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part03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软件测试过程管理主要内容软件测试生命周期软件测试模式软件测试过程软件测试组织与管理1、软件测试生命周期开发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设计定义程序编制维护建立建立建立修改测试生命周期测试计划测试设计定制个案测试执行评估缺陷跟踪2、软件测试模式测试模式测试团队测试组管理员测试组成员测试过程测试方法/工具测试计划及设计工具测试开发及执行工具测试评估及缺陷跟踪工具3、测试过程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开发测试执行测试评估(1)测试计划的目标收集并组织测试计划信息将软件细化为可检验的测试需求建立测试计划测试计划:定义测试需求用户需求定义根据用户需求定义并完善测试需求,以作为整个测试的标准测试计划:考虑测试内容系统功能用户界面系统性能加载测试强化测试容量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2)测试设计的目标定义自动测试过程选择适当的测试用例组织测试过程信息,并传递给测试开发人员测试设计:定制测试过程用户需求定义测试过程测试设计:选择测试用例用户需求定义测试过程选择测试用例(3)测试开发的目标建立可重用的自动测试维护测试对于测试需求的可跟踪性测试开发技术:编程优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缺点:编码过程复杂测试开发技术:录制优势:操作简单、快捷缺点:灵活性较差测试开发技术录制脚本自动生成脚本生成自动化,并可根据需要修改(4)测试执行的目标执行测试检查测试结果研究并组织测试结果以便评估维护缺陷记录测试执行的步骤:单元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缺陷跟踪测试执行的步骤:模块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组合测试缺陷跟踪测试执行的步骤:集成组合测试组合测试组合测试组合测试集成测试缺陷跟踪测试执行的步骤:试运行系统联调缺陷跟踪测试执行的步骤:维护系统维护二次开发项目更新单元测试组合测试集成测试系统联调回归测试缺陷跟踪(5)测试评估的目标提交量化的测试覆盖域及缺陷跟踪报告评估软件质量测试评估的内容:覆盖域?哪些测试需求经过了测试哪些需求通过了测试我们的工作进度及效率如何测试评估的内容:缺陷我们发现了哪些缺陷我们解决了哪些缺陷遗留缺陷对软件有何影响测试评估:综合评价4.软件测试组织与管理4.1、测试管理的目的4.2、测试管理中的PDCA4.3、测试管理控制对象的管理4.4、测试流程控制和管理4.5、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4.6、软件测试过程组织4.1、测试管理的目的通过对产品的整个测试流程进行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软件测试的管理水平;灌输和强化企业的管理理念;确保开发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4.2、测试管理中的PDCAP:测试计划D:测试案例及测试步骤的设计C:测试实施和错误跟踪A:测试总结与报告4.3、测试管理控制对象的管理测试管理控制对象(测试文档)包含的内容:测试计划测试案例各案例的具体测试步骤问题报告测试总结报告4.3、测试管理控制对象的管理软件测试文件描述要执行的软件测试及测试的结果测试文件的编写是测试工作规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始于需求分析阶段、使用于整个生命周期中测试计划内容:详细规定测试的要求,包括测试的目的、方法和步骤。时间:从需求分析阶段开始时间编写,到软件设计阶段结束时完成测试报告内容:测试结果的说明及结果分析、对软件的评价性意见时间:测试阶段测试文档的使用验证需求的正确性检验测试资源明确任务的风险生成测试用例评价测试结果再测试决定测试的有效性4.4、测试流程控制和管理严格约束和控制整个产品的测试周期测试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交流均在该流程中体现4.5、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建立测试数据库,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使项目管理者全面了解产品开发的进度、质量及问题的聚焦等,为决策提供支持对测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在问题库中查找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4.6、软件测试的过程及组织4.6.1、测试阶段4.6.2、测试方法的应用4.6.3、测试人员的组织4.6.4、软件测试文件4.6.1、测试阶段准备工作划分阶段代码会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4.6.1.1、准备工作全面熟悉系统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4.6.1.2、划分阶段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4.6.1.3、代码会审参加人员:程序员、程序设计人员、测试人员目的:通过阅读、讨论与争论促使问题的暴露活动:代码会审会4.6.1.4、单元测试参加人员:软件程序员、测试人员目的:发现模块的实际功能与定义该模块的功能说明不符合的情况,以及编码的错误活动:采用结构测试辅之以功能测试4.6.1.5、集成测试参加人员:测试人员目的: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活动:将模块组装起来同时进行测试4.6.1.6、验收测试参加人员:用户人员、测试人员目的:向未来的用户表明系统能够像预定要求那样工作活动:与用户共同验证软件的有效性4.6.2、测试方法的应用单元测试基本上是把白盒法与黑盒法结合使用,具体做法有两种:用黑盒法提出一批测试用例,然后用白盒法做验证,若发现用黑盒法产生的用例未能满足所需的覆盖标准,则用白盒法增补新的用例满足它先用白盒法分析模块的逻辑结构,提出一批测试用例,然后根据模块的功能用黑盒法进行补充4.6.2、测试方法的应用集成测试及其后的测试阶段,一般采用黑盒方法其步骤为:1.用边值分析法和等价分类法提出基本的测试用例2.用猜测法补充新的测试用例3.如果在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则在一开始就用因果图法,然后再按以上1、2两步进行4.6.2、测试方法的应用测试阶段目的执行者主要测试方法单元测试查找独立模块中逻辑错误、数据错误和算法错误软件工程师白盒测试集成测试查找模块之间接口错误软件工程师测试人员白盒测试、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确认测试确认软件是否满足软件需求测试人员黑盒测试模拟用户操作系统测试对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综合性检验测试人员黑盒测试模拟用户操作回归测试确认软件变更后是否仍满足软件需求测试人员黑盒测试模拟用户操作α测试与β测试用户黑盒测试模拟用户操作验收测试确认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用户、项目组测试人员黑盒测试模拟用户操作4.6.3、测试人员的组织4.6.4.1、需求审查阶段4.6.4.2、设计评审阶段4.6.4.3、程序测试阶段4.6.4.1、需求审查阶段组长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管理者软件设计、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用户4.6.4.2、设计评审阶段组长系统分析员软件设计人员测试负责人4.6.4.3、程序测试组长:负责整个测试的计划、组织工作测试人员:运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4.6.4、软件测试文档测试文档的类型测试文档的使用4.6.4、软件测试文档国家标准《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4.6.4、软件测试文档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文件编制规范》测试计划测试设计说明测试用例说明测试规程说明测试项传递报告测试日志测试事件报告测试总结报告5、准确估算与进度安排5.1、统计数据5.2、致使估算不准确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5.3、软件估算方法5.4、进度安排方法5.5、在测试过程中人员、过程和产品的平衡5.6、小结5.1、StandishGroup的统计数据《STANDISHGROUP报告》超过预算所占比例低于20%14.5%21-50%31.5%51-100%29.6%101-200%10.2%201-400%8.8%高于400%4.4%5.1、StandishGroup的统计数据《STANDISHGROUP报告》超时所占比例低于20%14.9%21-50%18.3%51-100%20.0%101-200%34.5%201-400%11.2%高于400%1.1%5.1、StandishGroup的统计数据StandishGroup的统计数据表明软件项目平均延误6-12个月超出预算50%-100%5.1、StandishGroup的统计数据项目失败的原因所占比例1.不完善的需求14.1%2.缺乏用户的配合12.4%4.资金的缺乏10.6%4.不切实际的期望9.9%4.缺乏公司高层的支持9.3%6.需求的变化8.7%7.无计划的进行开发8.1%8.保持不需要的内容7.5%9.缺乏有经验的IT主管6.2%10.技术力量薄弱4.3%其他9.9%5.2、致使估算不准确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估算进度由管理部门决定项目启动时就已确定了发布日期任务的估算基于有多少时间,而不是需要多少时间任务的相互依赖关系不确定在项目中忽略了意料之外的事情5.3、软件估算方法功能点和特性点建设性的成本模型5.4、进度安排方法5.4.1、程序评价与评审方法和关键路径法5.4.2、黄色粘贴法5.4.1、程序评价与评审方法和关键路径法输入:分解产品功能确定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估算各个任务的工作量确定任务间的依赖关系给任务分配特殊的资源输出:甘特图5.4.2、黄色粘贴法过程:从完整的需求规格说明开始将需求分为“必需需求”和“一般需求”承诺只交付“必需需求”而不是“一般需求”确定任务并产生初步估算制订未来进度根据实际信息进行调整根据计划进度管理项目5.4.2、黄色粘贴法任务估算准则:每项任务都应是短期的使用80%的时间准则5.5、在测试过程中人员、过程和产品的平衡5.5.1、过程5.5.2、人员5.5.3、产品5.5.1、过程过程被忽略的原因:忽略了商业目标和风险不灵活执行人员没有参加过程的制订责任不明确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5.5.1、过程建立良好的软件开发过程:创建“面向过程”的氛围建立一个与产品和商业目标相适应、灵活的书面过程执行的人员主动参与过程的建立工作确保书面过程的沟通与理解确保过程的执行过程要定期评审和修正,以提高过程的有效性5.5.2、人员CMM中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目的:“指导软件组织持续提高吸引、开发、激励、组织以及保留人才的能力,这些人才是软件开发组织稳步提高所必需的”5.5.3、产品项目事后剖析筛选过程根本原因分析5.5、在测试过程中人员、过程和产品的平衡对管理部门的要求:理解与有效软件开发相关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人员一起工作的承诺想他人所想(员工和用户)跟踪和责任6、实现有效软件测试计划的方法6.1、软件测试能力的评估6.2、软件测试策略的建立6.3、软件测试方法的建立6.4、软件测试技术的采用6.5、小结6.1、软件测试能力的评估软件测试机构的8项标准:1.计划Testplanning2.培训Trainingoftesters3.管理Managementsupportfortesting4.满意度Usersatisfactionwhthtesting5.过程Useoftestingprocess6.经验Efficienttestingpractices7.工具Useoftesttools8.质管Qualitycontrolovertestprocesses6.2、软件测试策略的建立4.2.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的测试成本4.2.2、测试的结构化方法软件测试策略的建立不同类型的软件对不同质量特性的要求程度不同,如控制飞机起落架的软件、银行系统软件、停车场软件等,它们出现故障造成的后果不同根据不同类型的软件分别确定测试需求依据测试需求选取测试技术软件测试策略的建立影响测试需求的因素:项目大小预算独特性危险程度修复故障所带来的费用测试计划中对风险的确定任务和目标项目符合客户组织项目符合提供者的组织客户的感觉工作流规划管理目标冲突资源冲突客户冲突领导测试计划中对风险的确定规划管理人经验规划的定义决议驱动者政治影响合适的日期诱人的技术短期解决方案组织管理组织的稳定性组织的角色和职责测试计划中对风险的确定政策和标准管理支持涉及到的经理阶层项目目标客户/使用者涉及到的用户用户经验用户接受用户培训的需要用户声明测试计
本文标题:part03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30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