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高一必修二《囚绿记》优秀课件
囚陆蠡绿记•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题,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的生命力。•过程与方法: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作者简介他是值得骄傲的朋友,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和崇高的灵魂。——巴金急不暇()择移徙()揠()苗助长淅沥()涸辙()猗()郁陆蠡()xiáxǐyàxīlìhézhéyīlǐ注:蠡lí:瓢或者贝壳。以蠡测海。蠡lǐ:用于人名、地名。范蠡、蠡县(在河北)•1、绿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最后为什么又让绿恢复自由?绿:常春藤囚绿:爱释绿:卢沟桥事件2、请你用与“囚绿”相同结构的动宾短语来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寻绿(1-5)囚绿(8-11)释绿(12-13)怀绿(14)恋绿(6-7)释疑快速找出常春藤不同的称呼,品味作者情感变化。绿影绿色绿友绿囚恼怒欢喜敬重根源:爱探究文章的灵魂•背景:•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3、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写作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日寇入侵,华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你爱国吗?”“爱国。”“赞成南京政府么?”“不赞成”“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绝对不能征服!”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最后折磨而死。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希望、生命自由、光明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象征蓬勃向阳固执托物言志蓬勃、向阳、固执生命、希望,追求光明、自由,坚贞不屈的抗战精神象征绿以小见大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零!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本文标题:高一必修二《囚绿记》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4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