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例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
例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从广义来讲,教学目标是指“为什么而教”以及“学生学完这些内容之后能够做什么”,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是指新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也是希望通过数学活动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使学生达到理想状态,表示所有学生学完初中数学后必须达到该目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要充分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对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呢?一、把握好数学课程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数学教学中的远期目标是数学教学中体现教学教育价值的主要方面,关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数学教育的成功与否,指导着整个初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精神”,在确定了远期教学目标之后,其它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应当成为实现目标的一个环节。远期目标包括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等方面。例如,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模型思想”的远期教学目标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起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学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2]。掌握数学建模的思想是一个远期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在长期的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和渗透,同时结合适当的、有趣的教学素材和数学活动,才能使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落实。比如,在探索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看到实际问题就会主动地设未知数,列出相应的方程求出解,方程也可解决很多几何问题和三角函数问题,如果学生会主动应用方程去解决问题,就说明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了方程模型。数学教学的近期目标是指在学习一些具体的数学内容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是对教学要求的进一步加细和分解。例如,“一次函数”内容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并理解函数图象变化情况;(3)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5)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近期教学目标是实现远期教学目标的一个环节,比如,对“一次函数”的认识是一个近期目标,可以利用上述教学活动来实现,但是,对“一次函数”的认识可以看成是培养函数思想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把握好课程内容的远期目标一近期目标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只有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价值。二、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合数学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去理解和感受知识,在教学中,既获得了知识,又产生了情感,启发了思维,激发了想象。例如,为了测量一条池塘两端A、B的距离,在池塘一边找点O,延长AO到D,BO到C,分别使AO=DO,BO=OC,连结C、D,这时,测得CD的长度就是池塘的宽度。老师:你能说出测出池塘两端距离的依据吗?学生:我知道AB=CD。老师:你能从理论上证明它吗?大家讨论一下。接下来,学生一起讨论,能够从图形得出ΔABC≌ΔDOC。老师;你如何证明ΔABC≌ΔDOC呢?哪一位同学谈一下你的看法。接着,学生个别学习,也有的相互讨论。学生:从图中得出AO=DO,∠AOB=∠DOC,BO=CO,就能证明ΔABC≌ΔDOC,则AB=CD,只要测出CD的长,就能知道池塘的宽度。老师:请哪位同学把刚才的发言表达出来,并给予证明。该课例充分体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索,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也培养和锻炼了情感态度。三、准确地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地分解到每堂具体的数学课中,形成有序地教学目标链条。
本文标题:例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0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