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关于新课程课堂-唐果南
1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新课程追求的课堂教学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唐果南2010.03.292几个基本观点1、课程改革体现政府意志,是政府行为,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32、继承优秀传统和发展创新是教育长河中的两个永恒的主题。几个基本观点4教育是传承性的事业,有较为系统、完整的历史发展链条。教育经验是教育发展的源泉,任何教育改革都是以历史传承为前提,都离不开对教育经验的传承,决不能割断历史,不能遗失自我。5有个老和尚叫小和尚去云游,给了他一把雨伞遮蔽风雨,给了他一个包袱存放物品,嘱咐他:“你不要弄丢了!”.那个小和尚有点痴呆,老和尚就教他念口诀:“雨伞、包袱、我”,“雨伞、包袱、我”…….后来小和尚跌了一跤,爬起来,看看手中雨伞还在,摸摸背上包袱也在,就是找不到“我”!于是他大哭,一个路人问他为何哭?小和尚说他把“我”丢了!那人摸摸他的光头说:“这不就是你吗?”他恍然大悟,破涕为笑。一则寓言:隐喻——许多教师在眼花缭乱的“新理念”中迷失了自我6教育又是创新的事业,课程改革的过程是教育思想完善、发展的过程,应当放眼世界,吸取全世界最先进的思想营养,与时俱进,实现教育超越和引领时代的功能。73、推进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积极、稳健,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个基本几观点8新课程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追求是通过课改,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健全人格、开阔心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文化,藉此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同僚之间,建立一种民主、科学、开放、平等、对话、和谐的建设性新型伙伴关系并进而形成一种先进的校园文化;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影响学校、通过学校向中国社会注入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元素……既然是一种文化建设,它本身就有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属性,不能期望三五年就“毕其功于一役”。9当前新课程主要关注课堂教学10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首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____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满堂灌、题海战术”——最懒的教师采用的最笨的方法.课堂教学的现状“一讲到底,题海战术,过度训练”智能水平(问题解决)技能水平(规则学习)本能水平(机械操练)12⑶有生成性的课⑴有意义的课⑵有效率的课⑷常态下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⑸有待完善的课——真实新课程的“好课观”叶澜教授:■13郑金洲将“好课”的标准概括为“十化:•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学科教学的整合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14一,要有利于健康的课。二,是有效有序的课。三、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四、对个别差异充分关注和帮助解决的课。五、解决了学生问题的课。六、要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课.。---文喆15好课还有一个课堂氛围的营造的问题,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在心理上是安全的,他讲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没人笑话;他和别人意见不一致,也不会受到指责——新课程的好课是让学生上得安心、开心的课。——文喆16特级教师靳家彦:好课十条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生为本;流程科学;•注重内化;体现沟通;•启迪创造;媒体得当;•讲求实效;多元评价。17什么是一堂好课?孙双金的“四个小”•学生的小脸通红;•学生的小眼闪亮;•学生的小手直举;•学生的小口常开。18德国体育教学专家海克尔教授:什么是一堂好课?二是笑。评价体育课的两条标准——一是出汗;19●学得愉快●教得有效●考得满意崔允灏教授:■什么是一堂好课?20关于好课讨论的启示●“好课”标准的多元性、开放性,就为我们广大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极大的自主空间。●“好课”没有严格唯一的标准,没有现成的统一的模式,只有一些基本的追求(学生学习主动、有效、快乐)。21•●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22一、教得有效23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余文森•—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12日)24•规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所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己能够能读懂和自己进行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先学),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后教)。25•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也称现有发展区),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强调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26•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这是先学后教的心理学依据。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应该放心地让学生独立解决。27•先学的“学”,后教的“教”都不是传统的“学”和“教”,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比如,先学之“学”的超前性、导向性和差异性。后教之“教”的针对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而最突出的特点则是先学后教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28••“教”的针对性是指针对学生在“先学”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要力求全面系统,但是教师的讲一定不能全面系统,而是要有针对性,教师要集中力量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29三个必讲●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之处必讲三个不讲吴家澍老师:30•当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以后,应当尽可能地用阅读学习去取代“听讲”。老师们应当尽可能地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这就是先学后教的基本追求。•31•在当代社会,阅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础生存能力,也是影响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先学后教就是在实实在在地培养阅读学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先学后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更有着深层次的影响。32目标明确、经常地指导和要求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作笔记、做择要,特别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读出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过去的知识找出矛盾或疑问,把它清晰地表述成为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习惯。教师经常这样做,时间久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这样做,不仅会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还会逐步形成质疑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并逐渐学会怎样提出问题。我们强调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在践行印度哲学家菩德曼的一句名言“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33温总理世界读书日(4.23)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大家要记住一个真理: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我曾在中国政府网在线交流时说过,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34读书之乐: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受苦而悲,不因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贾平凹35规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所面对的内容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还不能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独立思考理解它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就应当先教,而教的着眼点则应放在教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上面。36•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扫清障碍,把学生从他的现有发展区引进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教”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三个必讲),即教师的教在于促进学(提示学、指导学、组织学、提高学、欣赏学),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后教之“教”,先教之“教”都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教”。37•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温家宝2009年01月05日人民网-《人民日报》38规律三:温故而知新—一切教学(知新)都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温故)开展。•39•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教学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40•第三条规律告诉我们要把握好教学的起点(链接28),铺垫好台阶(链接29),化难为易,让学生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由于是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降低了知识台阶,学生就易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相反,如果学生读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学不会……•4041•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之分。•钻研教材,了解所学内容的逻辑起点;•了解学生,关注学生认知的现实起点。42俗话说“没有不能攀登的高山,只有上不去的台阶”,要带领更多的学生能够勇攀知识“高峰”,关键是要科学创设教学台阶,处理好阶段目标与终结目标的关系。易登高山,难过峭壁?43三条规律的灵魂在于坚持以学定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努力做到该讲的大胆讲,不该讲的就放心的、坚决的不讲,切实提高我们教学的针对性。老师们要把我们的“教”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上,用在“导学”上,真正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实现“少教多学”。44“墻上的洞”的啟示•孩子们有学习的天性;•学习是自己的一种建构;•有教师在旁边可能是一種学习,也可能不是一种学习,教师不在旁边倒可能是一种学习;45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1.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路上行走,但只有在高速公路上……•2.要走上高速公路,必須先找到入口处,这是一個探究、发现、辨别方向和选择的过程,需要能力和合适的方式;•3、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即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学习。46二、学得愉快——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47学生什么时候学得最好?学生学得最有兴趣的时候学得最好,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的时候学得最好。因此,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既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堂好课的重要追求目标。而能否达成这一目标,则主要决定于教师,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激情、学科气质和课程资源的积累。481.充满激情地开展教学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高度’。激情而投入的工作与麻木而呆滞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魏书生•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49•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高昂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知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50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教师)是决定性因素。51当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怒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52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我能伤人,也能救人。因此,只有教师的心头灿烂了,才能把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53•老师应该将自己的愉悦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学生也就会把赞美和激情以及高昂的学习热情、可喜的学习成绩馈赠给老师。54魏书生人生箴
本文标题:关于新课程课堂-唐果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9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