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
语文教案(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小学一年组语文备课要求和评价标准备课要求:1、附加内容:注意一定要规范,要按顺序放置,顺序是(备课、批改要求和评价标准、德育渗透、进度计划、本册教材教学目标和整体分析)。2、电子教案的每课课题要加粗。教学后记留5行,然后再备下一课。课与课之间空两行。3、做到至少提前一周备课。4、授课时间写在课题的前面(—月—日),总节数写在课题的后面。标明NO.+节数。不允许涂改日期和节数。5、要有个性化的教案设计,不能与原有的教案雷同(自己的分担的备课内容除外)。修改的地方要加下划线。6、体现转型的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先学有自学提示。预设学生学习新知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应如何解决,备课中要有所体现。7、阅读教学中要把你设计的切入点也就是主问题内容要加粗。8、教学后记的内容要写本节课中经验性的内容、亮点的内容,字数不能太少,至少50个字,要用黑色签字笔用楷书手写,字迹工整美观。9、每个单元必须有一篇电子化的课文教学反思。10、提倡教师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用A4纸打印出来,添加到相应的位置。11、按照备课模版进行备课,不准有缺项。评价标准:1、上交及时。不及时上交的一律为C等。2、格式规范,项目齐全,第九项除外。缺一项降为B等,缺两项以上降为C等。3、平时听课后,随机抽查教师本堂课的教案,要求备教一致、准备充分,抽查时拿不出本课教案降为C等。4.备课检查分为A、B、C三等。经全体评定小组成员过目认定。5、每次检查结果要全校公示。语文作业的批改要求和评价标准总体批改要求:1、学生的作业本封面应写清科目、学校、班级、姓名,本要干净整洁。2、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坚决杜绝学生批改。3、作业批改要及时,跟上教学进度。4、批改作业一律用等级为优、良、及格、不及格。最后要写上批改日期。5、批改符号要统一,对的打“√”,错的打“﹨”,回批后要把“﹨”圈上。打勾要规范,每一页上的作业要逐题批阅,严禁在整面作业上只打一、两个勾。具体批改要求:1、作业本:使用统一发的作业本,要用钢笔书写,教师全批全改。学生出现的错误需要修改的地方在错误附近选个合适的位置改。2、作文本:(1)第一页写目录,分四项内容:序号、时间、题目、等级。(2)教师批改作文时要用批改符号。(3)教师批改作文时每次作文都要有眉批和总批。(4)教师的批语要有个性,有人文性,有等级和日期。(5)最好批改后还有学生的重新修改。3、自主学语文:要体现分层的作业设计,以读促写学困生可以不做。4、写字本:每一行字中教师要选出一个写的最好的画“O”,这个圈要把这个字圈起来。要写等级和日期。5、日记本、积累本:二三年级用带格的小日记本,正面日记,反面积累。四五六年级用软皮的大日记本和积累本。要在本皮上用口唇纸写上四项内容:日记本(积累本)、学校、班级、姓名。每次作业都要求学生写上日期,不要接着上一次书写内容。日记一周写两次、积累一周最少写一次,日记积累每月批一次。(学困生可以不写日记)作业的批改评价标准:1、上交要及时,不及时上交为C等。2、按要求足数上交为A等,缺一本就降为B等,三本以上为C等。3、每项作业按学校要求批改的为A等,如有两条不符合标准的就降为B等,三条以上为C等。4、作业本中有两处错误没批出来的一律降等。5、每次检查结果学校要公示。一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日期课题德育点结合点9月1日我上学了教育学生热爱小学生活上学歌9月9日3口耳目让学生明白合作力量大学生字9月16日读书真快乐分享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感受9月22日拼音4爱护花草轻轻跳10月9日拼音9爱护小动物小白兔10月10日拼音10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欢迎台湾小朋友10月17日1.秋天热爱秋天读课文10月25日我们做朋友和睦相处交朋友10月28日8.小书包爱护书包儿歌11月7日9.日月明明白团结力量大儿歌11月14日5影子热爱科学一、二小节11月25日8.雨点儿学习雨点儿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四、五自然段11月28日用多大声音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要小声说话口语交际12月7日10.大还是小教育正确面对成长烦恼五、六自然段12月12日11.项链热爱大海第二自然段12月23日13.乌鸦喝水教育学生善于动脑乌鸦喝水的办法一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周别起止日期授课章节、内容及页数完成情况19.1——9.4我上学了按时完成29.5——9.11识字一1、天地人——3、口耳目按时完成39.12——9.184、日月水火——快乐读书吧按时完成49.19——9.25汉语拼音1——5按时完成59.26——10.9汉语拼音6——9按时完成610.10——10.16汉语拼音10——语文园地三按时完成710.17——10.23课文1——3课按时完成810.24——10.30课文4课——语文园地四按时完成910.31——11.6识字二6——8课按时完成1011.7——11.13识字二9——语文园地五按时完成1111.14——11.20课文5——6课按时完成1211.21——11.27课文7——8课按时完成1311.28——12.4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六按时完成1412.5――12.11课文9——10按时完成1512.12——12.18课文11——语文园地七按时完成1612.19——12.25课文12——13课按时完成1712.26——1.1课文14——语文园地八按时完成181.2——1.8复习按时完成191.9——1.15复习按时完成一年级上册教材教学要求(一)汉语拼音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二)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三)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四)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教学注意点:1、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现学习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2、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不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根据识字规律,不过早脱离语言环境,承认学生差异,不追求课课清,人人清,转变学习方式,不局限教材课内识字,加强语言积累。3、阅读教学要落实识字、写字,重视朗读教学,强化语言积累。4、语文园地要注意题型变化,重视积累语言,引导课外延伸。5、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互动性,并注重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一年级上册教材整体分析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新修订教材新增了《日月水火》《天地人》等课文,保留了《四季》、《日月明》、《口耳目》等,从篇目看来,新教材保留和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先识字再学拼音。“现行的语文教材,一年级的目录顺序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一年级学生先认识一部分常用常见字,能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学习中,这样更关注孩子的需求了。”教材中处处都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识字的第一课,就是“天地人“,其中重点提到了”天、地、人;你、我、他“这6个字。为什么要以这6个字为第一课,为什么不从曾经的“人、口、手”开始?“天、地、人”亦被称为“三才之道”,这个学说很早就深入了中华民族之心,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也暗示了孩子的语文学习,对母语的学习,也要从探究和体验天、地、人的奥秘开始。这也恰恰体现了教材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比如“地”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童话书、绘本里可以看到,电视新闻里也有。在以前,课文选用的一些结构简单的独体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多。新教材中,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新增“快乐阅读吧”和“和大人一起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提出了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中,“大人”两字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祖父母,也可以邻居家的小姐姐。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两个栏目主要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写字是有规律的,每个字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学生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地方打字取代写字,但孩子写字不能弱化。部分课文被替换,新增儿童诗,例如台湾作家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选入,这些名家名篇都很经典,而且文字少但意境不少,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之所以会放这么多儿童诗,一是因为短小精悍,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减少阅读难度;二是孩子容易上口,会增加阅读兴趣。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第一个人轻轻说句话,传到最后一排,看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弄清话题明确要求—自主交流探究方法—围绕话题互动交流—拓展运用提升能力——畅谈收获积分评优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习目标:根据交际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操作要领:教师提前根据交流的内容,在单元综合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生活实际,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已知,创设一个符合年龄特点又相对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激发其表现欲。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交流的需要,体现交流的实用性,轻松进入交流的话题。2.弄清话题明确要求学习目标:弄清本节课的交际内容,明确交流的要求。操作要领:教师依据文本,弄清交流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交流要求。说的同学要如何说;听的同学要怎么听。师生共同确立听和说的要求。让学生的听和说有了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了盲目性。3.自主交流探究方法学习目标:针对话题,分组进行互动交流,交流中尝试个人表达,共同探究、总结交流方法。操作要领:引导学生针对话题自主交流,在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评价中共同探究、总结表达方法,注重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体现学生主动交际和对交际要求的提高。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在表达内容、方式、态度上的要求。4、围绕话题互动交流学习目标:复现生活交际的情境,在情境中充分交际,在双向互动中提高表达、应对能力,实现交际目的。操作要领:教师围绕话题设计各种活动,创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尝试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互动交流,根据不同的交际情境积极表达、认真倾听、自然应对。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真正投入其中,获得浓重的角色体验,实现交际的目的。5.拓展运用提升能力学习目标:围绕话题,拓展延伸,把交际引向深入、引向生活,依据交际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实现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操作要领:教师凭借交际话题,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巧妙的拓宽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促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不断实践,不断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既可以与生活中的交际相结合,也可以与书面表达、阅读相结合进行训练,通过多层面、多形式、立体化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画画、手抄报、说给父母听、日记)6、畅谈收获积分评优学习目标:学生把自己在知识、方法、情感上的收获
本文标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3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