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R七年级下册第6课黄河颂“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新课导入学习目标1.欣赏歌曲《黄河颂》,感受黄河的汹涌澎湃、气势恢宏。(重点)2.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诗歌,培养语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其意境美,提升欣赏品味。(难点)3.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光未然(1913~2002.1)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30年代起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作者简介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在延安首次上演。1940年去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术评论。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勇于面对重大文艺现象发表意见。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诗人面对伟大而坚强的抗日军民,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写作背景浊流()狂澜()山巅()屏障()澎湃()哺育()九曲连环()zhuólándiānzhàngpàibǔqū字词注音气魄:坚强:狂澜:气势。意志坚定,不动摇。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词语解释1.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朗诵词起什么作用?朗诵词提纲概括了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2.歌词部分,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描绘黄河的句子是“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在诗中起什么作用?“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研读赏析2.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则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3.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节奏感强,章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自由奔放而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自然的韵律。品味语言板书设计写作鉴赏1.直接抒情,风格雄浑豪迈。诗人运用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地域广阔的形象,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抒发了对黄河的热爱之情,使全文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2.虚实结合。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融合,赋予自然之物以情感,表现出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种融入审美体验的技法有极强的感染作用,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崇高的美的体验。昔日,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激励着中华儿女浴血奋斗,赢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今天,愿我们继续宏扬黄河精神,勇往直前,把我们的民族建设得更加强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课堂小结课后题参考答案二、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作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的: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万丈狂澜;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文化摇篮,英雄辈出,民族屏障。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三、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豪放的诗歌风格比如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犹如泰山、黄河的博大情怀,犹如大江大海的宽阔胸襟。婉约的诗歌风格比如柳永、李清照等人的词作,犹如小桥流水一般秀美动人,犹如苏州园林一般空灵清爽。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属于雄浑豪迈的风格。同学们上学期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
本文标题:黄河颂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4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