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基础考点
合金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并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尺寸准确的铸件的能力。合金充型能力影响因素: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浇注温度,浇注压力,充型能力);铸型特点。合金流动性:液态合金自身的流动能力。合金流动性提高措施:a共晶合金b选择流动性合金c加入低熔点化合物d提高浇注温度e改善铸型合金流动性影响因素:合金的种类;合金成分。(共晶成分流动性最好,离共晶成分越远,结晶温度范围越宽,流动性越差)灰口铸铁,球墨铸铁,铸钢及铝合金流动性比较:灰口铸铁〉铝合金〉球墨铸铁〉铸钢铁形态:灰口铸铁(石墨呈片状)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蠕墨球铁(石墨呈蠕虫状)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灰铁与球铁性能:灰铁(良好的铸造性能,流动性好,收缩性小,减震性好,耐磨性好,缺口敏感度低,抗压强度接近于钢),球铁(力学性能比其他铸铁高,可与钢媲美,抗拉强度近于钢,塑性韧性低于钢,但高于其他铸铁,耐磨性好,减振性好,缺口敏感性低,这是钢所不及的)合金的收缩:高温合金液从浇入铸型到冷凝至室温的整个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分类: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T浇注→T凝固开始→T凝固终止→T室)缺陷:缩孔、缩松、变形、裂纹、残余应力。液、固收缩形成缩孔和缩松,固缩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缩孔:是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大的孔洞。缩孔产生原因: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大于固态收缩。合金液充满铸型后,在冷却的过程中在靠近型腔的表面先降低到凝固温度,凝固成一层硬壳,内部包住了合金液。温度继续下降,铸件除产生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外,还有先凝固的外壳产生的固态收缩,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远大于固态收缩,故液面下降并与硬壳顶面脱离,产生了间隙。待内部完全凝固,铸件上部形成了缩孔。缩松: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小缩孔。缩松产生原因:合金液充满铸型,并向四处散热时,因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教宽。铸件截面先生成的树枝状晶体不断长大直到相互接触,此时合金液被分割成许多封闭区,封闭区中的液体在凝固过程中得不到补充,形成的微小孔就是缩松。缩孔缩松防止措施:a合理选择铸造合金:采用接近共晶成分或结晶温度范围窄的合金。b合理选用凝固原则:采用“顺序凝固”或“同时凝固”原则,在铸件最后凝固地方,设置冒口或冷铁来补缩铸造内应力的种类及产生原因:种类(热应力,机械应力)产生原因:热应力,由于冷却速度不均匀,机械应力,由于铸件固态收缩受到机械阻碍。铸造内应力预防和消除:1)设计上,力求铸件壁厚均匀,使铸件各部分温差尽量减少,还应避免尖,锐角2)工艺上,改善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顺序凝固:离冒口最远的部件先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同时凝固:采用工艺措施使铸件各部分之间没有温差或温差很小,同时进行凝固。分型面:两个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浇注位置:浇注时铸件所处的空间位置。分模面:分开磨具、取出产品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拔模斜度:为便于起模,垂直于分型面的壁必须有一定的倾斜度。冒口、冷铁、芯撑、芯骨的作用:(冒口:补给铸件凝固收缩时所需的金属,避免产生缩孔。冷铁:为增加铸件厚大部分冷却速度,在砂型、砂芯表面或型腔内安放的金属激冷物。芯撑、芯骨:作辅助支撑)冷变形:金属塑性变形在不产生回复,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变形热变形:金属塑性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强度,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加工硬化利弊:(弊:金属强度升高后,要求压力加工设备功率大。金属塑性下降后,继续塑性变形困难,需增加中间退火工序,降低生产率,提高成本。利:作为金属强化手段,如:滚压与喷丸)金属可锻性:金属接受锻压加工的难易程度可锻性衡量指标:塑性指标,变形抗力(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则金属可锻性越高)自由锻特点:1)工具简单,通用性强,灵活性大,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2)精度差,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3)生产适用范围广,对大型锻件,自由锻是唯一途径自由锻前加热(火焰、电)目的:提高金属塑性,减少变形抵抗力,使其易于流动成型并获得良好锻后组织。自由锻造:是金属在锤面与砧面之间受压变形的加工方法。自由锻设备:空气锤,蒸汽-空气锤,水压机自由锻工序:基本工序(拔长,冲孔,镦粗,弯曲);辅助工序(压肩,错移);精整工序(滚圆,整平)模锻设备:蒸汽-空气锤,热锻模曲柄压力机,平锻机,摩擦压力机模锻结构:模锻模膛(终锻模膛(有毛(飞)边槽,模锻斜度和圆角半径较小),预锻模膛);制坯模膛(拔长模膛,滚压模膛,弯曲模膛)、拔长/滚压/弯曲/成型模膛、镦粗台、切断模膛模锻特点:质量好,重量小,设备投资大,工艺灵活性不如自由锻,节约金属,可锻比较复杂锻件,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劳动强度较低板料冲压工序:分离工序(落料:将板料沿不封闭的曲线(轮廓线)分离的冲压方法。主要用于备料。冲孔:将板料沿封闭的曲线(轮廓线)分离的冲压方法落料);变形工序(弯曲:金属在弯矩作用下,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弯曲成一定角度的冲压工序。拉深:材料在一拉一压的应力状态下变形为空心状的零件(杯状)的冲压工艺方法。)冲模分类:简单冲模,连续冲模,复合冲模焊接:利用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兼用,借用于金属原子的结合和扩散作用,使分离的金属材料牢固地结合起来称为焊接。焊接方法分类:1)熔化焊:气/电弧/电渣/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铸焊。2)压力焊:电阻/摩擦/压力气/冷压/超声波/高频/爆炸焊。3)钎焊:软钎焊,硬钎焊。熔化焊:将焊件接头处局部加热到熔化状态,通常还需要加入填充金属(如焊丝,电焊条)以形成共同的焊池,冷却凝固后即可完成焊接过程。压力焊:将焊件接头处局部加热到高温塑性状态或接近熔化状态,然后施加压力,使焊接头处紧密接触并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完成焊接过程。钎焊:将填充金属(低熔点钎料)熔化后,渗入到焊件的接头处,通过原子的扩散和溶解而完成焊接过程。直流焊机接线方法及其应用:1)直流正接:焊件接电源正极,电极(焊条)接电源负极的接线法称正接2)直流反接:焊件接电源负极,电极(焊条)接电源正极的接线法称反接。应用:一般情况下皆用正接因焊件上热量大,可提高生产率,如焊厚板,难熔金属等。反接只在特定要求时才用,如焊接有色金属,薄钢板或采用低氢型焊条等。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焊接接头包括焊缝和焊接热影响区两部分。焊缝(焊缝的金属性能常不低于基本金属)焊接热影响区:熔合区(组织粗大,处熔化和半熔化状态,化学成分不均匀,力学性能最差),过热区(晶粒粗大,处严重过热状态,塑性韧度低,易产生焊接裂纹),正火区(晶粒细化,金属发生重结晶,力学性能好),部分变相区(晶粒大小不均匀,力学性能稍差)焊接应力形成原因:1)不均匀的加热2)工件具有一定刚性3)冷却不均匀焊接应力减少1)避免焊缝密集交叉,焊缝截面和长度也要尽可能的少,以减少焊接局部加热从而减少焊接残余应力。2)预热可以减少工件温差,也可减少残余应力。3)采取合理焊接顺序,使焊缝能较自由的收缩,以减少应力。4)采用小线能量焊接时,残余应力也较小5)每焊完一道焊缝,立即均匀锤击焊缝使金属伸长,也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焊接应力消除:消除应力退火、加载法(水压试验)、振动法。焊接变形种类:1)收缩变形:因焊缝纵向和横向收缩,而导致构件纵向横向尺寸收缩。2)角变形:V形坡口对称焊,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焊后横向收缩3)弯曲变形:T形梁焊接,焊缝布置不对称,焊缝纵向收缩。4)扭曲变形:焊接顺序或焊接方向不合理,焊前结构装配不当5)波浪变形:薄板焊接,焊缝纵向收缩,使焊件丧失稳定性。焊接变形预防措施:1)加裕量法2)刚性固定法3)反变形法4)选择合理的焊接次序。00000000焊接变形矫正方法:1)机械矫正法:利用机械外力来矫正。2)火焰加热矫正法:利用火焰加热后冷却收缩来抵消该部分已产生的伸长变形。焊条组成及各部分作用1)焊芯,保证焊缝金属具有良好的塑,韧性,减少产生焊接裂纹的倾向,以改善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弥补焊接过程中合金元素的烧损。产生电弧、熔化后填充焊缝2)药皮,焊丝表面涂压的一层涂药。作用是稳定电弧、造气造渣、机械保护、改善焊缝金属化学成分焊条选用原则:焊接低碳钢或低合金钢时,一般应使焊缝金属与母材等强度。焊接耐热钢,不锈钢时,应使焊缝金属的化学成份与焊件的化学成分相近。焊接形状复杂和刚度大的结构及焊接承受冲击载荷,交变载荷的结构时应选用抗裂性能好的碱性焊条。焊接难以在焊前清理的焊件时应选用抗气性能好的酸性焊条。使用酸性焊条比碱性焊条经济,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酸性焊条。焊条牌号:焊条牌号一般由一个大写拼音字母和三个数字表示。拼音字母表示焊条的大类,J表示结构钢焊条,A表示奥氏体不锈钢焊条,Z表示铸铁焊条。前两位数字表示各大类中若干小类的焊缝金属抗拉强度等级,单位是kgf/mm2。最后一个数字表示药皮类型和电流种类。焊接接头概念及形式:概念是指焊接结构中,各焊接元件相互连接的地方。形式有对接,搭接,角接,T形接四种。坡口形式有不开坡口,V型坡口,X型坡口,U型坡口。可焊性概念及其评估方法:概念:可焊性是指被焊金属在采用一定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工艺参数及结构型式的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它包括2个方面,一是工艺可焊性,主要是指焊接接头产生工艺缺陷的倾向,尤其是出现各种裂缝的可能性。二是使用可焊性,主要是指焊接接头在使用总的可靠性,包括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及其他特殊性能。评估方法:以碳当量估算。Ce=C+Mn/6+Cr/5+Mo/5+V/5+Ni/15+Cu/15Ce0.4%时,钢材焊接时冷裂倾向不大,焊接性能良好。Ce=0.4%-0.6%时,钢材焊接时冷裂倾向明显,焊接性能较差。Ce0.6%时,钢材焊接冷裂倾向严重,焊接性能差。切削运动:切削时,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包括主运动(最基本)和进给运动(使金属层不断投入切削)。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工件和刀具沿主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进给量:工件或刀具运动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刀具与工件之间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切削深度(背吃刀量):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切削层几何参数: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切削面积。刀具材料性能要求: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高的耐热性4)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5)良好的工艺性能6)经济性刀具材料种类:碳素工具钢及合金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用得最多的高速钢和硬质合金)车刀切削部分:3个刀面:前刀面(直接与切屑接触,切屑流过的表面)、主后刀面(与工件上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副后刀面(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2个刀刃: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交线)、副切削刃(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1个刀尖:刀尖(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处的那一部分切削刃)前角:在正交平面内前刀面与基面夹角后角:在正交平面内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夹角;主偏角:在基面内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夹角;副偏角:在基面内副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夹角;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主切削刃与基面夹角切屑种类:带状切屑:切削速度较高,刀具的前角较大而切削厚度不大时,加工塑性较好的材料容易获得。这是正常情况下最常见的切屑形态。挤裂切屑: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容易获得。单元切屑:切削厚度很大而切削速度极低,刀具前角小,容易获得(切削单元基本不连续)。崩碎切屑:加工脆性材料时容易出现。金属切削过程变形区的特点及关联:特点:第一变形区为塑性变形区,其变形量最大,常用它来说明切削过程的变形情况;第二变形区为摩擦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面流出时必然有很大摩擦,因而使切屑底层又产生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发生在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后面接触的区域,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钝圆部分与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关联: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附近,应力状况复杂、应力大而集中,切削层金属就在此处分离。此外,第二变形区的摩擦状况对第一变形区的剪切面位置有很大影响,而第三变形区却受到延伸至已加工表面下的第一变形区的影响。积屑
本文标题: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基础考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3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