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包括课内外
观沧海曹操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二十一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曹操简介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édànsǒngzhìsè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赏析《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写作特点诗意理解: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研习诗歌内容•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研习诗歌内容•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名句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在“客路”,时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为脍炙人口、“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明·胡应鳞语)的名句。唐时,张说为宰相时,亲笔将此联题于政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模。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哲理:新生事物是挡不住的,人应该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思考6.诗中表达出的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体会其中的道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造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写作背景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钱塘湖的?2.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景物来表现初春的钱塘湖美景?3.诗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用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诗歌导读研习诗歌内容•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2、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早莺、新燕、乱花、浅草。•3、“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研习诗歌内容•4、“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争暖树”?燕子啄泥衔草、营建新巢,从中能见出什么?•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拓展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比较一下两首诗的异同,谈谈你对春天的印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于无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以上为第一层。最后两句为第二层,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句点出时间,并照应上文“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简析练习•1、文学常识天空。•(1)、《钱塘湖春行》一词选自,作者,字,晚号,唐代诗人。•(2)、《天净沙秋思》体裁为,作者,元代著名戏曲作家。•(4)、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清。练习•2、按原文内容默写•(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2)《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3)《钱塘湖春行》中构成对仗的诗句是。•3、四首诗歌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请简要说出理由。33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702341、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2、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3、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老骥伏枥绿树村边合我寄愁心与明月禅房花木深355、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6、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7、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8、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9、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10、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烈士暮年山光悦鸟性何当共剪西窗烛杨花落尽子规啼万籁此都寂开轩面场圃3611、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1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空喜欢。14、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商女不知亡国恨似曾相识燕归来莫言下岭便无难问渠那得清如许3715、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18、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沙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天光云影共徘徊38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9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40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比喻,以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来说自己是仍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2.整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41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43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写出了田园景物怎样的特点?2.作者描写了老朋友的农庄中怎样的生活特点?3.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45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有钟磐声在空中回荡。461.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悦”和“空”两个词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是什么?3.品读这首诗,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古老、幽静、清寂摒除俗念,不追名逐利,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悦,使恰然自得;空,使空;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排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4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8〖译文〗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清风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491.作者为什么选“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2.“我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托明月所寄的是什么情感?3.这首诗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扬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渲染了暮春时节哀伤愁恻的气氛,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拟人。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借景抒情,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50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1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何时你我重
本文标题: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包括课内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9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