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加快我省研发机构建设对策研究
加快我省研发机构建设对策研究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对于研究开发(R﹠D)的定义是:“研究和实验开发是在一个系统的基础上从事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增加知识的总量,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一知识进行新的发明。”其将R﹠D分类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三类活动。因此,研发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自然科学及其相关科技领域(特别是高科技和社会公益性领域)的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信息调研和公益性技术研究为主要业务活动的盈利或非盈利机构。一般来说,研发机构要求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第一,在自然科学相关领域内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和试验工作;第二,要有明确的研究开发方向,并且开展具体的研究开发活动;第三,要有必需的研发经费,即有一定的科研投入;第四,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研发人员,且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第五,要有固定的场所、先进仪器设备、明确的组织机构和运行章程及其它必需的研发条件。根据以上定义,目前我省主要研发机构类型有:各类科研院所(包括部属、省属、市县属、民营科研机构等),企业研究机构(包括企业研究院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新引进创新载体,重点实验室,高校研发机构等。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要走在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作引领和支撑,而研发机构是科技活动的主要载体,是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因此推进研发机构建设对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发机构建设是贯彻落实“两创”总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促进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研发机构是我省的创新主体,尤其是企业研发机构,作为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的主要实现和完成者,它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可以反映该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因此要实施“两创”总战略,离不开我省的研发机构建设。其次,研发机构是建设创新型大省的迫切需要。浙江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大步伐是有目共睹的,这其中占浙江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贡献重大。要实现我省经济的持续增长,改变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创新不足的状况,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要加快我省研发机构建设,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1、我省研发机构建设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我省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2010年分别位居全国第7、第5位,知识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居全国第7和第2位。我省科研院所改革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三个全国前列和三个明显提高,即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科研院所与市场结合的紧密程度处于全国前列,引进大院名所共建创新载体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以及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1.1研发机构建设现状浙江省目前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机构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基本呈现各级各类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引进共建创新载体、高校研究机构、民营科研机构齐头并进,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尤其是企业研发机构的大力发展,已经形成了企业科技投入、科技人员、研发机构、科技项目和获得专利均占全省百分之八九十的格局。据统计,截止2010年,全省已有各类科研机构近7000家,其中省部属57家,市属130余家,省级民营研究所20家,企业研发机构5694家,引进的创新载体820家,高校研究机构205家。全省企业研发机构中,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企业研究院3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14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工程)中心55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6家,128家研发中心和研究院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海外共建立了36家研发机构。与其他单位合作建立研发机构187家。2010年部属科研院所共有固定职工1006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282人;总资产110.5亿元,净资产82.77亿元。省属科研院所共有固定职工61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252人;总资产64.23亿元,净资产35.0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2%和67%。2009年企业研发机构共有人员18.74万人,是2000年的5.5倍;科研仪器和设备272.89亿元,是2000年的5.8倍。高校研究机构共有研发人员4000人,科研仪器和设备20.85亿元,是2000年的3.6倍。2003年以来,先后引进共建兵科院宁波分院、浙江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浙江加州纳米研究院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目前为止已累计引进共建创新载体820家,总投资超过230亿元,引进科技人员16000多人,引进成果1300多项,引进专利1500多项。表12010年全省科研院所总体发展情况指标类别数量(个)固定职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人)总资产(亿元)省属科研院所366136425264.23部属科研院所20100665282110.5企业研发机构(2009年)5694-18740272.89高校研究机构(2009年)205-400020.85引进创新载体8201600014000-省级民营研究所204223051.231.2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我省研发机构人才队伍总体规模增长较快,截止2010年我省研发机构共有固定职工数达到10.7万人(不含高校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4.6万余人。从图1中可见,我省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主要集中在企业和新引进创新载体这两类研发机构,其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超过了70%,省部属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占20%左右,民营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只占全部研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数的0.7%。从研发机构的平均专业技术人员规模看,省部属科研院所的规模占绝对优势,平均每个部属科研机构拥有专业技术人数达到264人,平均每个省属科研机构拥有专业技术人数达到118人。而企业研发机构虽然在总量上专业技术人员占绝对优势,但平均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上却是最少的,其规模为平均每个科研机构只有3人。新引进创新载体的情况也类似,只是比企业研发机构的平均规模稍大些,为平均每个机构拥有17人。9%11%40%9%30%1%省属科研院所部属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引进创新载体省级民营研究所图1各类研发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情况1182643201715050100150200250300省属科研院所部属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引进创新载体省级民营研究所图2各类研发机构平均专业技术人员规模情况从科技人员的学历结构看,企业研究机构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最多,有7181人,占研发人员的比例为38%左右,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已超过40%。无论是高职称人数比例还是高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企业研究机构都占有绝对优势。目前企业研究机构中拥有博士学位的研究开发中心共388家,占研发中心总量的41.90%;拥有硕士学位的研究开发中心有705家,占研发中心总量的76.13%。其他几类研发机构的情况见图3,省属和部属科研院所的职称比例情况比较接近,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大致为1:2:4:3。省级民营研究院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比例相对最低,不到20%,尤其是正高级职称人数的比例不到5%,初级职称人数占到了一半之多。0%10%20%30%40%50%60%70%80%90%100%省属科研院所部属科研院所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民营研究所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图3各类研发机构职称比例情况从重量级的科技人员情况看,其中拥有院士人数最多的是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人数17人。其次是部属科研院所,拥有院士9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省千人计划人才1,省151人才146。第三是省属科研院所拥有院士1人,省千人计划人才4人,省151人才284。省级民营科研院很少具有领军人物的科技人员。1.3研发投入情况从总体上看,2009年我省R&D总经费398.84亿元,是2000年的10.9倍,年均增长30.4%;企业R&D经费330.10亿元,是2000年的12.7倍,年均增长32.6%;高校R&D经费23.91亿元,是2000年的7.2倍,年均增长24.5%;而政府属研究机构R&D经费12.85亿元,是2000年的4倍,年均增长16.7%,远远慢于企业、高校发展。表22009年全省各类研发机构R&D比较指标类别R&D总经费(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倍数(倍)年均增长(%)全省总体情况398.8410.930.4工业企业330.1012.732.6高校23.917.224.5政府属研究机构12.85416.7注:政府属研究机构包括县以上政府部门属科研机构,不包括转制院所从分类研发机构情况看,截止2010年,企业研究机构共投入科技经费214.897亿元。其中企业研究院年科技经费投入总额57.577亿元,占依托单位总销售额的3.08%,其中超过5%的10家。企业研发中心年科技经费投入总额157.32亿元,占依托单位总销售额的4.12%。省级重点实验室2010年仪器设备总值31亿元,科技经费投入9.7亿元,其中单位自筹经费6.7亿元。省属科研院所省本级财政科学事业费从2000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亿元。其中,在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近5年省本级累计达7亿元以上。省属科研院所获得的财政拨款绝大部分归属于省属公益类,其财政拨款达5.5亿元,占省属科研院所财政拨款的近95%,省属改制类财政拨款只有3912万元。省属科研院所总资产64亿元,其中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占总资产的51%左右,省属改制类科研院所占49%;省属科研院所净资产35亿元,其中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占56.1%,省属改制类科研院所占43.9%。部属科研院所2010年获得财政拨款5.4亿元,总资产110亿元,净资产82.8亿元。省级民营研究院2010年获得财政拨款121万元,总资产1.23亿元,净资产7218.35万元。1.4研发产出情况我省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主要包括完成的各类科研项目、专利、专著、论文以及获奖,还包括成果转化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些年来,我省研发机构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点工程、关键技术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企业研发机构的科研成果3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010年承担市级以上项目351项,其中国家级74项,省部级142个,地市级95项。产学研合作开发或技术转让项目264项。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个,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个。专利总受理数1506个,授权数981个。其中发明专利受理数383个,授权数121个;国外专利受理数55个,授权数5个,其中美国专利受理数5个,授权数2个。登记的软件著作权32个,新药批准书、新农药(兽药)批准书37个。参与已批准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139个,其中主持51个,参与88个。参与已批准实施的国际(外)标准制定6个,其中主持3个,参与3个。2010年度研究院专职人员发表论文171篇及专著5部。企业研究院研发的产品所创造的销售额1502.79亿元,占依托单位在该年度总销售额80.42%,其中新产品577.14亿元。依托单位年度纳税额174.92亿元,年末总资产2814亿元。企业开发中心2010年承担地市级以上项目2800个,其中国家级336个,省部级1056个,地市级以上项目718个。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1个,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25个。专利总受理数7715个,授权数6252个。其中发明专利受理数1772个,授权数684个。国外专利受理数235个,授权数89个。主持已批准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294个,参与已批准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688个。参与已批准实施的国际(外)标准制定116个,其中主持40个,参与76个。登记的软件著作权435个,新药批准书、新农药(兽药)批准书74种。企业开发中心研发的产
本文标题:加快我省研发机构建设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8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