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培训罗训根据《遵义市中小学在职教师教材教法培训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遵义市9月份将进行教材教法考试,本次考试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考查教师对所任学科教材、课标的理解,运用教材及科学理念进行教学的能力、解题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功。1、课程标准占10%;2、教材占70%;3、教法占20%。与2001年版相比,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九大变化:1、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原来的“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的“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原课标:●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修改稿:●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4、“双基”变“四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与数学素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原认知水平;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学段划分保持不变;●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原课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7、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十大核心概念)8、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学段目标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9、关于内容标准的修改(一)数与代数的变化第一学段:①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②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第二学段:①增加的内容:●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②调整的内容:●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二)图形与几何的变化第一学段①删除的内容●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删除“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删除“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②降低要求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①删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②增加“知道扇形”。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三)统计与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删除“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平均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②删除“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③删除“不确定现象”部分,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①删除“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三学段。②删除“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③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这是修改后的一个重要变化。原来,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现在希望学生通过数据来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也可以看出。(四)综合与实践的变化●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地和内涵。●“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关于《标准》目标《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关于知识技能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知道、初步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理解(认识、会)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证明)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关于过程性目标过程性目标经历(感受、尝试)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数学课程实施建议《课标》针对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等。各个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灵活的实施方法,不拘泥于文本。小学数学教师在《课标》理念下的角色转换传统的数学教师的角色有4个强调和4个忽略:强调社会责任,忽视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的权利角色,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业务能力,忽视了培养人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化归思维方法、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呼唤小学教师:1、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自身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学生主体性是本次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2、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的弊端提出来的。3、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实践者、课程研究与开发者。在课改的实施中,教师更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去进一步理解课标,提高实施课标的效果和水平。教师是课程实施者,应该让教师享有课程开发的权力,并承担课程开发的责任。原来的教材指向性较强,教师备课不费什么力。原来的教材和教参书,会告诉我们教什么和怎么教,具体教到什么程度。现在不是这样了,教材空间很大,对于教的“度”难把握了,是深些好还是浅些好?很多教师很难把握,不知所措。二、教材研读和使用教师反映的问题•吃不准教材呈现方式背后的用意•搞不清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体验•把握不了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如今的“教师用书”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比如,教师用书主要指明教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7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