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不可靠叙述:《爱情是谬误》反讽意义的呈现方式1.理论基础“不可靠叙述”是当代叙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针对“不可靠叙述”有两种研究方法:修辞方法和认知(建构)方法。本文所采用的是修辞方法上的“不可靠叙述”。该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提出。布思衡量不可靠叙述的标准是作品的规范(norms),即作品中事件、人物、文体、语气、技巧等各种成分体现出来的作品的伦理、信念、情感、艺术等方面的标准。布思认为,作品的规范就是隐含作者(作者在创作某一具体作品时特定的“第二自我”)的规范。如果叙述者的言行与隐含作者的规范保持一致,那么叙述者就是可靠的,其所做的叙述就具有可靠性;如果不一致,则是不可靠的。(Booth,1967:100)对不可靠叙述,布思聚焦于两种类型,即故事事件的不可靠和价值判断的不可靠。因此读者在阅读时需要进行“双重解码”(doubledecoding):其一是解读叙述者的话语,其二是脱离或超越叙述者的话语来推断事情的本来面目,或推断什么才构成正确的判断。(申丹,2006:134)诚如布思所言,“在读者发现叙述者的事件叙述或价值判断不可靠时,往往产生反讽的效果。作者是效果的发出者,读者是接受者,叙述者则是嘲讽的对象。”研究目的:基于以上理论,本文以美国幽默作家马克斯.舒尔曼的反讽叙事短篇《爱情是谬误》(LoveIsaFallacy)为文本,通过分析其中所运用的不可靠叙述策略来解读作品的反讽意义,从而说明:不可靠叙述是文本“爱情是谬误”反讽意义的呈现方式。本文的分析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叙述者话语的不可靠与文本所呈现的表层反讽;叙述者价值判断的不可靠与文本所呈现的深层反讽。
本文标题:不可靠叙述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8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