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西学东渐”视角下的命题规律: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主要是通过引用思想家作品中的内容来分析其思想主张,概括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考查提炼信息的能力和对重要思想的理解能力考点聚焦:高考大纲课程标准1维新思想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新文化运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追踪高考县官求雨古代妇女裹脚图三、聚焦分析——重点难点焦点一:近代前期思想解放的含义问题1:根据下列图片指出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哪些精华和糟粕?县官求雨古代妇女裹足图难点分解思考:“打倒孔家店”是要打倒孔子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打倒孔子“打倒孔家店”的实际上是反对什么?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你认为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旧道德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新道德是: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你觉得这个口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积极:解放思想、推动反封建斗争消极:易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提倡“民本”与“德治”•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强调民族气节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思想解放的含义:通过向外国学习,把中国传统的专制、愚昧、迷信等思想转变为民主、科学等思想。基础知识回顾:1、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1840186018901900191519191949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2、指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四个阶段及学习内容A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B从维新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C从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D从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早期维新思想材料一: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诋铁舰为费……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汔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张之洞《劝学篇·设学》材料中张之洞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反映这一观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重温主干知识】鄙夷师夷材料二: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摘自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康有为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其主张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活动?孙中山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其主张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活动?器物政治制度材料三: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后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认识的?制度思想材料四:从受压迫的青年和受压迫的妇女——激进分子们在他们的刊物上予以全面详尽论述的话题——受压迫的劳工大众,激进分子注意焦点的这一转变结果形成了他们与劳工大众的一种新的认同……不久,年轻的激进分子们就被劝告要到劳动人民中去工作,而且他们当中有人这样做了——彭湃在海陆丰的农民中间,张国焘和邓中夏在北方的铁路工人中间,毛泽东在长沙的工人中间,还有恽代英在武汉的工人中间。──《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材料中“激进分子”指什么人?他们的政治活动有什么特点?启蒙思想(资)马克思主义(无)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学法指导:社会背景——把握“阶段特征”关注政治、经济”探究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原因【聚焦分析——重点难点】能力提升以新的史学观了解推动近代思想解放的因素1840186018901900191519191949思潮政治经济现代化文明史观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经济)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十月革命(思想、科学)启蒙思想进化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思维升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原因:A经济: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政治: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的出现与加深;新兴力量的兴起与壮大C思想:西方文明的传入,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材料1: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杀!!”……——《日落紫禁城》探究2:思想的力量(探究思想发展的实践及意义)材料2: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3:19世纪末,……康有为在《戊戌奏稿》中……要求皇帝:“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推动社会变革思想启蒙,促进觉醒结合材料以19世纪末中国历史史实为例说明思想解放的力量?推动社会生活、风俗习俗史学观:1从现(近)代化史观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开风气之先,在思想文化领域为中国的近代化谱写了前奏曲。•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场“政治近代化运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进程。•由民主共和思想指引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方面)。•民主和科学思想指引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领域的革命,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关注高考前沿运用不同史观解读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文明史观: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历程是中国由中世纪的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历程近代化史观:中国近代这一思想解放历程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向近代化迈进的历程全球史观:这一思想解放历程是中国在东西方文明碰撞后,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发展潮流,逐步融入世界的历程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带来当时西方的一些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遗憾的是,由于双方都坚持各自的宗教理念和礼仪,不能通融,清朝雍正统治时期,这次平等的对话交流无疾而终第二次的中西文明相遇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西方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各层面的文明都逐步传入我国。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冲击,这一时期的中西文明交流是不平等的,中国处在明显的弱势的一方、带有被动性。这次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转型。(摘引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P.10~13)【探究3】从整体史观(即全球史观)的角度完成中西两次文明交流对比表的内容背景双方地位内容结果第一次第二次探究3: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看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分析为什么中西方近代化历程顺序相反?•中国近代化历程:•器物变革:•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制度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文化变革:•新文化运动•西方近代化历程;•文化变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制度变革: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器物变革:工业革命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近代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化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陈旭麓史学研究的不同声音【课堂延伸】小结: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特点•1、主题:•2、内容、广度与深度:•3、方向:•4、过程: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面;从学习西方(以英美为师)到“以俄为师”的转变,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学习西方思想的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过程,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2010•全国Ⅱ高考)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如果皇帝不能为民生存着想,官府不能为民办事,人民就有权推翻它”,这实际上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A.“民主、科学”成为青年学生的口头禅•B.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盼望下期《新青年》•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D.一些书报摊上发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才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最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他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在1918年3.(2012年海南卷历史,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D.陈独秀、胡适【答案】B【解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因此,B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D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考点】维新变法思想总司令即起到了领导作用而非亲自参与,由此排除B、C选项•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B创办《青年杂志》•C发动学生运动•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五四运动之后的事情•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高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是推翻清朝统治和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制度,传播新思想,对旧制度的批判不彻底辛亥革命李大钊4.(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注意题干提及的五四运动是广义概念,这场知识最光荣的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打倒偶像要求民主,启蒙要科学,不迷信,具有理想思考判断的精神。故选D项,其他选项与材料。【考
本文标题: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1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