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师德修养感悟师德是教师内心世界的丰富,师德是教师文化底蕴的提升,师德是教师人格素养的完善,因而,师德无价,师德无量。感悟之:人格为师德之首人生智慧格言:+读万卷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万里路(增加阅历与见识);+阅人无数(人脉关系是资源)+名师指路(捷径需要引路人);+自己感悟(人类文明进步都是思考感悟的结果)==成功。我国于1985年、1991年、1997年、2008年四次,颁布、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原来的八条变成现在六条(21句):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师德修养存在三种模式,普遍的是缺少自己感悟:1、说教,注重规范说教,没有融入职业生活;注重劳动特点,未能上升到伦理高度。有点师德也不是说教的功劳,那是良心。2、范例,榜样力量无穷,但也有限。孤立的榜样很可怜。崇拜偶像不如用自身的优点去克服缺点。3、自省,简单的真理深入人心,从不表现为外在灌输,而只是心灵的唤醒。其实,师德不是教出来的,不是育出来的,也不是评出来的,而应该是修出来、养出来的。师者,众人效仿的榜样也;德是大家一条心;修为慢慢修饰与锻炼;养则是滋补有营养。师德修养不是一个沉重话题,而应该是轻松快乐的话题,并且只是一种善意的提醒。道德是修养,不是武器,不能强加于人,只能感悟领会。感悟是一种要求,一种能力,一个过程。禅师释果宁大话西游,感悟人生:悟是我心,佛是觉悟人。文艺评论家傅雷感悟教育:当以人格为主,知识其次。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学问欠缺,没有关系。法国教育家赫尔岑感悟学问:礼貌比学问更重要。我们说:公德、师德比礼貌尤为重要。本人师德修养感悟系列:感悟之一,人格为师德之首;感悟之二,师德与文化同行;感悟之三,师德以公德为本;感悟之四,师德以法纪为底;感悟之五,师德以敬业为重;感悟之六,师德以治学为要;感悟之七,师德以教研为境;感悟之八,师德以班主任为荣;感悟之九,体验当教师的幸福。师德规范每一条都与人有关,尤其是第四、第五条,多处出现“人”字。师德修养感悟之一:人格为师德之首。(一)细说人字1、人字写法世界上的人,只有三个:我(手拿戈),你(尔是人),他(也是人)。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9378个汉字,与“人”有关的字占35、92%。拼音文字“人”字写法只有大小写区别,象形文字“人”字的写法有很多讲究。(1)左立人——人(男人),万物之灵,对西方一往情深。(2)右立人——匕(女人),汤勺,箭镞,“化”字古体。(3)两个人:(形成二人转)两个左立人,两个男人,一前一后,表示跟从;两个右立人,两个女人,肩并着肩,表示比较;两人背靠背,是背字,后衍变为表示方向的“北”,后来在表示背的时候在下面加一个月(肉)字;两人一左立一右倒立,变化的“化”,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太极图——阴阳鱼;一上一下两个人,仁义的“仁”。内仁则孝,外仁则礼。2、写法解析从书法的角度讲,笔画越少的字越不容易写好,写“人”字左高右低为妙。从人生的角度讲,每个人一生的时间就是写“人”字:一笔写出生的哭声,一笔写临终的笑容;一笔写成长,一笔写衰老;一笔写进,一笔写退;一笔写快乐,一笔写烦恼;一笔写付出,一笔写收获;一笔写道德,一笔写才能;一笔写权利,一笔写责任;一笔写自己,一笔写爱人;一笔写朋友,一笔写对手;一笔写前半生,一笔写后半生;一笔写真我,一笔写假我……3、人字含义人字一撇一捺,撇代表阳刚之气,代表男性;捺代表温柔之美,代表女性。从高空看,我国长城象人字的撇(黄色文化),运河象人字的捺(蓝色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学认为,人字的撇尾代表“投入”,撇头代表“产出”,捺代表“过程”。(产出)人(投入)(过程)天津南开中学“整体高素养教育”实验,其“育人模型”基本素养与要素的关系,就是根据人字结构考虑教育的内容。(信仰、公德、法纪)品德↘体能(耐力、灵活、速度、力量)人格(兴趣、性格、情绪)性情↗人体态(无病、无残)(创新、学习)潜能↘智能(技能、知识)实能↗体形(身高、体重)评能,钱学森中学时代的校长林砺儒,建立全人格教育:人格+人才+人文。文学素养不是为了当名作家或将来卖文讨饭;科学素养也不是为了成为科学家;艺术更是基础,是为了激发人格活力。我们不要让孩子成为有学历没有学问、有教育没有教养的人。当时的学生一般70分,优秀的80多分,几乎没人刻意追求满分。于光远说,考60分比较容易,努力一把考70分,考到80分就去学新东西。不要随便说自己是读书人。这个世界百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都可以说是没有成就的普通人,“有成就的人”终究只是“少数民族”。4、人性拷问人性,是人的生理、心理、伦理等方面的特征。当今社会人性出现扭曲,值得拷问。温家宝:金融危机的实质是道德危机。我们说道德危机的实质就是诚信危机、人性危机。中国人弄虚作假世界第一,这样的人性,难道不值得拷问?易中天:中国的道德评价总喜欢把人分成好人与坏人、善人与恶人,其实大量的是中间地带的人,即所谓君子和小人。君子指知识分子,不是圣人。人生本没有善恶之分,后来的环境使人性发生了变化。人之初性本善,积德行善教堂中站;人之初性本恶,扬善惩恶牢房坐;人之初性本懒,要想不懒制度管。我们中间有很多聪明人,是小聪明(像孙悟空一样,有72变),还很有成就感。但不是有智慧的人(如来佛)。最低端是恶人,以上是君子是常人,圣人等级比君子高。圣人——知道对在哪里;君子——知道错在哪里;常人——对了不知道;愚人——错了也不知道。用人方针:有德有能,提拔重用(正确);有德无能,培养使用(正确);有能无德,限制使用(应该是修德使用);无德无能,坚决不用(能够使用这种人的,一定是能人)。(二)人格理解有人,才有人格。格是要求,人格就是对人的要求。1、人格是人的性情品质。人格不包括风格、体格。教师不是人,不是一般的人,是应该受人尊重的人。芬兰教育秘诀之一在于教师,一般普通小学教师受敬重的程度,胜于国家元首。2、人格是人的主体资格。嫌疑人是人,被告是人和辩护坐在一起,折射对人权的态度。人权常常与人性、人道、自由联系在一起。我们这里只讲教师的人格权力,学生的人格权力18个方面,感悟之四“师德以法纪为底”专讲。3、人格可用数量来表示。(1)人格量度:三个向量,即长、宽、高。经度(长度,寿命长度,88岁—米寿,99岁—白寿,108岁—茶寿,2008年平均73.8岁)纬度(宽度,知名度,荣誉度,称号——特级)厚度(高度,品格高度,文化高度,学术高度)。(2)人格商数:时个体特征的一般水平。①智商IQ——聪明程度(认知能力/同龄水平)用于读书学习;②情商EQ——意志毅力(顽强心态/专注状态)需要努力锻炼;③财商FQ——理财能力(以钱赚钱/以物赚钱)投资政治倾向;④官商OQ——人心向背(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多是求同思维;⑤健商HQ——健康程度(健康寿命/平均寿命)需要修身养气;⑥睡商SQ——睡眠水平(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最好倦了就睡。⑦德商MQ——人格品质(体贴尊重容忍诚实负责忠心礼貌幽默)⑧逆商AQ——承受压力、失败、挫折的能力。⑨胆商DQ——胆量、胆识、胆略、冒险精神。⑩心商MQ——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⑾志商WQ——反映意志水平:坚忍、目的、果断、自制。(三)人格关系1、师生关系:师先,生后,先生——先学习生活的人。谦虚的人自称学生、后生,男生、女生,尊称本人为老师。2、变化关系: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要素关系,可以反映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这种态度由“向师性”决定。教材教材教材教师————学生教师————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尊敬教师的程度,可从学生行礼弯腰角度,由小到大的变化中看出。作为老师,有自己的宠爱和骄傲,不能只拿那些有点成绩的学生给自己脸上贴金,不能贬低那些有情有义、十分平凡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才可能真正有一颗感恩的心。作为老师,如果你在大路上遇到一个牵着孩子、叫你老师,并向你鞠躬的人时,你就要对自己说,这是我最好的学生,这才是老师最大的骄傲。我们现在是老师,但以前也曾经是学生,据了解作为学生,40%毕业以后再也没有同学校联系。而以后作为家长60%的给老师送过礼,100%的老师或多或少收过家长送的礼。作为学生,什么错都可以犯,就是不能在多年之后,面对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却不知道他们的姓氏,叫不出某某老师。社会学家潘光旦:“训是有言之教”,人们把“教”与“训”混为一谈。《论语》和《学记》根本找不到这个“训”字,就是“教”字也用得很少。只有政治作品《尚书》里有55个训字。孔子认为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论语》有56个“学”字,《学记》有4个“学”字。所以,“真正的教育,不应、也不会有训的成分”,否则,就不是“教学相长”。3、中国的教育由主动变被动,由启发变训练,老师变成了教练。原因有三:一是古代理学与科举的流弊;二是近代教育偏重知识;三是当代教育政治化、主义化倾向。如此人格关系就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四)人格原则1、努力做个“站立者”。南京教师王栋生著作《不跪着教书》:如果教师跪着,学生只有趴着,没有独立思考,缺少个人智慧。教师站起应该是一座山,倒下也要是一座碑。岗位可以退休,职务可以退休,专业不可以退休,人格不可以退休。(英)《人格》:异秉和个性,有益于人类种群遗传发展。人要努力向大蒜、生姜、洋葱、韭菜、莴笋等个性强烈、气味芬芳、功能卓越、性格非凡的草本植物学习,学习它们形是形、色是色、辣是辣、营养是营养,还要争取比大蒜、生姜更好,一瓣是一瓣,一块是一块,你中无我,我中无你,特性独立,绝不雷同。性格迥异才能各取所需。为妙至今鼓励的是求同思维,不是求异思维。提倡受同样的教育、说同样的话、住同样的房子,同样地涌进人才市场,涌进大卖场,涌进九寨沟……2、“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中小学生是人(不是物,东木,西金,南火,北水);是称赞成长中的人,是谴责中成熟的人,是摔打中成器的人。在教育实践中“物优先”的例子随处可见,人的价值变得低微,物态教育资源的存在和使用价值已经降低。计算机房作为展示学校实力和供人参观的标本;为了迎检,保持操场整洁而限制学生的活动;为了复习,不惜牺牲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压缩新课时间,音乐、体育、美术课通通改成了语文、数学课。以人为本,不是把学生当“仆人”看待,也不是把学生看作只带来学费的人头。3、坚持“可逆平等”原则。朱自清培养学生做人“纯正趣味”。对学生聚赌事件处理方式:谈话——认错——学生协治会——罚写打字、扫宿舍1个月。舍务主任自认监管不力,罚月薪一个月,一起做劳务。学生作文《可笑的朱先生》,画双圈并读给大家听。表扬学生要具体,要及时,要恰当。美貌是优点,但不应该是表扬的内容,更不应该在听到这种奉承之后,说谢谢。老师错待了学生要向学生道歉。一位四年级语文教师,将学生单元测验答对的题目扣错了分,老师公开说“对不起”,这种道歉,充满了道德勇气。批评学生要公正,出于负责,严格真诚,不是挖苦(教师麻辣语:春野二虫——蠢,竹本一郎——笨;蛋白质——笨蛋、白痴、弱智)。换位思考,以疏代堵(迟到,惩罚——讨论);变制裁为激励,以长补短(犯错,当众批评——做好事);因势利导,提高基本素质(爱说话——朗读,小动作——练小字)。不是“早恋”,只是“过从过密”(心平气和地避开“恋”字),可以尝试与学生聊天。每天至少表扬差生一次,不让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带着遗憾坐下,让自控力差的学生在讲到重点内容时递给老师一只粉笔。4、凭借真理、人格两股力量。教师的人格效应,不是权力的力量,更不是体力的力量。而应该是“德、才、学”的人格魅力。我们不以权树威,树立权威;而应以信树威,建立威信。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在北大日刊发表《北京大学之进德会》文章。称甲种会员:不嫖、不赌、不娶妾(李大钊做到)。乙种会员:加不做官、不做议员(蔡元培做到)。丙种会员: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李石曾博士等七人做到)。陈独秀为评议员,李大钊为纠察员。蔡元培素以人格高尚著称,其人格感召力比北大校训“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还要伟大。(五)人格形象形象百分百,每个人要对自己的形象负责。人的前半生多由遗传基因决定,后半生全由环境和自身决定。教师的
本文标题:师德修养感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0666 .html