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阅读作品:《诗经》作品类别:诗歌集作品作者:佚名原作,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诗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祭祀典礼,战争徭役,定都建国等等,其信息量之大,文献价值之高,令人惊叹。我觉得可以这样说,一部《诗经》立体地再现了生存环境、事态人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反映,其内容在世界古代诗歌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诗经很大部分歌唱的是百姓的平常生活,展现了一平淡出惊奇的艺术价值和写作方向,它可以称赞一位猎人的技艺高超,可以称赞一个女人长得漂亮,也可以描述一个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嫁娶,写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诗经》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深得人们,特别是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其重要原因就是它所表达的都是当时人民最真实最纯粹的情感,其中的诗词大多直接朴实,没有一点的刻意修饰,于质朴中透露出深刻。用质朴的灵魂冲击吟诵者那心中的纯净之窗,使人产生共鸣。《诗经》中,常见的植物都有美妙的名字,比如车前子叫“芣苢(fuyi)”“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一群年轻女子,头饰彩巾,手执衣裾,欢歌笑语,此情此景怎能不歌?“菲”是在平常不过的蔬菜——萝卜;“葑”,又叫蔓菁,今天俗称大头菜,它也被《诗经》寄予了浓浓情意。焦急等待,迫切渴望,热烈向往,刻骨思念,点点滴滴都蕴含生之趣味,一餐一饮,朋友相聚;一草一木,夫妻分离;鸟兽虫鱼,情人嬉戏都成为了笔下的旋律,或许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意的栖居”。用大脑思维,用灵魂歌唱,用心灵感悟,这就是诗意的生存。《诗经》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真实、怒放着生命力的世界!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中几多甘甜,几多辛酸;而《诗经》用人民纯朴的语言酿造了古代先人们生活中美妙的酒浆。让我们在对《诗经》爱情进行解读之时,感知了古人对金钱、名利与气节的价值取向标准和忠贞与背叛,索求与淡泊间的多重选择。为我们能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感受爱的美好,爱的真谛。诗经中有哀怨忧郁的失恋者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执着求爱的苦恋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敢于反抗的奋斗者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大胆热烈的求爱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坚贞不二的钟情者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赢得爱情的自豪者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寒暑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的进步和朝代的更替从来都不是波澜不惊的,战争是历史的波澜。虽然中华民族一直崇尚以和为贵,但仍不可否认一些战争的积极性,它们是中国历史轨迹前进中的拐点。而战争不可避免,所有经过之路,都是必经之路。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最受被动的一直都只有一类人——农民。他们或别妻离子,远赴征戍;他们或家国破碎,颠沛流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客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当谄媚者为帝王歌功颂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时,他们的士兵或许正沙场征战苦,或许正思忆枕边人,他们的子民或许正“食之野草,饮之稀汤”,或许正“眠与野雉,言与虫蚁”。一个人为国家奉献一生,最后却无依无靠,举目无亲,那么若他的膝沾着边疆的土,他是在向谁下跪?若他的剑沾上敌人的血,他是在为谁冲杀?······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皇帝,因为那是一种绝对的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剑戈所指,便有人为其劈山开路,冲锋陷阵;诏书所达,即可选尽天下美女;冲冠一怒,便有人灭家灭门,草去无根。但绝对的权力必滋生绝对的腐败!“烨哗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棱。哀今之人,胡憯磨惩”。当我吟唱着【诗经】反复叠唱的韵调,感受着这或浓情或悲情,我看到贵族正欣赏着管弦丝竹,妙龄姑娘和年轻小伙子正接受婚礼的祝福,百姓们仍经受着战乱之苦······我默默合上书页——这次的读书活动真有意义!读《诗经》有感读了一部分的《诗经》我发现其中大多是关于古人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诗经》于现在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时空在变,可是人的感情确无法改变。读它,仿佛是在上演一场场穿越时空的爱恋。或喜或悲,其结局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情这个千古不变的话题生动的在其中呈现。但是其展现的爱情却又是最简单、单纯的。这也正符合我对爱情的看法,简单爱。《诗经》的语言。经者,经纬也。《诗经》便是诗的经纬。语言的立法体系有两条,一是诗,一是史。诗的语言是高度感性的,史的语言是高度理性的。这次阅读,可以算是对《诗经》作为语言立法者的地位进行一次考察。《诗经》的第一身份是民歌,其语言是当时绝大多数人都能听懂,并乐于传诵的。如同现今的流行音乐一样。同时《诗经》的语言可以算是汉语的源头。希望通过这次阅读,能体会到更多汉语的智慧与生命力,能像普通先民一样自然地进入汉语源头的语言场域,体会言说歌咏的魅力。在当今世界,这样的事情大概不会有了,除非,他后台够硬或者不想干了,我就在想,社会进步了,为什么宣泄不满情绪的权力却消失了?要知道这样的事例在古代不止一次,宋国统帅华元与郑国作战,被俘,逃回,宋人筑城,华元做主管,筑城工人笑华元,华元让他们唱,不加禁止,这代表了什么?“白驹”一文,以其多种解释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诗歌有多种解释很正常,如李商隐的《锦瑟》,再如戴望舒的《雨巷》,而我觉得诗歌的魅力也在于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才是好的。在我初,高中学语文时,总要归纳出一个主旨,我觉得并不需要,现在,我不学语文了,看书不用归纳主旨了,反而看的快乐,语文,就是要快乐的学好。《诗经》这部书太厚重,以我目前的能力和时间,还远不能达到深刻理解诗经的地步,只有从中选几篇来浅谈一下感受。“雅”一般认为是贵族所做,我原来以为是贵族所做的享乐之诗,可是却并非如此,“雅”中也有类似“风谣”的作品,让我们能感受到真实的生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认识《诗经》还是从这首开始,在我还不能彻底了解它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喜欢上了《诗经》。正所谓爱一个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欢《诗经》也是稀里糊涂,莫名其妙。其实对于《诗经》我只属于一个门外汉,我只喜欢我能读懂的,喜欢能够让我朗朗上口的。除了关雎,我还喜欢《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后来看到好多人的网名都选择了“在水一方”,心里很是喜欢,至少这个人不会太低俗,懂得《诗经》,并且喜欢《蒹葭》的人都会有一点素养,不会像那些叫什么“以茎制洞”的人,看上去,听上去都是那么粗俗。喜爱诗经的简朴的文字,更喜欢诗经中那些或单纯、或美好、或坚贞、或凄凉的爱情故事。为那些单相思的男女的坚持和纯真而感到生活的美好、多彩,为他们祝福;为那些因饱受战争而不得相见的恋人而感到牵挂,为他们的分离而心情低落;为那些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主婚姻爱情的男女感到了青春的朝气,青春的美好,为他们加油,为他们骄傲;为那些家庭破裂而遭抛弃的女子感到愤懑,她们淳朴善良,勤俭持家反遭抛弃,为那时的封建制度下的婚姻对女子的不公感到不平。爱文字,爱诗经,爱感人至深的故事。从小学到中学学过很多唐诗宋诗,虽也很是喜欢,但当读过《诗经》里的诗句后,都远不及对《诗经》的喜爱,比起唐诗宋词奢华雕砌的韵律和仪仗,诗经里的句子更多的给人是未经雕琢的真诚感和冲击感。就好像唐诗是精雕细刻的窗棂檐角,满是技巧,仪态万千;诗经则是古朴的石阶,苍凉的站在那里上千年。感觉里两周战国时候的古代人们总是最真诚的,诚恳的歌颂祖先功德,诚恳的拜求风调雨顺,诚恳的去想喜欢的姑娘。风,雅,颂,随便抄起一段,寥寥数字,却又是那么的读不胜读,美不胜收。翻阅《诗经》,简单有力的词句常常穿越时空,击中心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明白如话却又隽永深邃的句子,是《诗经》穿越历史烟尘令人感动的重要原因。读书报告告一段落,诗经的魅力永存谢谢大家读书小组:数理学院10191311成员:张辉方,傅健,王孟醒,苑罡男,陈臻,李威,刘修远组长:张辉方幻灯片制作:刘修远
本文标题:《诗经》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8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