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今日三农网,养蟹技术作者:今日三农网()今日三农网,稻蟹萍立体种养技术稻蟹萍立体种养是根据生态学种间互补原则,将稻蟹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新的复合群体,形成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互惠共生的生态体系,在达到七妙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系统生产一态环境的目的。具体种养技术如下:一、养蟹稻田的选择和整修养蟹田要先择在水源丰富(最好是靠近河流和支渠)、水质清澈、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的稻田。田块确定后,沿坝埂四周离坝1米开一条深0.6米、宽1.5米的环沟,在稻田中间挖深0.5米、宽0.8-1米的十字沟,沟与坝的坡度均为1:3。养蟹田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适,一般5亩左右建一个圈,如面积较大,中间用塑料膜围栏隔开。在稻田四周设塑料膜篱笆,高60厘米,上沿细欠丝,每隔10厘米用钉书钉钉一下,每隔1.5-2.0米埋一立杆(木杆或竹竿均可),用以固定塑料篱笆,并使篱笆向内倾斜。下面开浅横,将薄膜埋实,防止蟹逃跑。全池合围,进出水口安水泥管,管口用金属网扎紧,网眼以幼蟹不能穿过为准,安管处要关,防蟹打洞逃跑。二、水稻的栽培管理1。养蟹稻田要造反株形紧凑、叶片直立、矮杆、抗病、抗倒伏、生产性好的水稻品种,根据本地气候特点,生育期宜稍长,这样可以早插秧、甲用药、早放苗,缩短蟹苗暂养期。今日三农网,育苗应采取旱育苗或软盘育苛培形式采用大双行(50+30)×20厘米。这种栽培形式通风透光条件好,有利于河蟹生产,水稻产量也在500公斤以上。3.水稻插秧后4-5天,亩施草克星10D我。该除草剂对鱼类致死中毒量为40ppm,每亩10克在稻田水深10厘米的情况下,浓度仅为0.15ppm,施药后25-30天投放蟹苗。4.插秧前施足底肥,亩施5公斤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蘖肥、调整马、穗肥各施尿素5公斤。5.养蟹田水质困好,营养要丰富,田间应保持10-15厘米水层,确需断水,也要保持沟内有水。前期水温低,河蟹幼体小,投和,一般15天左右换一次水;后期可每隔7天左右换一次水,要经常检查排水口、进水口,严防河蟹逃跑和敌害进入。三、河蟹养殖1.放苗密度从大面积稻蟹种养实践看,一般以每亩投放0.35-0.50公斤大眼幼体为宜。2.蟹苗暂养每5亩养蟹田要建0.5-1.0亩的暂养圈,在暂养圈内建暂养池,从蟹轩暂养专用。暂养池中水深应达0.8-1.0米,按每立方米水体放2.0万只大眼幼体建池。池四周留0.5米宽半台,坝上建防逃设施做到池埂水漏水,池底不淤泥。蟹苗下池前,每亩池面泼洒75公斤生石灰。进行今日三农网,消毒,待药性消失事注入过滤清水。蟹苗初下的池时水深0.8米即可,池中放置从蟹苗栖息隐蔽的附着物。如在池中拉草绳、放草把,还可放绿萍,既可改善水质,又可供蟹苗栖息和摄食。按苗体重105左右投放半。半主要为豆浆、鱼浆、蛋黄,每天早晚各一次。适宜大眼幼体生长的温充为18-28,如气温较低,可扣大棚,但必须严格注意温度,及时揭膜放风。一般7天左右大眼幼体变态为幼蟹,此时打开暂养池,半幼蟹放入暂养圈阵周建防逃设施。3.放蟹苗在稻田除草剂药效期过后,一般1个月左右向稻田放蟹苗。可根据幼蟹逆流而上的习性,将暂养圈1-2个开口,向圈内注水,幼蟹可较为均匀的进入稻田。4、饲喂管理河蟹是杂食性动物,水草、薯类、谷类、豆饼、小鱼虾、贝类、畜禽下脚料均可做半,也可投入人工配合半。半要求含蛋白质高,含脂肪少。前期投喂量为河蟹总体重的5%-10%,日投喂2次,早晨1/3,傍晚2/3。后勤投一为河蟹总体重的5%-8%,傍晚一次投喂。要经常可蟹摄食情况,酌情增减投喂量,投喂应定点、定时,将饵料均匀撒在沟边。5.敌害预防稻田养蟹敌害主要是青和老鼠,青蛙对大眼幼体及幼蟹危害极大。因此,在水田泡田前,必须把表蛙捕捉干净,然事及早挡塑料薄膜。防治老鼠应在池四周经常更换鼠药品种,并辅以鼠捉捕。6、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午晚巡圈检查,了解河蟹摄食情况,水质状态,有无病害和敌害河蟹的活动情况蜕皮生长我,有无逃跑迹象,发现问题及今日三农网,早解决。7.起捕在起捕前把沟水排干,晚上河蟹上岗,借灯火表。白天河蟹上岗时也可捕捉,待稻田中剩有少量河蟹时,收害水稻,稻摁平放,在稻打下捕捉。起表语中的河蟹放到暂养圈暂养,在水深1米的情况,每亩可暂养河蟹250公斤。四、细绿萍养蟹及早搞好春繁,准备充足萍种,在投放蟹苗前10-15天,每亩投萍150-200公斤。每10亩养蟹田1轩荒水面养萍,每天向稻田投萍,河蟹生长前期非常喜食绿萍,绿萍繁殖系数较低,满足不了河蟹需要。进入8-9月份,河蟹体重增加,绿萍已不往河蟹,摄食量减少,使录萍得以较快繁殖。蟹的几种食品加工方法1、醉蟹将洗净沥干的鲜蟹,揭开脐部用竹签插一小孔,脐内塞椒盐盖好。配制腌制液:鲜蟹100千克,白糖10千克,精盐10千克,姜汁6千克,酱油40千克,花椒0.6千克,黄酒20千克。将上述原料混合搅匀后,倒进腌制的陶坛内,以淹没蟹体为度,上面加竹帘和压石使蟹体不露于制液上面,最后密封坛口,经过3~4天即成口味鲜美的醉制品,可随时出坛上市。2、酱蟹将洗净的鲜蟹置于缸或桶内,装量每件50-75千克。用木棍将蟹体捣碎,愈碎愈好,然后加食盐35%-40%,伏天则加45%,拌和要均匀,每天搅拌1次,使捣碎的蟹肉沉于缸底,食盐上下拌和,使其受盐均今日三农网,匀。经过10天以上腌制成熟。夏天气温高,没有出售还要继续搅拌,至天气凉爽后才停止。腌缸桶不可加盖或暴晒,以保持制品呈红黄色。3、蟹黄将鲜蟹洗净沥水后,用竹签揭开背部甲背,挖取两端壳尖及壳腰内的黄色的高脂,集中于盆内。然后整块成形,稍压水分,用塑料薄膜袋按规格包装,送入冷冻库速冻即成蟹黄。4、蟹肉将蟹体截成两段,挖取体内净肉,集中盆内。同样通过整块压水包装,速冻作为蟹肉。剩余下的脚可捣碎制蟹酱。河蟹暂养死因及对策河解暂养,是将性成熟的河蟹捕捞后进行短时间暂养育肥,待价而售。但暂养过程中如管理不当,易造成大批暂养蟹死亡,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生理性死亡。河蟹性腺成熟后,为繁衍后代而进行生殖洄游,如继续在淡水中养,会造成生理失调,体内渗透压过高而死(胀死)。因此河蟹暂养过程中,应将过于成熟的黄蟹剔出。2.河蟹质量差。暂养蟹规格不一,有大有小,暂养密度高,有的暂养蟹中掺有病蟹,肢体不全的蟹。一是易造成暂养过程中互相残杀,规格小的死亡率高;二是易造成河蟹疾病传染暂养的河蟹因发病而死亡。3生态条件差。暂养池面积过小,水草覆盖率低,水位过浅,水质变化快,溶氧低等原因,常使河蟹频繁上岸,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造成消耗体力多,时间一长,死亡率就会大大提高。另外,水质肥,暂养密度高,今日三农网,也易造成暂养蟹窒息死亡。4.投饵量不足。暂养期间,水温在4℃以上,河蟹摄食仍旺盛,如投饵量不足,加之暂养池天然饵料生物少。一是会造成河蟹为争夺有限的饵料而互相残杀,影响暂养成活率;二是造成河蟹因索饵而逃逸。以上情况的防治对策。一、科学选择暂养池。选择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的池口,面积3~5亩,水深1.5~1.8米,坡比1∶2~1∶2.5。放蟹前10天用生石灰彻底清池,5天后进水,池中均匀分布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二、河蟹质量要求。暂养的河蟹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匀,甲壳、附肢完整,无病,并一次放足。选好的河蟹用4%食盐水溶液浸洗5~10分钟,消毒杀菌。放养过程中,如遇有软壳蟹、顶壳蟹,应剔出暂养至壳变硬后,再放入暂养池。三、暂养密度和时间。一般亩放养河蟹2000~3000只或200~250千克。暂养时间:辽蟹1~2个月,中华绒螯蟹2~3个月。四、加强管理。暂养期间,每日投饵一次,投饵量为暂养蟹量的4%~6%,饵料应新鲜,动物性饵料占60%,如小杂鱼虾、压碎的蚌肉、蚕蛹,动物内脏等。可投喂的植物性饵料有:黄豆、小麦、豆饼、玉米、山芋、南瓜等。暂养期间加强水质管理,每5~7天选择中午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0~20厘米,每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增加水体钙质,每天要捞除池中残饵、杂物、死蟹等,保持清洁卫生。暂养期间定期消毒水体,每半月用食盐、今日三农网,土霉素等药物拌饵投喂,连用2天,预防蟹病。池中若发现水老鼠、水蛇、青蛙等敌害,须立即捕杀。蟹种越冬管理加强蟹种越冬管理,能提高蟹种成活率,增加成蟹养殖效益。一、选择越冬池。蟹种越冬池要环境安静,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池深1.5-2m,面积2-4亩,使用前每亩用生石灰100kg清塘消毒。二、挑选蟹种。越冬蟹种要体质健壮,规格均匀,肢体完整,无病无伤,无附着物,每亩放养蟹种75-110kg,规格每只在5g以上。三、管好水质。池水水质要清新,溶氧高,保持1.5m以上水深,以维持较高水温,水位过浅,须及时补水,防止蟹种被冻伤冻死。水质过肥,及时要换新水,防止蟹种缺氧窒息死亡。四、适当投饵。越冬期间如天气晴暖,水温在4°C以上,蟹种会少量摄食,可投喂少量切碎的小杂鱼虾,螺蚬蚌肉、蚕蛹等,补充营养,防止蟹种体质消耗过大而死亡。五、预防疾病。蟹种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消毒杀菌;越冬期间,每隔20天每亩用生石灰10kg,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水体,预防蟹病。河蟹颤抖病及预防技术今日三农网,河蟹“颤抖病”始见于1994年的池塘养殖,很少量的成蟹出现此病症。1995年以后病情迅速蔓延,导致河蟹养殖成活率逐年下降,许多塘口绝产绝收。“颤抖病”的病症:病蟹体瘦、壳软、活力差,腹部及附肢指节、掌节有红色水锈、不能正常蜕壳或蜕壳后不久便死;临死前活动呆滞,附肢僵硬并不停地痉挛(这是“颤抖病”这一俗称的由来),易并发黑鳃病和聚缩虫病。解剖病蟹可见肠道水肿、肌肉萎缩、肝脏糜烂等症状。初步研究表明:“颤抖病”的病原为病毒。发病时间及特征:7、8、9三个月是“颤抖病”的发病高峰期,高温季节该病表现为亚急性型,引发成批死亡,死亡率可达100%;在秋冬低温季节,有较长的潜伏期,带病蟹种可以正常越冬,到翌年5月以后才开始陆续死亡。发病原因除与蟹种带病这一内在囚素有关以外,与养蟹塘口生态条件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河沟、湖泊围网养蟹发病明显轻于池塘养蟹;水草多、底质干净的新塘口发病轻于水草、淤泥厚的老塘口;健康的蟹种在有丰富优质水草的的环境下养殖不发病,反之则病害严重,甚至绝收。缺乏优质水草、底质不良是“颤抖病”暴发的主要外部因素。预防“颤抖病”应从清除病源,营造良好的养殖生态条件着手,主要措施有:1、清整池塘:利用秋冬空闲季节进行蟹池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用量分别为每亩150kg和10kg。消毒后抽干池水,晒池2~3个月,以求消灭病原。今日三农网,、放种时选择硬壳体健、活力好的蟹种,不放附肢僵直、中空、软壳、活力差的带病蟹种。蟹种下塘时最好逐只检查,剔除病蟹。3、保护、种植水草:在保护好现有优质水草的同时,清除聚草、轮生杂草等低植水草,回地制宜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并采取蟹种中间培育、推迟放种时间、降低放养密度等措施,创造水草快速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有条件的地方,要象养鱼那样捞草喂蟹。4、移植螺狮:螺狮能净化蟹池底质,防止病原滋生,还是河蟹喜食的活饵料,只重4克以上的河蟹即能觅食中等规格的活螺狮。目前,养蟹池普遍缺乏螺狮,必须人工移植。螺狮的放养最好在其繁殖前(清明前)一次投足,亩放500~600kg,并适当投喂麦麸等饲料,促使其正常生长和繁殖,在养殖中后期要经常检查螺狮存量,发现不足要及时补充,保持蟹池的螺狮存量不低于每亩100kg。5、加强饲养管理:需做好水质调控和饲料投喂等工作,做到勤换水、多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饲料投喂要改一天一次为早、晚各一次,不喂腐烂变质饲料,准确把握投饲量,以吃饱吃尽为原则。6、实施综合养殖:“颤抖病”发病严
本文标题:养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5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