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万州区太白岩危岩带应急治理工程施工监测方案重庆南江建设工程公司二○一四年六月1万州区太白岩危岩带应急治理工程施工监测方案主编(项目技术负责):参与编写人: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单位总工):2目录一、工程概况.................................................4(一)、地理位置及环境.....................................4(二)、工程治理方案.......................................4(三)、治理措施...........................................5二、施工监测设计依据.........................................5三、监测目的和任务...........................................6(一)、监测目的...........................................6(二)、监测的任务.........................................6(三)、监测内容和控制指标.................................6三、监测实施流程.............................................7(三)、测量人员的配置.....................................9(四)、报警方法..........................................10四、监测设计原则............................................11(一)、监测设计的原则....................................11五、专业监测实施方案设计....................................11(一)、监测内容、精度、时限及周期........................11(二)、监测方法..........................................12六、监测工程布置............................................12(一)、地表位移监测......................................12(二)、宏观地质巡视......................................12七、监测工程设计............................................123(一)、监测对象和范围....................................13(二)、监测等级..........................................13(三)、监测周期及监测年限................................13(四)、监测成果提交......................................134一、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及环境本工程位于万州主城区西部边缘,新旧城区的结合部,属万州新规划区。地理坐标X:409406~410825、Y:497912~500282m.灾害区西起南地沟,北抵达万铁路、三湾堰塘、万州九五惨案纪念馆、烈士陵园、打靶场、阳洞茶园、万州区建筑工程总公司建筑设备租赁公牛奶场及钻洞子一线。该危岩带分为五段,分别:三湾段危岩、太白岩中段危岩、太白岩南段危岩、太白岩东段危岩及钻洞子危岩组成。依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该危岩带分布面积较大,一旦失稳将严重危及陡崖以下红光小区及鬼话居委会,居民1625户,居民住房96栋,总建筑面积约53794.19m2,公路5.1km,铁路250m,土地1344亩,厂房8家,面积约3600m2,慈云寺一座,面积约3900m2,高压线高塔一处,武警医院面积约800m2,羞花美容美发学校面积约1000m2,水利电力学校面积约4000m2,牛奶场三间面积约620m2,太白公园游乐场面积约4500m2,烈士陵园、九五惨案纪念馆面积约12500m2,土地35亩,太白公园内文物古迹面积约2400m2。直接经济损失约5.1亿元,间接损失约10.0亿元。因此,危岩对太白岩陡崖以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及部分公用设施构成了严重威胁,及时对危岩带进行进一步防治是必然的。(二)、工程治理方案工程治理措施为:支撑+锚固+清除+拦石网+拦石墙+排水+监测工程。5(三)、治理措施1、支撑工程:采取支撑的危岩共95处,(其中锚固、局部清除综合治理有90处)2、锚固工程:采取锚固的危岩共85处,(其中锚固、支撑、局部清理有81处)3、清除工程:采取清除的危岩有207处,(其中锚固、支撑、局部清理有81处)4、拦石工程:拦石墙总长1678m,拦石网结构总长780M,总高5m.拦石挡墙结构总长338m,重力式拦石墙总高10m.拦板式拦石结构总长562m,桩截尺寸为1.2×1.5m,间距为6.0m桩长为15.0m,拦石墙桩护壁厚度为200mm.抗滑桩桩芯采用C30钢筋砼浇筑。二、施工监测设计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2、《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3、《GPS测量规范》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CJ/T8—97)(1997);6、《岩土工程测试技术》7、《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8、《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手册》9、《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10《重庆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11、《重庆市万州区太白岩危岩治理工程地质勘查报告》12、《重庆市万州区太白岩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6三、监测目的和任务(一)、监测目的为了防止危岩体突发性滑动,确保危岩以下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满足工程设计、信息化施工的需要,必须建立危岩地质灾害监测网络。通过施工期间的监测,及时了解危岩在施工期的整体稳定性和由于工程扰动因素对危岩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以便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二)、监测的任务该危岩监测的主要任务为:通过各种测量、测试手段,对危岩进行系统、可靠的变形监测。其监测工作应达到以下目的:1、确定危岩变形动态(包括危岩变形方向、变形速度等),并对变形发展和趋势作出预测。2、在危岩治理期间,指导施工、反馈设计,确保施工安全。3、检测治理效果,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三)、监测内容和控制指标本工程危岩带监测主要内容是指危岩表面位移、岩内位移、裂缝监测,监测方法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岩面观测、边坡面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单位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72、坡岩体面观测:边坡岩体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的3个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3、坡岩体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的3个沉降点观测护坡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坡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边坡监测的精度(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类型水平位移监测的点位中误差(mm)垂直位移监测的高程中误差(mm)地表裂缝的观测中误差(mm)岩质滑坡63.00.5土质滑坡12105监测控制标准及报警指标如下表:项目控制指标报警值位移沉降30mm25mm三、监测实施流程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8不满足不满足不正常清表、放线边坡开挖施工准备需要埋设监测点基点埋设初测、调试开挖边坡不需要跟踪监测满足稳定标准本级开挖完毕本级加固防护开挖完毕满足稳定标准竣工加固措施继续监测停挖或其他措施9(三)、测量人员的配置为了搞好本工程的监测工作,将选派技术素质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组成测量队。测量队的工作包括布设监测控制网、沉降、位移变形观测和内业计算等。变形监测是指对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建筑基坑或一定范围内的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裂缝和相关影响因素(如地下水、温度、应力应变等)进行监测,并提供变形分析预报的过程。内业计算是对监测资料的汇总,对各监测组上报资料整理、分析、审核、归档等。主要监测测量人员详见下表。序号姓名性别职称测量经历备注1李德彬男测量工程师15年2王超男测量工程师4年1)、测量仪器的配置测量仪器技术的先进性、精度、工作性能的可靠性是测量监测成果精确无误的重要保证。本项目监测仪器配备如下表。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表仪器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测距精度(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mm)产地数量备注全站仪GTS-6021+2D2mm+2ppm*D日本1A配置水准仪C32Ⅱ0.2mm3mm/km日本1水准仪NA20.1mm1mm/km瑞士1对讲机健伍TK3785km个日本6水准尺(双面)3m4塔尺5m2钢卷尺50(或30)m5尺垫42)、测量组织机构职责测量队:协调各测量班组工作,组织审核各班组监测措施,并对监测措施的正确性负全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及后备人员支10持。控制组:负责本工程的变形监测控制测量任务,监测控制网的施测,基本导线的施测,提供基本控制点成果,对成果的可靠性负全责,检查监组的正确性。内业组:负责内业资料的汇总,对各班组上报资料审核、分析、上报、归档,负责整理监测资料、并对此提出具体要求。监测组:负责工程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任务。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班组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者再详细分组。(四)、报警方法一)、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2、边坡危岩清除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二)、报警流程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11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四、监测设计原则(一)、监测设计的原则1、监测点应布置在危岩体上能反映危岩特征的位置上,危岩体内观测点应均匀布设,滑动量较大及滑动速度较快的部位应适当多布点。2、施工安全监测与效果监测相结合的原则。3、监测仪器选择的原则是:性能可靠、操作简便易行、精度满足安全监测要求且不易损坏。五、专业监测实施方案设计(一)、监测内容、精度、时限及周期1、监测内容根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及本危岩工程治理的特点,综合考虑本危岩的稳定性分析结论,以及结合危岩区地形地貌、房屋及树木分布情况、通视条件等,确定该危岩施工期间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大地形变监测、地表裂缝观测及宏观巡查。2、变形观测点监测按《工程测量规范》中三等测量精度执行(即:沉降观测时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1.5mm,平面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10mm)。监测基
本文标题:施工监测方案 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5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