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十章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引起体育教师的充分重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提高教学效果,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体现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还体现在体育能力、智力因素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第一节体育能力的差异1、所谓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体育能力的含义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都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最基本的能力。2、体育运动能力是由心理运动能力和身体熟练运动能力构成的,运动运动能力分为一般体育运动能力和特殊体育运动能力。(1)一般体育能力是指从事各种体育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指动作感受性的敏锐度、知觉的广度和深度、表象的完整性和清晰性、反应的迅速性和准确性、操作思维的敏捷性和实效性、运动记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及想象力和注意力等方面的心理机能。(2)特殊体育能力是指从事专门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为专项运动能力,因体育项目的特点不同而各不相同。比如,从事体操运动(非周期性运动项目)主要应具备的特殊体育能力,包括肌肉用力感(用力的准确性)、平衡感、空间定向(方位知觉)能力、动作反馈能力、时间节奏感或韵律感、动作表象的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动作短时记忆的准确性等,其中以前五项尤为重要。体育能力的差异对动作技能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二体育能力的差异及其教学策略学生能力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体育认知能力:指学生了解体育活动意义和作用的能力。2、身体运动能力:指学生在身体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3、自我锻炼与评价能力: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独立进行锻炼并对锻炼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4、自我调节能力:指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能力。这四个要素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形成了不同的组合,从而造成了体育能力的差异。根据体育能力的差异,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优等生2、体育差生3、体育一般生体育优等生这类学生的四个要素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最优化组合,他们具有较强的体育能力,主要表现为体育知识和技能达到熟练程度,并能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强;掌握新技能既快又好。体育差生这类学生明显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困难较大,体育学习成绩较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体能和运动技能基础较差,缺乏自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认真,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等。体育一般生这类学生的体育能力四个要素组合处于一般状态,能基本完成教师的要求和任务,但学无余力,学无特长,学习效率不高。其中绝大部分学生态度尚认真,但体育能力较差,学习方法单调,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不扎实。教学的误区1.轻视——对体育差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2.忽视——对中等水平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3.过分重视——对体育尖子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第二节智力因素的差异一智力的结构与体育活动1、体育学习需要有智力来保证,智力又称智能或智慧,是指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智力是一般的认识能力,它主要包含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1)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2)记忆:是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关系。(4)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体育运动中的智力差异一般来说,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是顺利完成体育学习的保证。经研究,体育运动与智力发展并不矛盾,而且还有促进作用。智力发展水平上的个别差异及其与体育锻练的关系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智力增长不是等速的,一般是先快后慢,到了一定的年龄则停止增长,或者开始下降。由于人的智力是个动力结构,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智力训练,通过体育活动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成绩。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智力发展得特别迅速。一般人的智力发展高峰期是20-34岁,智力下降的确切年龄则存在着个别差异。体育锻炼有利于智力衰退的推迟,以及潜在智能的充分发挥。同时,还说明了各个人智商的变动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快慢方面,而且表现在智力停止发展的时间早晚方面。智力高的人,智力发展的速度快,停止发展的时间晚;智力低的人,智力发展的速度慢,停止发展的时间早。第三节非智力因素的差异非智力因素指出智力因素以外的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高低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态度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一动机、兴趣和态度的差异1、体育动机的差异2、体育兴趣的差异3、体育态度的差异二个性心理的差异个性差异又称人格差异,指个性特征在个体之间所形成的不同品质。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也找不到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1、个性差异与运动表现个性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1)运动成绩好的学生性格多倾向于外向型(2)知觉能力强的学生性格更趋外向而稳定,知觉能力弱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内向和不稳定倾向(3)运动素质较差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总焦虑水平。2、气质类型的差异(1)以多血质类型为主的学生多血质类型的人能够在最小强度的外界刺激之下就作出反应,能够耐受强烈的刺激,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可塑性较大,情绪兴奋性高,且外部表现明显,具有外向性,反应速度快而灵活的特点。多血质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动作反应迅速、灵活性高、模仿能力强、动作技能掌握得快,但注意力容易转换,兴趣和情绪容易变换。对于他们,应当着重培养认真钻研的学习精神。(2)以粘液质类型为主的学生由于粘液质类型人同样能够在最小强度的外界刺激下就作出反应,以及能够耐受强烈的刺激,但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内向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特点。粘液质类型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安静、稳重、踏实且有坚韧性,注意力和情绪均较稳定。但动作反应较迟缓,灵活性差,注意难以转移。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适当延长他们准备活动时间,使他们的生理、心理能量充分调动起来和提高他们的情绪兴奋水平,并经常指导他们在练习时尽可能快和灵活地作出动作反应,一旦在这方面取得进步,就给予鼓励。(3)以胆汁质类型为主的学生胆汁质类型的人也具有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的特点,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而且,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强而不平衡的特点,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因此,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兴奋性高,掌握动作技能快,恢复疲劳的速度快,能迅速地调动其身体的能量,爆发力强,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量。但容易冲动或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情绪变换剧烈,也不容易注意动作的细节。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耐心、沉着、稳健和自制力,尤其要帮助他们克服脾气急躁、情绪不稳定,容易和同学发生冲突等弱点。(4)以抑郁质类型为主的学生以抑郁质类型为主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承受大强度运动负荷量的能力差、灵活性差、动作反应迟缓,而且不强烈。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到的细节,在压力的情境下容易紧张、惊慌、情绪体验深刻而不外露。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尤其要激发他们的运动意愿,树立他们的信心,鼓励和培养他们大胆、勇敢、果断的大无畏精神,同时,要更多地向他们揭示各种有效的身体练习方法,使之在经常参加灵活性要求高的体育活动中改变他们的反应慢、灵活性差的弱点。切忌对他们在活动中的失误,给予过多的指责。3、性格的差异性格是多种多样的,是表现人的社会性及精神面貌的主要标准,是个性中具有意义的部分。它代表了一个人稳定的、独特的心理风格。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以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要注意以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为依据,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发扬某些性格类型的长处,弥补某些性格类型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完善学生的性格。第四节体育差生的心理(一)体育差生的概念与界定差生与体育差生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共性、也有个性。体育独特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复杂性。目前,对“体育差生”的提法有多种,解释各异,根据公认的差生概念界定的五个维度可以把体育差生界定为:在体育学习中,智力正常并且无感官障碍,身体发育正常,但由于心理行为、环境、教育等原因致使其在正常教育下学习综合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需要采取针对性教育、教学的学生(张D,2005)。二体育差生的分类1、生理型体育差生也叫做身体素质型差生。素质是指通过肌肉运动所反映出人体功能的基本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平衡等。受素质影响的差生称为素质型差生。这种类型的差生主要是因为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学习被动,体育基础差,使得生理功能水平,即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达不到一定要求,表现出素质内容中的各项能力低。而在体育达标测验中,所测项目基本反映了这些自身素质,显然达标成绩也差。而素质差,没有一定体育基础,又直接影响技术技能的掌握。同时这类学生多有自卑心理,练习中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造成整个体育综合成绩都差。2、智力型体育差生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这种综合能力在体育中主要表现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等方面,使得学生在对智力要求较高的项目上,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技能以及战术意识等方面受到影响。在同样条件下,体育差生受智力影响,在掌握技术方面理解力差、动作不全面、不协调、不准确、容易忘记、动作重复次数多。3、非智力型体育差生除了生理因素与认知能力是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外,一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求知欲、信念、意志坚持性、好胜心、性格等是促进人的学习、工作积极性的动力系统,一旦某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培养,就直接影响到对知识、技术的掌握、成绩的提高。如学生对铅球练习缺乏兴趣,那么表现出的积极性、求知欲望就差,注意力不集中,以这样的情绪练下去,练习的质量、数量都难以达到要求,久而久之投掷铅球的技术水平及成绩都难以提高。所以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差生多是某一两个项目差而影响到总体水平,这种偏项目现象在体育教学中较普遍存在。三体育差生的课堂表现反映在其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两个方面。1、性格特征在性格特征上表现为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缺乏必要的兴趣和热情;练习中畏缩不前,患得患失,缺乏勇敢和自信;焦躁不安,心绪烦乱,过度紧张,缺乏沉着和镇静;寡言少语,独来独往,缺乏群体意识和配合;怕苦、怕累,临阵逃脱,缺乏顽强的毅力等。(2)行为特征在具体的行为特征上表现在脸部表情,包括眼、眉、嘴、脸色的各种变化上。如愁眉苦脸时的忧虑;躲躲闪闪时的心虚;屏息敛气时的紧张和下唇紧咬时的苦痛等。表现在言语上,如说话时速度的快慢、音域的起伏等。表现在身体姿态上,恐惧时手足无措、紧张时坐立不安,悔恨时顿足捶胸等。四体育差生的心理致因1、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2、意志品质薄弱3、过分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4、自信心不足五体育教学时的注意事项1、提高体育差生对学习体育重要性的认识2、增强体育差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3、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4、根据体育差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5、重视发挥好班级体育骨干的作用
本文标题:第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4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