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引领广大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内容,感知古人的智慧,品鉴古人高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匡束学生的言行,教化学生人品。二、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的,有较强的纪律意识,喜欢上学,学习热情比较高,肯动脑筋;大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从课外阅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材料,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教育自己。因此在本学期,我们将致力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经典中遨游,受到经典熏陶。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名人逸事、灵山秀水、抒情感怀、道德文章等。基本上涵盖了写人、记事、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每单元有四篇文章,课文的先后顺序是按照作者生活的朝代来安排。每篇课文包括一篇原文、一篇译文、汉字家族、日积月累、追根溯源、古诗撷英等六部分内容,另外还会根据每篇教材的不同内容进行相应的练习,例如:连一连、查一查等。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广泛,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重点及难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进度安排如下:周次学习内容第二周第1课介之推不言禄第三周第2课谢太傅盘桓东山第四周第3课春夜宴桃李园序第五周第4课记承天寺夜游第六周第5课三峡第七周第6课小石潭记第八周第7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第九周第8课白洋潮第十周第9课登楼赋第十一周第10课秋声赋第十二周第11课岳阳楼记第十三周第12课山中花树第十四周第13课诫子书第十五周第14课论文第十六周第15课五柳先生传第十七周第16课陋室铭介之推不言禄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第二段。2.能够大致了解课文的情节和内容,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介之推言语的意思。3.能够初步了解和评价介之推言语的意思。4.初步了解《左转》,知道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教学重点、难点对介之推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与分析;了解人物的语言特色。教学时间:1课时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故事导入法: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讲一个故事。话说当初晋文公还没当上国君之时,名叫重耳,由于宫廷内乱,晋公子重耳被迫在外逃亡,随行还有贤士五人。在逃亡途中,君臣无食物可吃,只好用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对群臣论功行赏,群臣也争功求禄。那么介之推呢,他有没有得到丰厚的赏赐呢?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知道了。(二)板书课题,介绍《左转》,播放视频资料。(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读出节奏。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1.教师首先范读,然后让学生指出其中不懂的字词。从亡者:跟着一起逃亡的人。弗及:没有到达。置:安排,安置。二三子:子,对对方的称呼,这里指“从亡者”。诬:欺骗。义:正义。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把„„当做正义的行为。蒙:欺骗。盍:何不,为什么不。表示反问。谁怼:即“怼谁”,怼,抱怨的意思。尤:责备、谴责。不食其食:前一个“食”意为“吃”,后一个“食”意为俸禄。文:文饰。显:显达。志:记载。旌:表彰。2.给出1分钟,带领学生就所强调的字词,反复诵读。3.给出5分钟,学生自读2遍,自行停止。(三)理解文本1.问题剖析(1)介之推有没有像其他“从亡者”一样得到高官厚禄?“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2)为什么介之推不要赏赐?“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3)介之推母亲对儿子的做法有什么态度?晋文公为什么表彰介之推?(4)角色扮演。找两名同学分别扮演介之推及其母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人物的心理。2.分析人物性格介之推:只讲付出,不图名利,名副其实的忠臣。介之推之母: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支持和陪伴。晋文公:知错就改,善莫大焉。3.小结写法:*主要抓住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又用了反问,类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四)拓展延伸1.日积月累:“寒食节”的由来。视频资料。2.拓展有关“寒食节”的古诗:寒食2.连一连,把传统节日与相关的日期和习俗连起来。3.晋文公相关历史。视频资料。教学反思:谢太傅盘桓东山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特别要注意断句的准确性。2.能够大致了解课文的情节和内容,能够初步了解谢安的有胆有勇、有节有度以及处变不惊的气度。3.能够初步了解“魏晋风度”及《世说新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诵读,其次理解谢安的主要性格和气度。教学时间:1课时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故事导入法:看视频《淝水之战》,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谢安,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板书课题:谢安是何许人也,我们看看?介绍谢安: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谢安无意仕途,隐居于会稽山,经常与王羲之等名士一起游赏山水,吟咏抒情,虽经多人举荐,短暂做官,中年后,再次从政,优秀的政治才能得以展现“东山再起”的成语就是因此事而来。(二)介绍《世说新语》,介绍刘义庆,播放视频资料。(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读出节奏。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1.教师首先范读,然后让学生指出其中不懂的字词。2.给出1分钟,带领学生就所强调的字词,反复诵读。3.给出5分钟,学生自读2遍,自行停止。(三)理解文本1.问题剖析(1)在课文中谢安做了什么事,有什么表现?其他人是如何表现?板书:泛海戏风起浪涌谢安其他人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色并遽便唱使还徐云喧动不坐(2)从谢安的行为,能看出他的主要性格是什么?有胆有勇胆量过人有节有度处变不惊气度非凡等3.小结写法:*主要抓住神态描写*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四)拓展延伸1.日积月累:“魏晋风度”,播放视频资料。2.拓展《世说新语》的故事。3..拓展古诗:永王东巡歌。教学反思:春夜宴桃李园序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特别要注意断句的准确性。2.能够大致了解课文的情节和内容,初步体会文章抒发的主要情感,体会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3.能够初步了解王羲之、杜甫,知道“曲水流觞”和《兰亭集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诵读,其次体会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教学时间:1课时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题,解题。从课题我们知道:时间:春夜人物:诗人与从弟事件:宴饮地点:桃李园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本文属宴集序,指古人宴饮集会时,饮酒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二)介绍作者: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古今评李白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2)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韩愈(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4)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5)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读出节奏。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秉()烟景()假()羽觞()惭()琼筵()数()2.二读课文,自读,自悟。3.三读课文,疏通文意。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四)理解文本1、作者与从弟宴游桃花园的原因有哪些?2、作者描绘了宴席上的哪些乐事?教学反思: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3、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集思广益,引入文本1、导入新课。学生朗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请同学们告诉大家“我所了解的苏轼”;二、反复朗读,熟悉文本A、听示范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B、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C、指名说出自己所做的标记然后分组朗读课文。(一组叙事,一组写景,一组抒情议论)三、咬文嚼字,理解文本1、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文意。(1)比一比看谁解释最合理。(2)讨论翻译重点词句。(可开展小组竞赛)2、再朗读一遍课文,要读得顺畅、明白,有感情。四、合作探究,品味文本1、阅读文章中叙事部分文字,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他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板书:叙事:寻友赏月)2、作者看到的月色如何呢?请齐读文中写景部分文字,读后思考交流。3、看到这样写月而不见“月”字的美景,苏轼有何感慨?4、请大家再次齐读全文,注意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五、走进生活,运用文本1、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2、通过讨论,我们明确了在挫折面前应该有怎样的心态,现在我们再通过几则名言警句来加深体会,齐读名人名言,将你最欣赏的句子记录在摘抄本上。3、背诵课文,来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六、结语:请常读一读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教学反思:三峡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教学课时:一课时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教学流程: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美丽的三峡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也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三峡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三峡》。(板书课题及作者)二、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受楚辞、汉赋影响,富有文学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三、熟读成诵,积累理解1、初读课文(1)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读准课文字音。(2)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注意难读易错的字音和停顿(3)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4)学生两两互读,相互指出。2、研读课文(1)学生个别朗读,读清句间停顿。(2)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3、疏通文意学生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译短文。(四人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3、朗读比赛4、反馈交流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四、品读课文,解决问题问题一、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问题二、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问题三: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问题四: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五、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的心得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六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3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