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ppt
1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2一、概念定义: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病因性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及伴随的蛋白、脂肪代谢异常,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甚至会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3流行病学全世界人口约65亿糖尿病病人2.3亿中国人口约1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约4千万印度中国美国4二、糖尿病的分类(Classification)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5病因临床表现遗传因素生活压力生活紧张肥胖应激状态、子宫内环境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的饮食习惯6临床表现(一)代谢紊乱症候群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女性外阴搔痒其他:四肢酸痛、麻木、腰痛、阳痿等2.多数病人起病隐袭,无明显症状,以并发症或伴发病就诊3.反应性低血糖4.围手术期发现血糖高5.健康体检发现血糖高7多饮视物模糊体重减轻多食疲乏多尿8六、临床表现(二)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急性并发症9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因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发病年龄青少年常见成年,常30-40岁发病情况急、症状明显缓慢、无明显症状体型多消瘦或体重正常多肥胖或超重家族史多无关多有关发病率5%-10%90%-95%胰岛功能、胰岛素、C肽水平减少或不能测得,释放曲线呈低平反应型正常分泌或偏高分泌型,但高峰后移,久病者也可呈低平曲线HLA系统相关无关自身抗体、ICA,GAD多阳性多阴性,与自身免疫无关酮症酸中毒易发生少发生治疗依赖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加口服降糖药治疗,少数患者需要胰岛素。10七、实验室检查1.尿糖测定:肾糖阈当血糖达到8~10mmol/L,尿糖阳性。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线索,但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2.血糖测定:正常空腹血糖范围为3.9~6.1mmol/L。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mmol/L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并可用于判断病情和控制情况。113、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标准或疑为糖尿病时,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准备:试验前3天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200g,禁食10小时以上无水葡萄糖:成人75g,儿童1.75g/Kg方法:将75g葡萄糖溶于250~300ml中,5分钟内饮完,分别于服糖前和服第一口糖后2小时取静脉血测定血糖水平其它: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124.GHbA1和糖化血浆清蛋白(FA)GHbA18~10%,反应前4~12周血糖总水平;FA1.7~2.8mmol/L,反应近2~3周血糖总水平。意义: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指标之一,但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5.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C肽与Ins等分子分泌,且不受外源性Ins的影响,是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准确指标。6.其他:自身抗体测定13九、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性化目的: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五架马车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14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的主要作用1)促进血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2)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或代谢供能3)抑制糖原分解和糖的异生4)抑制脂肪的分解15适应症:1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严重的感染、消耗性疾病、慢性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外科围手术期妊娠与分娩经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仍控制不良者继发性糖尿病制剂:16治疗措施胰岛素作用时间(h)作用类别胰岛素类型注射途径起效高峰持续注射时间超短效Lispro皮下静脉5分钟12~4餐前即刻短效普通胰岛素皮下静脉0.5~12~33~6餐前15~30分钟中效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慢胰岛素锌悬液皮下2~43~44~104~1210~1612~18早餐或晚餐前1h长效特慢胰岛素锌悬液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皮下3~46~1014~2016~1824~3630~36早餐或晚餐前1h预混型诺和灵30R优泌林30R(30%短效+70%中效)诺和灵50R优泌林50R(50%短效+50%中效)诺和灵70R优泌林70R(70%短效+30%中效)皮下早餐或晚餐前15~45分钟174.胰岛素治疗时早晨空腹血糖高的原因:①夜间胰岛素不足②黎明现象(downphenomenon):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为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③Somogyi现象:夜间曾有低血糖,未发觉,继而发生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鉴别方法:夜间多次(于0、2、4、6、8时)测血糖18糖尿病病人的护理19常用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高于机体需要量2.有感染的危险3.潜在并发症(potentialcomplication)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反应。4.有体液不足的危险5.知识缺乏20营养失调护理目标病人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缓解,体重增加,血糖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21营养失调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2)休息与运动3)口服降糖药物护理4)胰岛素治疗的护理22饮食护理原则合理控制总热能,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23制定合理的总热量以个人饮食习惯为基础,结合病情、年龄、身高、实际体重、活动强度、季节、生长发育等情况制定总热量成人: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儿童:营养平衡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24简单估算理想体重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10%;肥胖:体重标准体重20%消瘦:体重标准体重20%(18%)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BMI范围评价BMI<18.5消瘦18.5≤BMI<24正常24≤BMI<28超重BMI≥28肥胖25确定体力劳动类型体力劳动对照表:体力劳动类型举例卧床休息轻体力劳动办公室职员、教师中体力劳动学生、外科医生、体育活动、司机重体力劳动农民、建筑工26确定每日所需的总热量总热量=理想体重(公斤)×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体型卧床轻体力中体力重体力肥胖/超重1520-253035正常15-2025-303540消瘦20-25354045-50不同人群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数(千卡/公斤日)27每餐热量分配定时定量常用餐次及热能分配(%)临床体征早餐加餐午餐加餐晚餐加餐不用药病情稳定者20(1/5)40(2/5)40(2/5)33(1/3)33(1/3)33(1/3)用胰岛素病情稳定者20(1/5)40(2/5)3010用胰岛素病情多变者(1型)20(1/5)1020103010(2/5)(2/5)(2/5)28三大营养素的热能分配比例15%25%60%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29制定膳食计划举例男性56岁身高170厘米体重85公斤职业:会计患糖尿病4年,采用口服药+饮食治疗,未出现明显并发症30制定膳食计划步骤1、计算标准体重:170-105=65(公斤)2、判断患者体型:实际体重85公斤,比标准体重超30%,属肥胖3、判断体力劳动程度:会计属轻体力劳动4、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每日应摄入热能标准为20-25千卡/公斤体重全天所需总热量:65*20-25=1300-1625千卡5、总热卡分配:蛋白10-20%,糖55-60%,其余为脂肪6、根据饮食习惯和嗜好选择并交换食物31宜多用的食物(1)粗杂粮:荞麦面、筱麦面、燕麦面、玉米,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葡萄糖耐量。(2)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3)蔬菜32忌(少)用的食物1、精制糖:白糖、红塘、甜点心、蜜饯、雪糕、甜饮料等(当出现低血糖时例外)。2、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物:马铃薯、芋头、藕、山药等,多吃时应减少主食量3、动物油脂4、甜的水果:含果糖和葡萄糖高的水果应限量,且应减少相应主食量。5、酒33注意事项1、严格定时进餐2、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3、严格限制甜食4、保持大便通畅5、监控体重34休息与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规律运动的益处35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广播体操、太极拳、游泳、跳绳等36运动量选择强度:合适的运动强度是病人的心率应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时的心率=170-年龄时间:运动累计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频率:每周锻炼3—4次为最适宜若每次运动量较小,而身体条件又较好,每次运动后均不觉疲劳的患者,运动频率可为每天1次运动锻炼不应间断,若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弱37运动注意事项1.运动前评估:血糖高于14mmol/L,不要运动①饭后1~2h,尤其早餐后;②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不运动;③胰岛素注射部位与运动;④早饭前运动:注意根据血糖调整进食血糖6.6mmol/L,可进行运动;血糖6.0mmol/L左右,应先进食10~15g碳水化合物再运动;血糖5.6mmol/L则需进食30g碳水化合物。忌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先运动然后再进食。2.预防意外发生:多饮水,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避免高强度运动,防止意外伤害。注意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注意足部护理3.其他佩戴胸卡: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联系人、病情38口服降糖药物护理1、观察药物不良反应2、观察病人血糖、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评价药物疗效和药物剂量。3、指导患者按时进餐39药物不良反应磺脲类——低血糖反应,其他有胃肠道反应,偶有药物过敏如皮肤瘙痒和皮疹。餐前半小时服格列奈——三餐前服,不进餐不服药双胍类——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偶有过敏反应。因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休克或心力衰竭者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小剂量开始、餐中或餐后服用、使用肠溶制剂-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肠疾病与肠功能紊乱慎用,第一口饭中服用噻唑烷二酮类——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心衰者慎用,可能的肝功改变,需监测肝功,转氨酶增高2倍以上者禁用40胰岛素治疗的护理1、准确执行医嘱2、注射部位和方法3、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4、治疗中检测血糖和尿糖的变化5、教会病人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了解胰岛素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41常用注射部位:上臂外侧、腹部(肚脐周围及腰围除外)大腿外侧、臀部。正面反面将每个注射部位分为若干个2平方厘米的注射区,每次注射应在一个注射区域内注射部位42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副作用1.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运动过度、饮食失调有关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心悸、大汗、颤抖、饥饿、乏力等。脑功能受损表现:行为异常、神志障碍,直至昏迷,甚至死亡处理:口服15g左右的葡萄糖或糖果;或静脉推注50%GS40~100ml,必要时可重复;或胰高血糖素1mg肌注用于难以静脉输液的院外急救。2.局部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瘙痒,荨麻疹样皮疹,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3.注射局部脂肪营养不良其它:少数患者用药初期可出现轻度浮肿,视物模糊等43注意事项:胰岛素不宜冰冻,使用期间宜放在室温20℃以下使用时注意剂量换算及有效期剂量必须准确,采用1ml注射器抽药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以防局部组织硬化影响吸收,局部消毒应严密以防感染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应先抽正规胰岛素,后抽长效制剂,以免影响正规胰岛素的速效特性注意
本文标题:糖尿病病人的护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0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