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键绩效指标如何确定110252034物管1121欧阳美苏目录定义特点、作用、功能、意义SMATR原则设计程序确立KPI时应注意的关键要点确立方法KPl系统设计原则误区及解路实际工作中KPI的应用一、定义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关键绩效指标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特点来自于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关键绩效指标是对绩效构成中可控部分的衡量KPI是对重点经营活动的衡量,而不是对所有操作过程的反映KPI是组织上下认同的三、作用(1)根据组织的发展规划/目标计划来确定部门/个人的业绩指标(2)监测与业绩目标有关的运作过程(3)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发现需要改进的领域,并反馈给相应部门/个人。(4)KPI输出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当公司、部门乃至职位确定了明晰的KPI体系后,可以:(1)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整体的目标联系起来;(2)对于管理者而言,阶段性地对部门/个人的KPI输出进行评价和控制,可引导正确的目标发展;(3)集中测量公司所需要的行为;(4)定量和定性地对直接创造利润和间接创造利润的贡献作出评估。四,功能随着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使高层领导清晰地了解对创造公司价值最关键的经营操作情况;能有效反应关键业绩驱动因素的变化程度,使管理者及时诊断经营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区分定性、定量两大指标,有力推动公司战略的执行;对关键、重点经营行为的反应,使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对业绩有最大驱动力的经营方面;由高层领导决定并被考核者认同,为业绩管理和上下级的交流沟通提供一个客观基础。五、意义首先,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KPI的制定有力地推动公司战略在各单位各部门得以执行;其次,KPI为上下级对职位工作职责和关键绩效要求有了清晰的共识,确保各层各类人员努力方向的一致性;第三,KPI为绩效管理提供了透明、客观、可衡量的基础;第四,作为关键经营活动的绩效的反映,KPI帮助各职位员工集中精力处理对公司战略有最大驱动力的方面;第五,通过定期计算和回顾KPI执行结果,管理人员能清晰了解经营领域中的关键绩效参数,并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动予以改进。SMART原则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七、设计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程序1)详细描述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与部门设置情况,根据部门间工作业务流程的关系,确定每一部门的基本职责。(2)提取工作要项工作要项指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中所包含的重要职责。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通过商讨共同确定哪些工作作为工作要项。(3)建立关键绩效指标每一个工作要项就是一个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必须符合数量化和行为化的标准。关键绩效指标的基本类型为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限四种,绩效评价时,常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4)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即确定不同方面的绩效指标在总体绩效中所占的比重。(5)确定绩效标准关键绩效指标体现了每一个部门或岗位对组织目标有增值作用产出。指标规定了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而标准则表明了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绩效标准通常是一个范围,其下限为基本标准,上限为卓越标准。八、确立KPI时应把握的关键要点(1)把部门和个人目标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以全局的观念来思考问题;(2)指标一般应当比较稳定,即如果业务流程基本未变,则关键指标的项目也不应有较大的变动;(3)指标应当可控制。可以达到;(4)关键绩效指标应当简单明了,容易被执行;(5)对关键绩效指标要进行规范定义,可以对每一KPI指标建立“KPI定义表”。九、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方法一.头脑风暴法1.确立企业战略、目标;2.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技术变化、人力资源特点、部门特点等,在此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确立公司层和部门层关键绩效指标;3.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等,不论成员的职称或级别的高低,自由发言,考虑战略、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因素,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提出尽可能多的绩效指标;追求数量,意见越多,产生好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认真对待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其是否适当和可行;对各种意见、方案的评判必须放到最后阶段,此前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和评价。4.对各种绩效指标采用“反头脑风暴法”,逐一质疑,最后选定企业和部门层关键绩效指标。二.鱼骨分析法利用鱼骨分析法制定企业关键绩效指标有两个步骤1.分析绩效指标,选取关键因素:A.综合分析战略、目标、市场环境、技术变化、人力资源特点、部门特点等;B.按头脑风暴法提出尽可能多的绩效指标C.对各种绩效指标提案进行排除、归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D.选取关键绩效指标;E.表述关键绩效指标,确保描述准确、清晰、简单明了。2.制作鱼骨图A.填写鱼头。鱼头一般为公司的战略和总体目标;B.画出主骨。主骨一般为公司层关键绩效指标;C.画出大骨。大骨一般为公司层关键绩效指标对各部门的分解,即部门关键绩效指标;D.画出中骨、小骨。中骨和小骨一般为部门层关键绩效指标对基层主管和员工的分解,即为个人关键绩效指标;E.在主骨、大骨、中小骨上用特殊符号做出重要标记,标出完成关键绩效指标的关键要素。三.成功关键分析法1.寻找企业成功的关键方面:过去为什么成功;过去成功有哪些因素;过去成功的因素哪些能使企业持续成功,哪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未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依次确立企业KPI维度2.KPI维度确立以后,进一步维度分析:(1)每个维度内容是什么;(2)如何保证这些维度的目标能够实现;(3)每个维度目标实现的关键措施和手段是什么;(4)维度目标实现的标准是什么。3.依据SMART原则,对KPI要素进一步细化。KPl系统设计原则误区及解路1、对具体原则理解偏差带来的指标过分细化问题2、对可度量原则理解偏差带来的关键指标遗漏问题3、对可实现原则理解偏差带来的指标“中庸”问题4、对现实性原则回避而带来的考核偏离目标的问题5、对时限原则理解偏差带来的考核周期过短问题实际工作中KPI的应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应用KPI来改进我们的工作,避免产生建立KPI与应用KPI脱节现象?(一)KPI是关键业绩指标,不是目标,但可以借此确定目标二)绩效考核与绩效改进(三)通过KPI的讨论,通过沟通,明确部门目标与员工目标的一致性(四)评价员工的绩效改进情况及绩效结果,KPI是基础性依据,它提供评价的方向、数据及事实依据(五)定量的KPI可以通过数据来体现,定性的KPI则需通过对事实的描述来体现阶段性绩效改进考核的过程(以一个季度为例,KPI已经确定)(六)考核不是目的,是激励的手段,促进绩效改进和提高,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才是考核的真正目的绩效管理及绩效改进是遵循PDCA循环来进行的,通过PDCA不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结果。
本文标题:关键绩效指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4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