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年上海各区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二)
【浦东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梅谱》序(明)王思任①天下有必传之心,无必传之人,何?心可以入万世,而人必不肯出百年。试摆列一世之人摘看一世之心,卑者逐无涯,高者命不朽。至百年之外,其人与心,俱血俱土也。有荧然一点如火之传薪者,无几也。②山阴刘雪湖,少时见王元章①画梅而悦之,至忘寝食。学之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壑,不知老之将至。始焉以元章画,继焉以梅画,迄于今从心所欲。腕脱神飞,墨停三日,而淋漓之气不止。曾有严某泛舟,展视其图,值花蝶翩来,依依数里许。又曾画倪中丞之壁,越半载,蜂食其华殆尽。化则还天,诚能动物,一之至也。③雪湖尝告人曰:“画梅以韵格胜。”夫韵在声后,格在局先。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即可解而又不可知。雪湖直以梅知之,而以画解之,此其心之独至,千载而下有必传者也。著《梅谱》凡四刻,俱为好事者携去。性既孤高,而家贫不能再刻,无以应问奇者。④予偶还里中,访雪湖山房,出旧稿示余,余为刻之于姑孰官邸。人共谓雪湖得梅之趣,而吾独谓雪湖得梅之苦。人徒欲传雪湖之画,而吾独欲传雪湖之心。倘从此有如其歌弈之悟....以至心而心传焉,则是《梅谱》乃导师也。(选自《刘雪湖梅谱》,有删节)【注】①王元章:即元代著名画家王冕。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A.焉B.与C.也D.矣2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23.对第④段加点短语“歌弈之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B.善歌善弈者可解而不可知。C.雪湖以梅知之,以画解之。D.韵在声后,格在局先。24.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志趣。B.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获得了画梅乐趣。C.作者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孤寒本色。D.作者认为刘雪湖从画梅中体悟到甘苦。25.概括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4分)【宝山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彭州圆觉禅院记北宋苏洵人之居乎此也,其必有乐乎此也。居斯乐,不乐不居也。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为自欺且为欺天。②盖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而不知其事,故居而不乐,吾有吐食、脱服□逃天下之讥而已耳。天之畀②我以形,而使我以心驭也。今日欲适秦,明日欲适越,天下谁我御?故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是其心且不能驭其形,而况能以驭他人哉?自唐以来,天下士大夫争以排释老为言,故其徒之欲求知于吾士大夫之间者,往往自叛其师以求其容于吾。而吾士大夫亦喜其来而接之以礼。灵师、文畅之徒,饮酒食肉以自绝于其教。呜呼!归尔父子,复尔室家,而后吾许尔以叛尔师。父子之不归,室家之不复,而师之叛,是不可以一日立于天下。《传》曰:“人臣无外交。”故季布之忠于楚也,刘邦以为,比丁公之贰则为愈。④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一日为予道其先师平润事,与其院之所以得名者,请予为记。予佳聪之不以叛其师悦予也,故为之记曰:⑤彭州龙兴寺僧平润讲《圆觉经》有奇,因以名院。院始弊不葺,润之来,始得隙地以作堂宇。凡更二僧,而至于保聪,聪又合其邻之僧屋若干于其院以成。是为记。【注】“食”、“服”:食,指俸禄;服,指官服。②畀:给予。“楚”指项羽。季布是项羽部将,屡败刘邦,项羽败亡后被刘邦捉拿,但被刘邦赦免并任命官职。丁公在楚汉战争中曾抓住刘邦但私下把刘放了,后来楚败,丁公拜见刘邦以为会重用,刘邦却把他杀了并示众以警示背叛的人。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A.以B.之C.则D.乃22.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应该随遇而安并听从自己内心的“乐”与“不乐”选择居所,但不应该随便搬迁。B.“乐”与“不乐”在于内心而不在于居所,所以要怡情养心而不应该随便搬迁逃脱。C.对居所“乐”与“去”的表现,反映出一个人名实表里是否统一和为政做人的态度。D.对居所“乐”与“去”的表现,反映出“我”能否驾驭他人、天人是否和谐的境界。23.苏洵愿意为保聪写“记”的根本原因是()。(2分)A.保聪在京师就殷勤地求与苏洵相识,苏洵被他的诚恳感动。B.保聪求与苏洵相识相知而没有背叛其师,且光大其师事业。C.士大夫们从唐开始就排斥僧道,苏洵要表示与他们的不同。D.宋朝已不像唐朝那样排斥僧道,而且保聪又为圆觉院命名。24.分析段画线处论证方法的作用。(4分)25.从前三段看,本文作为“院记”与一般的院、亭、楼、台的“记”相比特点突出,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崇明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钵山余霞阁记(清)梅曾亮①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②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③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观,高言愈张。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遂之为书记。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A.乎B.也C.与D.者22.第①段中作者认为“惟西城钵山”“便于人而适于野”的原因是。(2分)23.请结合全句内容,赏析第②段画线句把“行人”比作“飞鸟”的表达效果。(4分)24.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写文章就像是山峰之中云雾缭绕、江河的下游之水汇聚。B.“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喻指写作中的“有所待”。C.为文需要顺其自然,不必刻意为之,待有情感意趣即可。D.“善为文者有所待”一句包含作者对同游者为文的批判。25.本文“写景”与“论文”有机融合,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奉贤卷】(五)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2分)送浮屠文畅师序①(唐)韩愈①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问其名则是,校其行则非,可以与之游乎?如有墨名而儒行者,问之名则非,校其行而是,可以与之游乎?扬子云②称:“在门墙则挥之,在夷狄则进之。”吾取以为法焉。②浮屠师文畅喜文章,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请于缙绅先生,以求咏歌其所志。贞元十九年春,将行东南,柳君宗元为之请,解其装,得所得叙诗累百余篇。非至笃好,其何能致多如是邪?惜其无以圣人之道告之者,而徒举浮屠之说赠焉。夫文畅,浮屠也。如欲闻浮屠之说,当自就其师而问之,何故谒吾徒而来请也?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拘其法而未能入,故乐闻其说而请之。如吾徒者,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江河之所以流而语之,不当又为浮屠之说而渎告之也。③民之初生,固若禽兽夷狄然。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是故道莫大乎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宜;措之于其躬,体安而气平。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文、武以是传之周公、孔子;书之于册,中国之人世守之。今浮屠者,孰为而孰传之邪?夫鸟俯而啄,仰而四顾;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弱之肉,强之食。今吾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邪?④夫不知者,非其人之罪也;知而不为者,惑也;悦乎故不能即乎新者,弱也;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也;告而不以实者,不信也。余既重柳请,又嘉浮屠能喜文辞,于是乎言。【注】①本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春,时韩愈在长安任四门博士。浮屠,此指僧人、和尚。②扬子云,即汉代扬雄,著名儒者和辞赋家。24.与第①段划线句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墨名儒行者如果在儒门,我就要远离他们;儒名墨行者即使在远方,我也要推荐他。B.墨名儒行者如果在儒门,我就要将他驱赶;儒名墨行者即使在远方,我也要将他引荐。C.儒名墨行者如果在儒门,我就要将他驱赶;墨名儒行者即使在远方,我也要将他引荐。D.儒名墨行者如果在儒门,我就要远离他们;墨名儒行者即使在远方,我也要推荐他。25.在韩愈看来,文畅身为佛家子弟却喜欢向儒家学者们请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作者“推崇儒学”的一组是()(2分)①浮屠师文畅喜文章②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③是故道莫大乎仁义④民之初生,固若禽兽夷狄然⑤书之于册,中国之人世守之⑥知而不为者,惑也A.①③⑤B.④⑤⑥C.③⑤⑥D.②③⑤27.第③段举鸟兽之事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8.清代张裕钊曾说“退之为释子作赠序,内不失己,外不失人”,意思是韩愈既能明确自己的主张、立场,又能不失礼于人,结合③④两节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虹口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洞庭①游记》序明文震孟②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袖侣,游乃益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③。惟赵隐君凡夫④仅一至□。其他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⑤,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⑥雄词伟藻,直与缥缈、莫厘⑦争高竞爽,呑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无可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语言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螻⑧;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文在,儿与五岳四渎⑨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⑩,相得益彰,山灵恺豫⑪,又复如何!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君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渺: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⑪恺豫:祥和快乐。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A.也B.焉C.耳D.耶22.概括“游有四快”的内容。(2分)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B.如今偶尔地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的文化遗迹,按地图去寻找,也很难找到。C.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按照他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也与文中描绘不相称。D.如今偶尔地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的山水,按柳宗元文章所写去看,实地与文中描绘不相称。24.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25.请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③段。(4分)【黄浦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彭州圆觉禅院记苏洵①人之居乎此也,其必有乐乎此也
本文标题:2018年上海各区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0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