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药学的学习方法清代本草学家汪昂曾风趣地告诉读者:“最能使人如寐如睡者,莫过于读本草。”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反映员为强烈的是“中药难记”。这是因为中药为数众多,每一味药物自成一体,性能功效互异,配伍应用变化难测。就是性能功用相似的同一类药物,其主治范围,作用强度,用量用法,毒性和禁忌,往往也各有其个性特征。除了中药自身的学科知识外,中药学还要涉及中医药基础、诊断学,甚至初学者尚未学习的方剂学和临床各科的一些内容。因此,中药学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很容易混淆,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记忆,十分困难。但是,中药学也并非杂乱无章、其中存在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和趣味性,只要学习方法正确,并为之付出艰苦的劳动,这些团难是可以克服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圆满地完成中药学的学习任务。下面提出几点学习中药学的方法,以供参考:一、学习小药学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因为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中药学的理论相知识,与中医理论紧密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中医理论有寒、热、虚、实等辩证纲领,中药学才有四气、补泻等相应的药性理论。中医学有脏腑经络学说,中药学才有与这一特殊疾病定位方法相适应的归经内容。中医学有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生理和病理体系,中药学则归纳出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名目繁多的中药功效,也是完全与中医理论的病因、病机对应的。后者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火、痰饮、瘀血、食积、虫积,病机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风气内动等,前者遂以祛风、散寒、解暑、除湿、润燥、泻火、化痰、活血、消食、杀虫、滋阴、助阳、养血、益气、行气等一一呼应。根据现行的中医、中药各专业教学计划,在学习中药学之前,已经完成了中医基础理论或中医诊断学的系统学习。应当把这些课程中掌握的有关中医理论,融会贯通于中药学的学习之中。例如,在上述两门课程中.我们已经初步明确了表证是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入侵人体时产生的证候,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或兼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外部尚有由表入里而内犯之势。表证还有表热证和表寒证等区别,其主证亦有差异。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六经辩证中,太阳为人身的藩篱,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从太阳而入。汗是阳气蒸化津浓从玄府(汗孔)出于体表而成。中医治病,主张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这样就会很自然地认识到:表邪是侵犯人体肌表、口鼻,并引起表证的六淫外邪,而不会理解为六淫以外的另一种邪气。表证则是以发热、恶风寒、头身疼、脉浮为主症的一类证侯,而不致将其误认为是皮肤病或肌表外伤等。再联系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与主治等中药理论,则发散风寒药主治之风寒表证,除表证的共有症状外,还应有发热较轻、恶寒及身痛较重、无汗、脉紧等;风热表证必另有口干微渴,或有汗、舌边尖红赤、脉数等。在性能方面:发散风寒药之药性偏温,发散风热药之药性偏寒;两者均多具辛味;主要归肺经,或按经络辨证称其归膀胱经;并具有升浮的作用趋向。至于正气虚而外感表邪之人,应随证配伍扶正之品;温病初起,须适当配伍清热解毒之药。以及该类药忌用于多汗、热病后津液亏耗者的缘由等等,同样可以不言自喻。2又如,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已经认识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弱或衰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由于阳气不足,无以制阴,阴寒内生,故阳虚证属于虚寒证。又由于肾阳为人体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又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阳虚证。论其生理功能,肾阳除温煦形体外,尚与肾之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主骨生髓,主纳气等密切相关。在学习补阳药的时候,应用以上知识,很容易联想到:补阳药是以补助肾阳为主的一类温补药,各种补阳药物,除能温补肾阳外,还往往兼有益精血、强筋骨、固肾精、温脾止泻、纳气定喘等功效。其主治的肾阳虚证,则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阳痿早泄、宫寒不孕、性功能低下,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脉沉苔白,或五更腹泻,或虚喘久咳等。由于补阳药性偏温燥,易助火伤阴,故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由此可见,牢固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并灵活加以运用,是学好中药学的先决条件。二、学习中药学必须处理好中药学与各相关课程的关系,抓住重点,循序渐进为了充分体现中药学及各味药物的完整性和临床实用性,在编写中药学教材的过程中,必须涉及较多的药学知识,也必须尽量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使之在中医基础和临床学科之间起到纽带作用。这些内容中,有的是已经先于中药学而学过的,有的足以后才逐渐学习的;有的是必须掌握的,有的只是供参考或查问的;有的可以在本课程中一次完成的,有的则需通过方剂学和临床各学科学习,去反复接触、不断深入,螺旋式的提高,不可能在中药学的学习中一蹴而就。只有将这些内容分辨清楚,抓住中药学本学科的重点,狠下功夫,牢固掌握。对于只供参考的药学内容,或属于其他课程的内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学习中药学时一把抓住,结果反而顾此失被,事倍功半。按照中药学教材的体例,各药名下注明的出处(即最早收载该药的本草著作),是为查找该药文献资料提供参考的,一律不需要掌握。在各药的概述部分,因为一味中药往往来源于不同品种,为了准确表述其名实关系,避免品种混乱,在现代中药学中增入了拉丁名称。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还有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进一步系统学习这一内容,因此不属于本课程介绍的范围,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则只需作常识性了解,基本上是不要求掌握的。其中,只有汉防己与木防己、京大戟与红大戟、川牛膝与怀牛膝、川贝母与浙贝母、南沙参与北沙参等少数临床功用有明显差异的品种,才要求掌握其药材品种与功用的关系。药物的产地与采收,只按总论第二章的内容作原则性的要求,于各药项下,大多可以从略。为了处方选药的准确,各药的炮制,一般应当明确其炮制方法与牲能、功用的关系。药物的应用部分,是初学中药时觉得最为繁杂难记,又最易混淆的内容。这主要是中医基础理论不坚实,又未能处理好各课程内容的关系而造成的。其中,各种适应病证的具体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原则等,有的要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去理解、类推和记忆。有的则有待日后在临床学科中学习,如丹毒、痄腮、疥癣、破伤风、中风、百日咳……而在中药学学习时,可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便于说明药物的应用情况,而列举的有关方剂,则为方剂学的重要内容,学习药物时不必花费大量精力去记忆各方的组成、功效与主治和方义特点等,否则就混淆了中药学和方剂学的特点和任务。所以只宜掌握该药的配伍应用原则和十分特殊的配伍关系。不然,就把中药学变成了中医入门课程了。中药学的内容,不但与其他中医、中药课程相互交叉,而且其自身的课程内容,也前后重复交叉。如各论第一章解表药中,其配伍就涉及后面的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化瘀药与止咳平喘药等。而且一味中药又有多种功效,在讲解解表药时,只着重介绍发散风寒和发3散风热的含义和各药的配伍应用特点。而对麻黄的平喘、利尿,桂枝的温里、通阳,紫苏的行气、止呕,防风的祛风湿、止痉,桑叶的清肺、润燥、清肝明日,菊花的解毒、平肝等等,不可能全面系统地面面俱到。所有这些,就不可能在该章的讲授和学习中一次完成到位,只有通过上述各有关章节的教学以后,反过来再复习比较,才能真正弄清其功效含义、作用特点和应用规律等,这就是不断积累,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至于各药最后附列的“备述”,主要收录了历代本草对该药功用有代表性的论述.现代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重要研究结果,都是为读者提供参考的.均不在教学内容之内。用上述方法将各中药的内容分解和归类后,中药学本学科的核心内容就显现出来了,而且这部分内容并不太多,也不繁杂。因此,就容易学习和掌握了。三、学好章(节)概述,是掌握各类药物共性和要点的关键中药学规划教材是按药物的主要功效进行分类的。其各论中每章(节)的概述部分,是以该类所有药物的功效为核心,而概括出来的共性和要点。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内容,就抓住了各类药物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在学习该章(节)各种药物时.就只需比较其差异,了解其个性。这样就避免了相同内容的重复学习和记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各具体药物的学习负担,可以收到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捷效。在各论每一章(节)的概述中,都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该类药物的含义。在叙述各类药物的含义时,基本上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即:凡以什么为主要作用(或功效),用以治疗什么病证的药物,称为什么药。例如,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窍闭神昏证的药物,称为开窍药……不过,在泻下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等章(节)中,还对其作用加以必要的补充说明,其表述形式虽不尽一致,但其实质仍然是一样的。只要密切联系中医基本理论,各类药物的含义都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二是功效与主治。概述中介绍的功效与主治,是决定这些药物归类的依据,也是该章(节)所有药物具有的主要功效与主治。记住这些内容,也就掌握了这一类药物重点中的重点。如化湿药,都具有化湿的功效,皆可用于湿阻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少体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症。而在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白豆蔻、砂仁、草豆蔻、草果及香薷、石菖蒲、木瓜、扁豆等药下,就不必反复记忆这些内容,而应着重掌握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差异。中药的同一种功效和主治病证,大多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名词术语来表述。化湿药的功效,有单言化湿者,有言化湿运脾者,有言化湿健脾者,有言化湿和中者……其主治证候,有称湿阻中焦者,有称湿邪困脾者,有称湿困脾胃者,有称脾为湿困者……同为辛温解表药,有书发汗解表者,有书散寒解表者,有书发表散寒者,有书祛风解表者,有书散风寒者……因初学中药学时很难明白这些名词术话的内在联系,故无法适从,只好死记硬背,唯恐将教材中文字记错,结果花了大量功夫,反而事与愿违。其实,同一章(节)药物的相同功效与主治,是可以用一种说法统一表述的。如辛温解表药的功效皆可用“发散风寒”四字示之。在初步明确共性的基础上,再逐步认识各种相似称谓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样首先掌握主要功用,然后增记兼有功效;先识其同,后求其异,对于初学中药学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三是性能特点: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功效相同的药物,一般都具有相同的性、味及归经、升降浮沉趋向等。这些各药一致的性能特点,规4律性强,易于记忆:一旦掌握了这部分共性,各类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也就随之明确了。这对于进一步认识该章(节)内各药物的性能,同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要学好这—内容,必须将总论中有关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浮沉等基本理论灵活运用于各论之中,同时还必须密切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例如:中药的寒热药性,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所以,清热药、发散风热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凉血止血药、清化热痰药、补阴药等,均应为寒凉之性;而温里药、发散风寒药、补阳药等,均应为温热之性。根据“辛能散、能行”及辛可表示芳香之气的“五味”理论,则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等,一般部具有辛味。又根据血由心所主,并归藏于肝这一中医基础理论,则活血药、凉血药、止血药、补血药等主治血分病证的药物.应主要归心、肝二经。对于一些性能的规律性不太强的章(节),可以在了解其主要倾向性的基础上,着重记忆其少数例外的药物。如祛风湿药、活血化旅药以偏于温性者居多,不必逐一死记。必须抓住前—类药中之防己、秦艽等,后一类药中之丹参、郁金等少数寒性之品,其药性就比较容易掌握。书的章(节)中各药物的某些性能,还可能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如驱虫药的性味,补阴药和收涩药的归经,对其可以再分组归纳总结,或留待各具体药物中处理。如将收涩药分为止汗药、敛肺止咳药、涩肠止泻药、固涩肾精药等,其相应的归经便清楚了。应当注意,—味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同一章(节)的药物,除有上述共性外,由各药兼有功效的性质和特征概括出来的性能,则相互差别很大,如补虚药一般为甘味,而白术燥湿、天门冬清热而又有苦味,续断行血脉、淫羊霍祛
本文标题: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