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货币制度主要内容:•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区域性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一、货币制度的含义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二、货币制度的构成1、规定货币材料:首先要规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形成不同的货币本位。2、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币就是本位币,辅币是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4、规定货币法定的偿付能力:无限法偿指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接受。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接受。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自由铸造是指公民可按照法律规定,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其数量不受限制,国家只收取少量造币费或免费。同时,国家也允许公民将本位币熔化成金属条块。•流通中的铸币量过多,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公民就将铸币熔化成金属条块贮藏起来。因此自由铸造可以使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保持一致,并使流通中的铸币量适应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指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时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货币发行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二)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进国家货币制度: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一、银单本位制•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特点:银币是本位货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和其他货币则为有限法偿,但它们可以自由兑换成银币,白银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金银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国境,同为无限法偿,金币和银币之间、金币银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平行本位制金银双本位制•金银平行本位制即金币和银币之间不规定法定比价,各按其实际价值量流通。但金银比价变动频繁,很不稳定。•金银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流通,试图割断与市场比价的联系,金银之间的法定比价,被称为“铸造比率”。在双本位制下,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被熔化成金块或银块,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通称“格雷欣法则”。三、金本位制度1、金币本位制度的特点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2)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2、金块本位制•它是不铸造成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国内只有纸币、银行券、辅币等流通,银行券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兑换成金块的货币制度。3、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1)各国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2)国内不再流通金币,以政府发行的银行券作为本位货币流通。3)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这些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4)本国货币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即由各自的含金量确定,并在该国存放大量的外汇和黄金用来稳定外汇市场。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三)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意义国际货币制度:也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2、汇率制度的安排。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一、国际金本位制•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在黄金输送点的作用下,汇率相对平稳,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国际收支赤字黄金外流货币供给下降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盈余货币供给上升黄金内流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三、布雷顿森林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凯恩斯方案+怀特计划)主要内容:1)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2)实行固定汇率制。3)IMF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4)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1)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等同于黄金,起着黄金的补充作用,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2)固定汇率制使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投资和信贷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IMF作为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关系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会员国提供各种贷款,以暂缓会员国国际支付困难,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3、该体系的缺陷1)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扩大对外投资,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操纵国际金融活动。2)各国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这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特里芬难题3)固定汇率有利于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而不利于各国利用汇率的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四、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1、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2、汇率安排多样化。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1)运用国内经济政策2)汇率政策3)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4)通过国际协调来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5)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调节•牙买加体系的缺陷:1、储备货币发行国可以享受到“铸币税”等好处,国际上缺乏统一而稳定的货币标准,容易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2、以浮动汇率制为主体,汇率经常出现大起大落,加大了外汇风险。3、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调节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四)区域性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一、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蒙代尔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要使浮动汇率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放弃各国的国际货币制度而实行区域性货币制度。2、区域性货币制度发展的两个阶段:1)较低阶段:各成员国保持独立的本国货币,成员国之间的货币采用固定汇率制和自由兑换,各国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和财政货币政策。2)较高阶段:区域内实行单一的货币。二、西非货币联盟制度•1962年设立西非国家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管理外汇储备,发行共同的货币“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三、中非货币联盟制度•1973年成立共同的中央银行“中非国家银行”,发行共同的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西非和中非发行的货币都盯住法国法郎的货币发行机制,两种货币是等值的。四、东加勒比货币联盟制度•1965年成立了共同的货币管理局,发行“东加勒比元”。•1983年成立东加勒比中央银行,取代了原来的货币管理局。五、欧洲货币联盟•1991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7月1日,欧盟11国原有的货币停止流通,欧元正式成为各会员国统一的法定货币。
本文标题:货币制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7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