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代汉语教学片古代汉语音韵知识2音韵第一节音韵常识第二节中古音第三节上古音第四节近古音第五节古代的韵书3第一节音韵常识返回本章目录譬况法《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高诱: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吕氏春秋·慎行》:崔杼之子相与私闀。高诱:闀读近鸿,缓气言之。《释名·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也。急气缓气长言短言舌腹舌头譬况法描写某字发音的情貌和方法返回本章目录读若法、直音法《说文》:珣(xún),读若宣。《说文》:釆,辨别也,读若辨。《周礼·蜡氏》郑注:蜡(qū),读若狙(jū)司之狙。用音近字注音《说文》: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厶,音司。《辞源》:仍,音成。《辞源》:仳(pí),音嚭(pǐ)。用同音字注音读若法直音法返回本章目录如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经典释文》:好,毛如字,郑呼报反。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礼记·大学》《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按照某字常见的读音去读,叫做如字。这种情况是相对于破读而说的。如字返回本章目录反切法-1反切返回本章目录反切法-2练:郎甸切被切字反切上字反切下字甸diàn郎lángliàn练反切也叫反语,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传统的注音方法。方法: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两者拼合而得出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产生于汉魏,最初叫“反”或“翻”,宋代《广韵》才确定用“切”字。返回本章目录反切变例-1zh、ch、sh+ü=zh、ch、sh+u章zhang俱jüzh+u=zhu赤chi律lüch+u=chu商shang居jüsh+u=shu朱-章俱切出-赤律切书-商居切返回本章目录反切变例-2ü+ei=u+ei羽ü给geiu+ei=wei伟-羽给切返回本章目录反切变例-3g、k、h+i-、ü=j、q、x+i-、ü古gu项xiangj+iang=jiang亏kui于üq+ü=qü乎hu教jiaox+iao=xiao讲-古项切驱-亏于切效-乎教切返回本章目录反切变例-4j、q、x+非I、非ü=g、k、h+非I、非ü居ju郎lang丘qiu冈gangg+ang=gangk+ang=kang刚-居郎切康-丘冈切返回本章目录反切变例-5f、零声母+韵母=b、p、m+韵母篇-芳连切芳fang连lianp+ian=pian免-亡辨切亡uang辨bianm+ian=mian返回本章目录反切变例-6d、t+韵母=zh、ch+韵母都du教jiaozh+ao=zhao徒tu冬dongch+ong=chong罩-都教切虫-徒冬切返回本章目录反切变例-7r、i+i=n+i日ri疑in+i=ni汝ru疑in+i=ni研ian奚xin+i=ni倪-日疑切儿-汝疑切儿-研奚切返回本章目录反切变例-81.er+韵母=r+韵母而er六liour+ou=rou2.声母+er=声母+i疾ji二erj+i=ji肉-而六切嫉-疾二切返回本章目录叶音法-1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经·燕燕》朱熹:叶尼心反(音nín)叶,音xié,同“协”,和谐的意思。返回本章目录叶音法-2返回本章目录“叶音说”萌生于南北朝沈重的《毛诗音》,宋代朱熹《诗集传》全面采用“叶音说”。“叶音说”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押韵的现象,为了叶韵而临时改变读音。“叶音说”错误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懂得古韵是发展变化的。明人陈第著《毛诗古音考》等,彻底推翻了“叶音说”,第一个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发展比较音论,使古韵研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双声、叠韵-1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蒹葭微妙两个音节都是零声母。犹豫鸳鸯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崔嵬仓庚蹉跎峥嵘⒈是一种历史现象。⒉多指联绵词。双声叠韵返回本章目录双声、叠韵-2踌躇蒹葭犹豫逶迤容与玄黄憔悴缤纷威望虚心辉煌学习古双声今双声徘徊苍黄须臾辗转仓庚思维峥嵘虚无利益舒服刚强展览今双声古叠韵今叠韵今叠韵返回本章目录古音分期先秦—东汉:上古音《诗经》音系古音学魏晋—宋:中古音《切韵》音系今音学等韵学元—清:近古音《中原音韵》音系北音学音韵学(声韵学、历史语音学)返回本章目录音韵学-等韵学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古代通过分析音节结构,探讨发音原理和发音方法的科学,叫做等韵学。它以“等呼”来分析韵母的结构,以“七音”来分析声母的发音部位,以“清浊”来分析声母的发音方法,以“字母”来表示汉语的声母系统。返回本章目录等韵学-切韵指掌图返回本章目录守温三十字母南梁汉比丘守温述:唇音不芳并明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知彻澄日是舌上音牙音见〔君〕溪群来疑等字是也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是正齿音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返回本章目录三十六字母-1全清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清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全浊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浊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重唇轻唇双唇音舌尖中音唇齿音舌面前音舌尖前音舌面前音舌头舌上齿头正齿齿音舌音唇音精心照审从邪床禅清穿特征旧名今名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发音方法发音部位返回本章目录三十六字母-2全清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清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全浊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浊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发音方法特征发音部位旧名今名舌根音牙音见溪群疑影(零声母)舌根音晓匣喉音舌面中音(半元音)喻来日舌尖中音舌面前音半舌音半齿音返回本章目录字母、三十六字母【字母】声类的代表字叫字母。传统音韵学归纳了声类之后,便从同一声类的字中找出一个作为这一声类的名称,如:帮、透、泥等。它们分别代表着一个声母类别,习惯称之为字母。【三十六字母】传统音韵学沿用最久的一套声类标目。宋人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益而成。三十六字母大致可以代表唐末宋初的汉语声母系统。返回本章目录字音分析字音声七音清浊韵韵头开合四呼韵腹韵尾入声韵调平仄上去入舒类促类四等发音方法发音部位阳声韵阴声韵返回本章目录注:入声韵必须有塞音韵尾,入声调却不一定。五音、七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音(宋元时分出)返回本章目录【五音】音韵学家依据发音部位划分的声母类别。包括—清与浊按照声母的发音方法分类清声发音时不带音的辅音浊声发音时带音的辅音全清不送气的清声次清送气的清声全浊带音的塞音、擦音、塞擦音次浊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根据气流或浊化的程度分类返回本章目录附:现代普通话声母清浊表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清浊清浊bpmfdtnlgkhjqxzhchshrzcs返回本章目录等返回本章目录呼与洪、细没有介音,主要元音又不是﹝i﹞、﹝u﹞、﹝y﹞的音节。介音或主要元音是﹝i﹞的音节介音或主要元音是﹝u﹞的音节介音或主要元音是﹝y﹞的音节开口呼合口呼洪音细音洪音细音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开口洪音开口细音合口洪音合口细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cuō宋元等呼洪细明清四呼洪细返回本章目录34第二节中古音返回本章目录广韵-1返回本章目录《广韵》的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作者为北宋陈彭年、丘雍等,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韵书。共分206韵,收字26194个。价值:保存了《切韵》的语音系统,并作了合理的调整。是研究中古语音的必需资料,是进行上古音与中古音分合比较的基础,是研究近代音与中古音对应规律的重要资料。广韵-2返回本章目录《广韵》的体例:以四声为经,以韵部为纬。韵、韵部、韵目韵,不管有没有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算同韵。如“东、董、送、屋”为四个韵。所有同韵的字汇成一个部类,就叫做韵部。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叫做韵目。返回本章目录广韵韵目-1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五支六脂七之八微九鱼十虞十一模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旨六止七尾八语九麌十姥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一送二宋三用四绛五寘六至七志八未九御十遇十一暮一屋二沃三烛四觉返回本章目录广韵韵目-2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十二齐十三佳十四皆十五灰十六咍十一荠十二蟹十三骇十四贿十五海十二霁十三祭十四泰十五卦十六怪十七夬十八队十九代二十废返回本章目录广韵韵目-3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十七真十八谆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欣二十二元二十三魂二十四痕二十五寒二十六桓十六轸十七准十八吻十九隐二十阮二十一混二十二很二十三旱二十四缓二十一震二十二稕二十三问二十四焮二十五愿二十六慁二十七恨二十八翰二十九换五质六术七栉八物九迄十月十一没十二曷十三末返回本章目录广韵韵目-4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十七删二十八山一先二仙三萧四宵五肴六豪七歌八戈九麻二十五潸二十六产二十七铣二十八狝二十九篠三十小三十一巧三十二皓三十三哿三十四果三十五马三十谏三十一襇三十二霰三十三钱三十四啸三十五笑三十六效三十七号三十八个三十九过四十禡十四黠十五辖十六屑十七薛返回本章目录广韵韵目-5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十阳十一唐十二庚十三耕十四清十五青十六蒸十七登十八尤十九侯二十幽三十六养三十七荡三十八梗三十九耿四十静四十一迥四十二拯四十三等四十四有四十五厚四十六黝四十一漾四十二宕四十三映四十四诤四十五劲四十六径四十七证四十八嶝四十九宥五十候五十一幼十八药十九铎二十陌二十一麦二十二昔二十三锡二十四职二十五德返回本章目录广韵韵目-6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十一侵二十二覃二十三谈二十四盐二十五添二十六咸二十七衔二十八严二十九凡四十七寝四十八感四十九敢五十琰五十一忝五十二豏五十三槛五十四俨五十五范五十二沁五十三勘五十四阚五十五艳五十六木忝五十七陷五十八鉴五十九釅六十梵二十六缉二十七合二十八盍二十九叶三十帖三十一洽三十二狎三十三业三十四乏返回本章目录平水韵韵目-1一东一董一送一屋二冬二肿二宋二沃三江三讲三绛三觉四支四纸四寘五微五尾五未六鱼六语六御七虞七麌七遇八齐八荠八霁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返回本章目录平水韵韵目-2九泰九佳九蟹十卦十灰十贿十一队十一真十一轸十二震四质十二文十二吻十三问五物十三元十三阮十四愿六月十四寒十四旱十五翰七曷十五删十五潸十六谏八黠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返回本章目录平水韵韵目-3一先十六铣十七霰九屑二萧十七篠十八啸三肴十八巧十九效四豪十九皓二十号五歌二十哿二十一箇六麻二十一马二十二禡七阳二十二养二十三漾十药八庚二十三梗二十四敬十一陌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返回本章目录平水韵韵目-4九青二十四迥二十五径十二锡十蒸十三职十一尤二十五有二十六宥十二侵二十六寝二十七沁十四缉十三覃二十七感二十八勘十五合十四盐二十八琰二十九艳十六叶十五咸二十九豏三十陷十七洽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返回本章目录平水韵30平声韵目上平声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返回本章目录广韵、平水韵分韵比较广韵57韵55韵60韵34韵206韵61个韵部平水韵30韵29韵30韵17韵106韵31个韵部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韵数韵部数返回本章目录中古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对照-1见组中古声母精组庄组照组知组日组帮组(包括非敷奉)端组(包括娘来)现代普通话声母gkhjqxzcszhchshr(包括er)bpmfdtnl返回本章目录中古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对照-2中古声母现代普通话声母微母①喻母疑母②影母零声母注:①微母少数今为m。②疑母少数今为n。u(w)i(y)üaoe返回本章目录中古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对应关系中古四声现代普通话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初安飞低龙民齐云准海马语户坐在似劈屋七帖杂局竹福铁笔雪塔助爱至用六作设月例字清声母部分清声母、次浊声母返回本章目录中古四声的读音-1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唐释处忠《元和韵谱》平声长言,上声短言,去声重言,入声急言。-清·张成孙《说文谐声谱》返
本文标题:音韵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1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