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课件
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的治理和开发1、掌握黄河的基本概况2、懂得黄河的治理认真阅读课本P49—53,完成以下各题(5分钟):1、黄河的发源地、形状、注入的海洋2、黄河流经的省区有哪些?3、上中下游是怎样划分的?4、找出黄河的4个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5、黄河的奉献:(1)找出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三个水利枢纽的位置;(2)黄河在上游和下游分别塑造了什么地形,其中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哪个?6、黄河的忧患和治理忧患:(1)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怎么样?(2)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治理:(4)对黄河的治理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1、黄河的发源地、形状、注入的海洋2、黄河流经的省区有哪些?3、上中下游是怎样划分的?4、主要支流有哪些?湟水、汾河、渭河、洮河宁夏平原水稻产区集中,河湖众多,被称为“塞上江南”。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摇篮,亦为现代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河套平原降水稀少,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粮仓”。6、黄河的忧患之一上游的生态环境?P53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3.486.6733.337.724.7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为什么?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黄河流经时,黄土高原土层,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黄土高原是我国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之一。“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民间也有“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黄河含量沙之高,在世界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倍,可绕赤道20圈。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阅读P52治黄百难唯沙为首2、治理黄河的根本是什么?()3、如何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讨论:1、这些水利枢纽的重要功能是什么?()披上绿装的黄土高坡一条条绿沟、一片片果树、一层层梯田,山西省河曲县60多万公顷的黄土高坡被装扮得绿油油的。全县得到治理的地区,基本上达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沟。但过去的河曲县却是植被稀少黄土裸露,每遇下雨,泥沙俱下,每年地表流失肥土1厘米。经过十多年大规模综合治理,现在水土流失已基本上得到控制,每年减少入黄泥沙600多万吨。黄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P51黄河进入,河道,河床坡度水流,泥沙大量,导致河床不断提高,形成“地上河”。大堤低水位高水位大堤河床开封铁塔13米55米危害: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综合治理措施:(1)在上游要加强()的建设(2)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的综合治理,修建大型()。(3)在下游加固()。知识点:1、黄河的发源地是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东流,注入渤海;2、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3、上中下游的划分:以河口和桃花峪为界,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到桃花峪之间为中游,桃花峪以下是下游;4、主要支流:湟水、汾河、渭河。5、黄河的奉献:能找出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的位置,黄河在上游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其中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在下游塑造了华北平原。6黄河的治理(1)、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土高原是我国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之一(2)黄河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河床不断提高,形成“地上河”。(3)综合治理措施:A、在上游要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B、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C、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知识点:1、黄河的发源地是,呈巨大的“”字形,曲折东流,注入;2、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和;3、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和为界4、主要支流:、、。5、黄河的奉献:能找出、、的位置,黄河在上游塑造了和,其中被誉为“塞上江南”,在下游塑造了。6黄河的治理(1)、黄河流经时,黄土高原土层,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的是我国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之一。(2)黄河进入,河道,河床坡度,水流,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河床不断提高,形成“地上河”。(3)综合治理措施:A、在上游要加强的建设;B、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的综合治理,修建大型;C、在下游加固;巴颜喀拉山渤海青海几四川河口桃花峪湟水汾河渭河三门峡龙羊峡小浪底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疏松植被破坏含沙量下游变宽变缓减慢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利枢纽黄河大堤宁夏平原黄土高原
本文标题: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3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