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则解读(张省军)
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则解读及示例张省军15315316786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6.1“东方之星”在长江湖北监利段沉船,442人死亡!7.26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常压装置渣油换热器发生泄露着火事故,3死4伤。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仓库发生爆炸:173人死亡,千余人受伤,直接损失700亿。8.31利津县滨源化学有限公司发生爆燃事故,已造成13人死亡。9.2首钢集团迁安钢铁分公司轧钢生产线冲渣作业,导致7人死亡。12月25日,平邑石膏矿发生坍塌事故,1人遇难,17人被困井下。发生事故的根本症结!!4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1235安全过程管理不系统企业规章制度/规程不执行企业自主安全培训极其薄弱风险管控与应急管理流于形式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中国式安全:重事故责任的追究,轻日常的安全监管重事故整改和损失,轻日常的安全投入重事故的抢险,轻事故的预防与过程控制总之:企业的安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治理是我们的短板,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习总书记的批示年初,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五条要求:一是必须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要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四是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7月中旬,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城市运行管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要加强城乡安全风险辨识,全面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的普查,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2、山东省率先开展双体系建设:自2016年3月18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以来,省安委会、省安监局强力推行双体系建设工作。经过反复的交流、讨论,制定了两体系通则和各行业的细则。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目的是实现事故的双重预防机制,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主要安全生产职责要求之一。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具体要求:•总体目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力争到2018年,在全省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省、市、县、乡镇无缝隙对接,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目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目的是实现事故的双重预防机制,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主要安全生产职责要求之一。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方法步骤:企业层面1.排查风险点。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2.确定风险等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3.明确管控措施。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形成“一企一册”于。4.风险公告警示。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5.排查消除隐患。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6.加强应急管理。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7.防控职业危害。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一双体系层级和框架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提纲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一、双体系层级和框架•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5 总体结构•5.1 标准层级•5.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5.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4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6 工作程序和内容•6.1 风险判定准则•6.2 风险点确定•6.3 危险源辨识•6.4 风险评价•6.5 风险控制措施•6.5.1 风险控制措施类别•6.5.2 风险控制措施确定的要求•6.5.3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6.6 风险分级管控•6.7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7 文件管理•8 分级管控的效果•9 持续改进•9.1 评审•9.2 更新•9.3 沟通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7 工作程序和内容7.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7.2 确定排查项目7.3 组织实施7.4 隐患治理7.5 隐患排查周期8 文件管理9 隐患排查的效果10 持续改进10.1 评审10.2 更新10.3 沟通•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5 总体结构•5.1 标准层级•5.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5.3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5.4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6 隐患分级与分类•6.1 分级•6.2 分类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体系标准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引 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的风险管理成功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安全生产实际编制而成。•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的深化。•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山东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全过程,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各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实施指南的编制。注:明确了标准的目的和地位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双体系与GB/T28001及GB/T33000的关系3术语和定义3.1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注;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说明:(1)控制风险首要任务是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次是减弱事故后果。(2)影响可能性大小的首要因素是管理状态,在未采取减弱事故后果的措施前,后果的大小往往是可以客观推定的。(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大;事故发生的频次高,而后果相对较轻,则风险很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趋向无穷小,即使客观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但不论后果多么轻微,在风险控制上均应期望可能性趋向无穷小。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风险的分类(1)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的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等);危险物质(氢气、煤气、油品、液氨等)燃烧、爆炸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2)现实风险—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3)潜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违背法规及标准规程,如各类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3.2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注1:是否为可接受风险,对不同企业来讲,基于安全认知水平或理念不同,可接受的程度会有差异性,比如有的企业认为轻微伤害可以接受,而有的企业认为未遂事故都需要调查与处理。2:是否可接受不是针对企业的风险损失“承受能力”来讲的,而是在能够满足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期望达成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基础上仍然发生或存在的风险。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3.3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注:风险是否为“重大”是一个相对概念。从风险管理的原则出发,企业宜构建符合自身安全风险特点的重大风险清单,目的是明确自身安全的关注重点。企业一般会将等级较高的风险确定为重大风险并实施管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3.4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危险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源、状态或行为”处于正常状态,但是存在失控的潜在风险;二是“根源、状态或行为”处于缺陷状态,可能伴随着诱发事故的现实风险。•“行为”包括常规非常规的作业、巡视、巡检以及管理行为等诸多方面。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第一类危险源的类别(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和设备。如变电所、锅炉、电炉、转炉等。(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起重提升机械,登高作业等。(3)能量载体。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吊起的重物、带电的导体等(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液氧储罐、LNG储罐等。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蓄积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压力容器设备、易产生静电积聚的场所等。(6)危险物质。如可燃气体、液体、忌水性物质(高温物料)、混合性危险物质。(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场所、装置或设备。如燃料罐区、制氧车间等。(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释放的物体。如锐利的毛刺、棱角等,人体行动中与之碰擦人体的动能意外释放,将使人体受到伤害。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第二类危险源的类别(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管理的缺陷(4)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其中,涉及人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23项;涉及物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87项;涉及作业环境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45项;涉及管理因素具体表现共计10项。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3.5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注: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如:液氨站、
本文标题: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则解读(张省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6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