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学3玉溪师范学院教学课件土地资源学教学安排1、课堂要求2、参考文献3、主要内容4玉溪师范学院教学课件土地资源学课堂要求1、提前10分钟进入课堂;2、上课起立、关闭手机;3、认真听讲,做好听课笔记;4、学生请假,须有书面假条。5玉溪师范学院教学课件土地资源学主要参考文献1、陈百明编著,《土地资源学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2、陈焕伟编著,《土地资源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3、傅伯杰著,《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4、倪绍祥编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中国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研究》,石玉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玉溪师范学院教学课件土地资源学主要参考文献6、戴旭著,《农业土地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1995年7、刘黎明编著,《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8、王秋兵编著,《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9、朱德举编著,《发展中的土地科学》,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类型的空间与时间的变异规律、调查及评价、区域生产潜力、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科学,是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据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约为230亿吨/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土地资源学课程简介(TheDisciplineofLandResources)土地资源学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也是土地科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的应用基础学科。该学科综合了气象学、土壤学、技术科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是为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经过国内外土地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从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中的一部分逐步组合、融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一)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二)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三)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研究。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四)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五)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包括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六)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包括土地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既能够全面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又能全面掌握该学科的相关技能,同时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前沿。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第三章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第四章土地资源调查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第六章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第七章土地可持续利用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第九章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第十一章世界土地资源概况15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属性分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功能、开发、持续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情况介绍玉溪师范学院教学课件16第一章绪论土地资源学1.1土地科学进展与展望1.1.1土地科学概念土地科学——是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第一章绪论土地资源学1.1.2土地科学的属性与研究内容土地科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①土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的相互联系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土地功能与作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用途转化的机理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③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法律、土地行政等内容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④土地关系。属性研究内容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1.3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大多数人把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分为一级,土地资源学为二级学科。土地科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学土地信息学其它(陆红生,2002)另外,朱德举认为土地科学为三级分类体系。第一章绪论土地资源学1.1.4土地科学的发展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国外土地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土地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距今约2500年前的《周礼》,是我国最早的具有土地思想萌芽的著作,该著作把全国土地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隔五类。2000年前的《管子·地员篇》把全国土地分为三等十八类九十种,确定了土地等级系统,对土地进行了简要评价。《禹贡》根据土地自然肥力的差别将九州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级共九级,并按土地等级规定田赋标准。(1)早期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1、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2)、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吸收前苏联的一些研究成果,发展了土地类型学,从土地类型的角度对我国各自然分区的内部特征进行剖析,并且在1959年完成全国自然区划。土地资源学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第二阶段土地资源学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吸收了欧、美、澳等国的思想,完成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和1:100万土地类型图等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城市土地、林地、天然草地等的评价分析,土地综合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形成。(3)、我国土地科学的近期发展土地资源学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1)土地评价研究;(2)土地资源调查研究;(3)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4)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研究;(5)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研究;(7)土地规划研究;(8)土地资产评估研究;(9)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10)土地管理研究(特别是在土地产权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土地分类与土地评价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国外土地科学的发展土地资源学前苏联20世纪30年代是前苏联土地类型学或景观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景观思想指导下,前苏联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土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出了一系列土地分类、分级、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2、国外土地科学的发展国外土地科学的发展土地资源学德国德国对景观学的研究亦做出了重要贡献。早期景观学研究的代表人物S·帕萨格,提出一个景观单元等级系统。对近现代景观学有重要影响的是CarlTroll。他将生态学思想引进土地研究之中。国外土地科学的发展土地资源学英国英国除进行本国土地研究,还成立国外发展部土地资源处,专门负责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资源。英国土地研究工作是以区域研究开始的,其中,米彻尔编制的10级的土地、土壤和生态单位的分类等级系统表,是关于土地分类最详细的等级系统表。国外土地科学的发展土地资源学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对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非常重视,明确提出土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提出土地研究中的土地系统、土地单元、立地三级系统,把工作范围扩展到了环境生态的调查研究上。国外土地科学的发展土地资源学加拿大加拿大把土地分类定名为生态土地分类,并确立了一个七级生态土地单位系统:生态带—生态省—生态区域—主态区—生态段—生态立地—生态元素。国内外土地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土地资源学上溯到约2500年前我国《周礼》一书对土地的记载与研究。欧洲一些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也开始有关研究。特点:零星的、不系统的、以描述性为主的分析调查阶段。综上所述,可将国内外土地科学的发展综合分为三个阶段:3、国内外土地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内外土地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土地资源学(2)第二阶段二十世纪的30至40年代。对土地的研究以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制图为主。国内外土地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土地资源学(3)第三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是土地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特征:把土地作为自然综合体对待,建立土地分类、分级、评价与规划利用、管理等理论体系。概括与总结土地资源学土地科学是关于土地知识的学科体系,是以土地为研究客体的一系列相关学科的集合体,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交叉学科。依据研究内容划分为四个分支学科,即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学和土地管理学。4、概括与总结概括与总结土地资源学(1)各分支学科间相互关系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是土地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土地利用是目的,是为了持续发展生产并持续获取需要的各类产品;土地管理是国家为达到土地利用目标而采取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管理措施的手段,1.1.5土地科学展望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水土保持研究、荒漠化土地的防治研究、盐碱化治理研究等方面,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建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效果评价、土地使用制度评价、土地管理效益评价等几方面。传统评价指标只重社会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而忽视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这一评价指标内容也正是未来研究的重点。1.1土地科学进展与展望(续)土地资源学土地科学展望土地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资产化管理的研究以及关于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将成为今后的重点研究对象。加强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研究土地利用规模研究对影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因素,土地经营规模向适度规模转化的途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完善土地资源的研究手段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集成GIS与RS的土地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国土资源数据库和监测预报模型。36第一章绪论土地资源学1.2土地资源学的概述1.2.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他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土地的概念土地资源学土地a)人类对土地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人们仅认为人与土地是一种依存关系;随后,人们扩大了对土地的自然、技术和人文特性等方面的认识,认为“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洋上,空气、光和热所赠与的物质和力量。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土地经济学、地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又认为土地是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概念土地资源学b)土地概念表述上的差异:土地概念土地资源学土地(朱德举,2001)——地球上一定范围内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FAO《土地评价纲要》(1976):土地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所有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以及人类过去、现在的活动结果。c)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土地概念土地资源学d)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土地概念土地资源学e)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重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土地概念土地资源学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
本文标题:74土地资源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5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