还是十足的家电企业形象,他要在产品和企业身份方面给TCL动大手术。1998年初夏,李东生带领一帮高层在北京西山大觉寺召开著名的“西山会议”。会议有两大成果,一是圈定少壮派杨伟强做电脑公司的老总;二是提出进入信息产业的“3553”法则,即3年进行国内行业前5名,5年进入前3名。TCL与台湾致福电脑合资组建的公司很快投入生产。李东生的如意算盘是,PC的制造与彩电基本相似,利用彩电的销售网络,加上品牌优势,电脑将很快盈利。事实并非如此,PC是全球整合资源的行业,它对供应链的成本效率要求极高,TCL的传统销售网络并不适用,电脑公司又自己组建渠道,结果1999年只是打平,2000年有盈利,2001年遇上行业调整,出现亏损。李东生在PC项目上迅速赚钱的计划泡了汤。更为不幸的是,一个按“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分销”大格局构思全面进入IT的计划已跟进:1999年投资“金科”做系统集成,再投“翰林汇”做教育软件(1997年还试探性投资“开思”做ERP软件);2000年与美国LOTUSPACIFIC合资成立“上海天时”做有线电视增值服务,投“亿家家”网站,投“华大”远程教育。每个项目都在几千万元以上。李东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到2002年,TCL在IT方面的总投资约5至6个亿,在TCL所有产业的投资中,这样的前期投入恐怕是最奢侈的了。但经营总体上是亏损的,2001年约亏4000多万元,有的项目可能连资本金都快赔光了。多元化,是TCL在强烈的规模扩张和利润要求下的一种现实选择,但是,从1993年进入电工领域、1998进入PC、接着是软件、1999年进军手机、2000年进入空调等白色家电,除手机外,TCL的其他产品的利润线呈现的却是递减状态。彩电的利润日见趋薄,电工更是日落西山,白色家电刚刚起步,信息产业未能取得意想的效果,TCL在一路狂奔后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命悬手机业务。在这种背景下,TCL手机的份量在TCL变得举足轻重而且相当敏感。手机奇迹TCL手机业务的辉煌,绕不开万明坚这个人物。万明坚出生在四川宜宾山区,当地根深蒂固的帮会文化、袍哥文化沸腾在万明坚的血脉和灵魂之河,使得他豪爽、讲义气。1977年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万明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这位1991年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专业毕业的博士,于1994年加盟TCL集团。刚到TCL的万明坚给同事们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深夜还光着膀子在办公室里挑灯奋战的工学博士,发明一项接一项的科研专家。下车间当工人的时候,万明坚烙铁的焊接水平让老师傅们赞叹,后来他又当技术员,任研发部部长,成了响当当的技术难题攻克高手。再后来,万明坚则以“狂傲”著称。1999年3月,李东生批准他从生产电话的TCL通讯设备公司出来,自立门户做手机。万明坚只带了3个人(一说8个人),就放言TCL手机3年内做到10个亿,将来的利润要超过彩电。每天早上,大院里“赶超摩托罗拉”的口号震天响。集团内外没几人信他,上下一致看好的新业务是IT和网络。刚开始,万明坚的心里就憋着一口气,他买了辆富康车,集团马上就有文件下来,不准买。结果到2001年底,TCL手机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0亿。2002年3月6日,TCL集团旗下的深市上市公司TCL通讯发布公告,TCL通讯进行高层人事变动,原总经理高孝生去职,新任总经理就是原TCL移动通讯公司总经理万明坚。2002年12月11日,也就是TCL通讯发布公告宣布万明坚担任TCL通讯董事长的前一天,德勤公司公布了“亚太地区高科技成长500强”企业排名,在香港上市的TCL国际旗下的TCL移动通信以因在过去的3年中营业额增长263.3倍而荣登榜首。2003年3月24日:TCL通讯公布了2002年年报,2002年TCL卖出了623.6万部手机,增长幅度达380%,实现手机销售收入82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280%。TCL手机的净利润达到12.7亿,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292.22%。销售额和利润额均做到了国产手机第一名,仅次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1999年3月才成立的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用一连串数字向人们演绎了一个通信企业高速发展的奇迹。业绩说话业绩的好坏是企业考核其领军人物是否合格最常用的准绳,也是目前最合理的准绳。TCL也不例外。李东生能成为TCL集团的掌门人,与其创造的TCL彩电辉
本文标题:【企业管理】tcl假账风波缘起高层内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